点击标题下「交易银行研究」可快速关注
资金是企业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必备要素,资金运行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同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积极借鉴国外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缩小我国企业与国外跨国公司资金管理上的差距,是实现企业国际化战略定位的重要环节。近日,《企业司库》记者走访了某跨国企业的资金管理人,为我们分享了其在资金管理领域的管理经验。
Q:《企业司库》
A:某跨国企业资金管理人
Q:在品牌扩张的同时,贵公司一直坚持直营路线,由总部直接管理,这给资金管理环节带来了哪些挑战?贵公司的资金管理部门是如何应对的?
A: 我司一直坚持直营路线,主要是出自于品牌维护和顾客体验的一致性的角度,并且直营也是公司在全球部署中一直坚持的模式。就直营模式带来的挑战主要是在扩展的初期有一定的资金压力,但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公司已经进入到相当成熟健康的发展阶段,业务收入完全可以支持高速的新店新城市拓展。在这个过程中,资金部的主要工作是建立一套标准化、自动化、高效透明的资金集中模式。
这里不得不说完全使用直营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资金部项目的实施是建立了非常好的管理基础的,因为集团的管理总部对个业务单元的控制协调能力较强,这点在银行关系的规整和项目谈判中都是重要的利好因素。
公司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对于门店端的收款,无论是现金还是银行卡的部分,我们都希望对于门店伙伴是简便易行的,这样店员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服务顾客上。而资金的归集我们是通过多层级的现金池进行实时的归集,并且我们所有的银行都已通过SWIFTNet与我们的ERP系统进行的连接,方便财务人员的对账处理。随着公司管理模式的不断集中化,以及上海财务共享中心的成立,在资金归集以及业务操作层面,我们也进一步由原来的区域化管理(原来全国有多个区域支援中心),转化为由上海一地集中发起。根据此需求,我们的账户与业务支持架构也正在进行持续的调整。
Q:贵公司自9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到目前为止在大陆地区的经营规模如何?年销售额已达到多少?
A: 公司最初进入中国市场其实是以一种比较保守的方式,即主要以合资公司的方式进行经营。随着近10年在中国市场经营经验的积累,从2008年至2010年,公司总部陆续100%收回了北区、南区和西南区的经营权。目前仅江浙沪地区仍保持合资公司的经营模式。就大陆地区来说,包含合资的部分,截止8月底全国共有1700多家门店遍布90多个城市,2015财年(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预计可达销售人民币85亿元。
Q:作为一家跨国经营的企业,此次人民币贬值,对贵公司造成了哪些影响?资金管理部门采取了哪些应对方案?您目前最关注哪些信息?
A: 由于公司的主要原材料都是从母公司进口,且结算币种为美元,所以本次人民币贬值对于中国区的公司无疑是增加了成本的。坦率说,公司之前对外汇市场关注并不是特别多,因为人民币的波动非常有限,尤其比起我们的主要原材料在期货市场的波动来说。而从8月11日央行调整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至今进一个月的时间里,政策频出,市场也反应剧烈,变化可谓非常快非常大。所以这一系列的政策和市场的变化都是我们的关注点,以及公司的主要合作银行对于下阶段走势的预测也是我们近期积极沟通的。
Q:目前中国监管允许的跨境资金集中管理方法已经有多种,如跨境人民币单向放款、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跨境外币双向资金池、集中收付汇、轧差净额结算……,贵公司是如何选择的?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量?
A: 我司在中国境内目前是一个稳定的资金盈余的状态,并且由于行业特性,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营运资本的状态都非常健康。所以我们的境内全资子公司目前都是利润再投资不进行红利分配状态。但集团层面,我们仍存在兼并并购项目的大额长期资金需求,作为有稳定资金盈余的市场,中国公司方面也在考虑配合集团的全球架构进行境外放款的安排。另外如之前提到,我们仍存在原材料进口、特许权使用费的支付,管理费用收入等跨境资金往来,因此我们正在考虑对不同类别的跨进交易调整交易币种,进行集中收付轧差净额结算。不过具体的结构与操作细节都尚在研究考量中。
Q:您觉得目前的外汇或人民币跨境监管政策还有哪方面的限制?最希望得到哪方面的政策支持?
A: 无论是外汇还是人民币跨境,我个人认为在外管局和人民银行的政策框架下都有了相当的宽松。作为跨国公司,我觉得配合公司的业务需求也有不少的发挥空间。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涉及到税务的部分都是最为难啃的骨头。尤其对于我司这样的集团来说,我们涉及的省市非常多,各地税务的把控尺度不一、要求不一,对全国性质的部署带来相当的难度。因此还是希望外管局与银行、银行与税务总局就集团企业跨境政策的实物操作方面有更多的沟通和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