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4月12日电 题:“炎帝故里”山西高平以茶兴业 传承神农药茶文化
作者 杨杰英 郭跃飞 赵汗青
眼下,“炎帝故里”山西高平原村乡凤翅山下一派忙碌景象。
“黄芩根可入药,茎叶可制茶,高平黄芩茶源于‘神农尝百草’。”正带着村民种植黄芩的张永新说,这里做黄芩茶已有成百上千年历史。
凭着从祖上传承下来的黄芩制茶手艺,张永新带领村民从昔日挥锄弄锹的“庄稼汉”变身成为采茶炒青的“手艺人”。
山西高平是“炎帝故里”,神农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远古时期,就在以高平羊头山为中心的上党一带,选育五谷、教民稼穑,遍尝百草、开创医药,开华夏农耕文明之先河,启中华医药文明之先声。
出生于此的张永新,从小就听大人们常说起“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我们这里的多数乡镇,自古就有上山采摘黄芩茎叶,通过晾晒干后当作粗茶饮用的习惯。”张永新记得,他的爷爷生前就会制作黄芩茶,村里家家户户制茶饮茶的习惯一直保留至今。
2008年,当过矿工、做过保安的张永新开始拾起种茶制茶手艺。他和妻子乔红梅筹资承包了100亩荒地引种黄芩,由于缺乏技术与管理,成活率不高。第二年,他们引进优质种苗,邀请专家指导技术。如今,张永新的黄芩种植面积扩大至500多亩。
此后,张永新多次到南方学习改进制茶方式,逐渐摸索出了新工艺,通过采茶、鲜叶、杀青、揉捻等工序即茶叶成形,最后烘干,此过程需要耗费几个小时。
打开市场后,张永新谋划了发展药茶产业让村民增收的路子。每年5月至10月,村民们就到黄芩种植基地采摘、筛选。
“每天能挣百余元钱(人民币,下同)。我这把年纪,出去打工也没人要,没想到还能在家门口挣钱。”一位60多岁的村民说。
张永新介绍,黄芩根3年收一次,卖给中药厂每亩收入3000多元。而加上黄芩茶,每亩收入能增至7000多元。黄芩茶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黄金”茶。
近年来,药茶的保健养生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药茶的种类和作用不断丰富和扩充。3月20日,“山西药茶”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发布。山西省委书记、省长联手为这一品牌站台,力求把“山西药茶”打造成中国第七大茶系。而张永新的七庄河黄芩茶名列其中。4月8日,山西中医药大学设立了山西首家药茶学院,并将开设药茶相关专业。
“我们下一步将再种3000亩黄芩,发展中药材种植。同时,还要升级改造茶文化展区、中药科普区和体验中心,打造农家乐及民宿等配套设施,让药茶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张永新说,不仅要让村民增收致富,还要发扬神农药茶文化。
此外,拓展海外市场也成为张永新发展药茶产业的计划之一。“几年前,有位德国专家来考察过我们的黄芩茶。今年还有美国的客户想要订购一批茶叶。”
作为“炎帝故里”的高平,每年吸引千余名台湾同胞前来祭拜。“每年举办炎帝文化节的时候,都会有台湾同胞来我们这里带一些茶回去,炎帝文化是我们共同传承的文化,药茶文化亦如此。”张永新如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