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趣称世界上有四个苹果:第一个是伊甸园的苹果,产生了爱情;第二个是牛顿的苹果,认知了万有引力;第三个是乔布斯的苹果,联通了世界;第四个就是静宁的苹果,富裕了万千百姓。
中国以近4000万亩的苹果园,成为世界上苹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而在众多苹果中,静宁苹果一直引领着苹果界的口感和价格,被不少业内人称赞为“最好吃的苹果”,也被戏称为“苹果中的爱马仕”。静宁苹果的这份“傲娇”,来自六盘山下世界公认的北纬35°“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培区”,更来自静宁果农40年孜孜不倦的耕作和守护。
40年谋一果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非常有利于苹果生产。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静宁苹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7年,静宁获“中国苹果20强县”称号。2013年,静宁苹果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静宁苹果也因其优良的品质深受国内外市场和消费者青睐,成为甘肃省果品直接出口创汇第一县。
据说,早在公元前3500年,原始印欧人和吐火罗人、粟特人等族群迁徙到中亚地区,发现了美味的新疆野苹果。其向西往西亚、希腊、罗马、西欧扩散,最终在欧洲育成现代栽培苹果。大致在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欧洲的苹果通过新疆传入河西走廊,成为古籍中的“柰”和后来的“频婆果”。
鸦片战争后,大量传教士进入中国。1854年,美国传教士倪维斯和妻子海伦入华,于1871年在中国栽种了16株西洋苹果(也叫“现代栽培苹果”)。这种新兴水果酸甜可口、果实硕大,乡民争相栽植,迅速传向北方各地。20世纪50年代,北方宜植的农村基本都有了苹果的身影,但种植规模都不大。20世纪80年代初,甘肃平凉的静宁、泾川等县开始栽植苹果,之后平凉诸县开始大力发展苹果产业。
历经40载春华秋实,最终,静宁人将一颗小红果发展为知名的“中国驰名商标”,静宁县也从一个苦甲天下的贫困县,蜕变为著名的“中国苹果之乡”。静宁充分发挥北纬35°苹果“黄金生产带”优势,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把苹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产业,形成了基地规模化、品种良种化、技术标准化、生产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格局。经过持续发展,全县果园总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苹果第一县”。
苹果最佳栽培区域
静宁县位于北纬35°,地处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地貌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地形破碎,海拔1340~2245米。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高于10℃的有效积温为3215℃,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238小时,年平均昼夜温差13℃,无霜期165天。县域昼夜温差大,大气干燥,气候变幅较大,农作物种植区的西北部较冷凉,苹果主产区的东南部较温暖。
广袤的梯田台地土层深厚,土壤质地以黄绵土为主,土壤营养状况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每千克14.5克,全氮含量为每千克0.78克,速效磷含量为每千克32毫克,速效钾含量为每千克386.85毫克。年降雨量偏少,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依靠自然降水进行农业生产。渭河最大的支流葫芦河穿境而过,可提供灌溉水源,水质纯净,果树病虫害较少。
静宁苹果全面实行适地适栽、高光效树形、树盘覆膜、果园生草、肥水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花果精细管理等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病虫害种类较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生物防治为重点,化肥施用量少,药使用频率低,苹果优质果率达85%以上。
静宁苹果产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核心区域,按照最适宜区气候指标要求,静宁县苹果主产区年平均温度、年降雨量等7项指标完全符合苹果最适宜区的各项气候指标,优于我国渤海湾产区和美国华盛顿州产区,2008年被农业农村部划定为西北黄土高原苹果最佳优势生产县区之一,是我国优质红富士苹果的著名产地。
令人流连忘返的甜脆
吃遍天下苹果,还想静宁苹果。静宁苹果浓缩了黄金产地的深厚情怀,以其“黄金特质”被称为苹果界的“黄金圣斗士”。如今,走进静宁,处处飘荡着果香。
