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等待采收的竹荪。

晨光熹微,“雪裙仙子”们在湿润的泥土中苏醒了。

6月13日,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恒昌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记者在“稻—菌”轮作田里看到,新鲜的竹荪破蛋而出,雪白的圆柱菌柄外围着一圈洁白的网状裙,就像是一个个刚睡醒的“白雪公主”。

“竹荪绽放的时间很短暂,我们的工人每天必须赶在早晨9时前采摘完毕,并且要第一时间送到烘干车间进行烘干处理。”基地负责人韦桂华告诉记者,这是基地今年采收的第二批竹荪,首批竹荪干品已售罄,还没等新的竹荪长成采收,来自大湾区的客户就已提前预订,基地的竹荪干品目前供不应求。

致富经大棚种植水稻_水稻大棚播种_水稻大棚

工人将竹荪干品进行人工分装,保证产品的整体完好及品质。

竹荪又叫竹笙,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自古便被列为“草八珍”之一,有着“菌中皇后”的美誉,深受粤港澳大湾区食客的青睐。

“这里的气候土壤很适合种植竹荪,并且菌种和烘干技术都由我们自主研发,相较于其他地区来说,我们生产的竹荪干品厚度佳、品相好,因此价格也好。首批干品产量超2500公斤,今年基地预计采收3批竹荪。”韦桂华介绍,基地采用的是“水稻—竹荪(菌)”生态轮作生产模式,每年12月到次年7月种植竹荪,8—11月则种植水稻,实行每年两季作物的水旱轮作。

通过“稻—菌”轮作模式,每年采收完竹荪后,将竹荪菌渣返田,增加土壤有机质,从而提升土壤肥力。这样一来,在种植水稻期间就能减少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进一步提高稻谷产量和品质。

“种植一季水稻后再种植一季竹荪,还能有效减少作物病虫害,现在该基地每年亩产稻谷在500公斤以上,而新鲜竹荪的亩产量在1000公斤以上,每公斤竹荪收购价不低于16元,实现了亩产千斤谷兼收万元钱的经济效益。”八步区农业农村局经作站高级农艺师陈家金说,基地创建的菌临添寿食用菌产业示范区2022年获得了自治区级(四星)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认定。

水稻大棚_水稻大棚播种_致富经大棚种植水稻

菌临添寿食用菌产业示范区俯瞰。

近年来,八步区坚持乡村振兴策略,加快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根据各乡镇的地理特征和优势,积极探索“水稻+N”种植模式,推广“稻—稻—菜、稻—薯、淮山+瓜豆类”等生态高效轮作模式,促进粮食蔬菜安全的同时,提高稻田综合效益。如在桂岭、仁义、里松等镇开展“稻—菌”轮作,涉及农田约3000亩;在开山、信都、铺门等镇推广“稻—薯”轮作,面积约6000亩;在贺街镇、莲塘镇等镇推广“稻—稻—菜”轮作,共发展面积约9.6万亩。目前,该区“水稻+N”轮作面积超10万亩。

同时,该区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市场”的产业模式,着力推动该区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道路上取得新成效。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