静宁苹果个大形正,果面光洁,色泽鲜艳,着色度高,果肉乳黄,质细汁多,酸甜适度,口感脆甜,硬度高,货架期长,贮运性好。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乙酸乙酯6项理化指标均超过国内优质苹果标准。《静宁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大部分指标都高于国家标准,维生素C含量为每百克7.1毫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2。
静宁苹果平均单果重295克,较国内其他产区单果重平均值高16.1%;果形端庄度92分,较国内其他产区苹果果形端庄度平均值高19.8%;果面光洁度96分,较国内其他产区苹果果面光洁度平均值高35.2%;果面色泽度92分,较国内其他产区苹果果面色泽度平均值高39.4%;果面着色度高达99%,较国内其他产区苹果果面着色度高13.8%,色泽艳丽。经专家综合测评打分,静宁苹果外观品质综合得分97分,较国内其他产区苹果外观品质综合得分平均值高16.9%。从各个产区红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综合评价,静宁苹果具有显著的优势。
在果实内在品质的8个主要指标中,静宁苹果的8个指标均领先于国内其他产地的苹果指标。静宁苹果果实硬度为每平方厘米9.15千克牛,较国内其他产区果实硬度平均值高11.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85%,较国内其他产区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高8.3%;可溶性糖含量9.88%,较国内其他产区苹果可溶性糖含量平均值高31.2%;可滴定酸每千克2.70克,较国内其他产区苹果可滴定酸平均值高4.7%;香气主要成分乙酸乙酯每千克0.05毫克,较国内其他产区苹果乙酸乙酯平均值高40%;糖酸比36.59,较国内其他产区苹果糖酸比平均值高29%;果肉色泽得分95分,较国内其他产区果肉色泽得分平均值高10.5%;果实风味得分94分,较国内其他产区果实风味得分平均值高6.8%。可见,静宁苹果果肉硬度高、货架期长、耐贮运,已实现了周年供市,其优良的内在品质是形成知名品牌的关键。
《静宁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推行,为静宁苹果标准化生产提供了依据。经检测,静宁苹果9项果实农药残留指标全部符合行业《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T844—2017)标准和国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印刷版)》(GB2763—2021)标准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中国苹果泰斗束怀瑞老先生说:“静宁红富士苹果是全国唯独不用洗、不用削皮就可以吃的苹果,深受市场和消费者喜爱。”静宁苹果以独领风骚的品质成为人们争相购买的佳品。
红苹果助力产业振兴
“苹果红了呢呀哎哟,果乡人醉了哟嗨;农民丰收呢呀哎哟,日子越过越美了哟嗨……”碧云天,青峦涧,红艳的硕果,农人的欢歌,一幅秋收祥瑞的画卷正在成纪大地瑰丽展开。
静宁县将静宁苹果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加强政策协同,强化要素支撑,优化服务保障,构建产业集群、项目集合、企业集聚、要素集约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建设“一基地六中心”,推动由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由粗放式向集约化提升,全方位挖掘果产业潜力,全链条提升附加值,努力把静宁打造成中国苹果之都、国际交易中心。
2013年,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应运而生,大力开展新品种的培育、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选育出了2个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新品种——“成纪1号”“静宁1号”。“成纪1号”在甘肃、宁夏、陕西等推广面积达30万亩以上;“静宁1号”在静宁推广面积3万亩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同时,研究所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建立了“甘肃静宁苹果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研机构,为小红果的大飞跃点燃了科技引擎。
静宁县形成了苗木繁育、科技研发、数字管控、品牌营销、精深加工、出口创汇的苹果全产业链,真正实现了“小苹果”向“大产业”“大品牌”的飞跃。全县有苹果龙头企业161家,开发了苹果汁、果胶、果酒、果醋、脆片等系列产品。
“黄金地带”铸造“黄金品牌”。静宁苹果先后荣获8张国家级名片、17项大奖,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估价连续6年名列前茅,2020年列为欧盟地理标志保护,为开拓国际高端市场奠定了基础。同年,静宁苹果挂牌新三板,成为陇东地区首家公众企业,进一步提升了静宁苹果的品牌价值。
截至目前,静宁全县果园总面积稳定在百万亩以上,苹果产业已然成为静宁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和“致富果”,静宁苹果也早已成为寻觅乡味的必购品,和烧鸡、锅盔、点心一道,被称为“静宁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