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鍬的养殖技术研究进展-畜牧渔业论文泥鍬的养殖技术研究进展李楠1,江淼2,姜智飞2,张文慧2,贾旭颖2,周文礼2,高金伟2*(1.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300221 ; 2.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摘要:近几年来,泥鍬因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和较高的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国内外泥鍬消费市场需求和价格不断攀升的刺激下,泥鍬已成为水产养殖领域经济效益较好的一个淡水品种,我国南北各地都具有人工养殖泥鍬的有利条件,一些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独有的地理条件制定了诸多鼓励政策,把泥鍬养殖产业作为特色地域经济大力发展,且效果效益显著,所以泥鍬成为一种生产潜力大、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关键词:泥鍬;养殖方法;繁殖习性;病害防治基金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计划(2014GB2A100511 ),天津科技特派员项目(14JCTPJC00470 )。作者简介:李楠(1988-),男,天津人,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水产养殖研究。E-mail : [emailprotected]通讯作者:高金伟(1983-),女,天津人,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渔业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研究。

E-mail : [emailprotected]DOI:10.3969/j.iss n.1004-6755.2016.03.022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泥鍬作为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也越来越受大家的喜爱,无论是新鲜的泥鍬还是深加工的副 产品都有很好的销量,市场价格也非常可观。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泥鳅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由于人们对泥鳅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导致泥鳅的过度捕捞,致使我国天然野生泥鳅数量逐年下降, 而国内外市场的需 求又逐年上升,这为人工养殖泥鳅创造了巨大商机。 同时,随着渔业生产结构的 不断调整,泥鳅养殖也从小水体养殖向规模化生产发展转变,使许多泥鳅养殖者走上了致富之路,同时也带动了养殖泥鳅的潮流 [1]。泥鳅养殖是淡水养殖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研究 人员对泥鳅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尝试了不同的泥鳅养殖方法与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为泥鳅的养殖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由于泥鳅属于杂食性小型鱼类,运用肠进行呼吸,对水中溶氧的要求比其他鱼类相对较低,特别是能适应浅水、小水体和易与其他水生动物共生等特性,所以分布极广,在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外,其他地区均有泥鳅的分布。

近年来,人 们尝试了不同的泥鳅养殖方法与技术, 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发展泥鳅的养殖 起到了推动作用。现就国内外泥鳅养殖研究概况作一综述。1泥鳅的概述泥鳅(Oriental weatherfish) 又名鳅、鳅鱼,在动物分类上属于鱼纲、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是我国常见的经济淡水鱼类之一体细长,前端稍圆,后端侧扁。体灰黑,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色常因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栖息于池塘、 稻田和沟渠等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不喜欢阳光,对环境适应力极强。 泥鳅品种分类较多,有中华沙鳅、真泥鳅、大斑花鳅、长薄鳅、花斑副沙鳅等, 其中以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最为常见。泥鳅有“水中人参”之美称,在中国南北大部分区域均有分布。全年都可生 长,夏季最多。体肥肉多,味道鲜美,可新鲜食用亦可烘干食用,制作简单方便, 有相当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2]。2繁殖习性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3]。在自然条件下,产卵时间较长,一般从4月份上 旬开始繁殖,一直延续到9月份还可以继续产卵,其中 5-6月份是产卵盛期。 繁殖的水温为18?30 C,最适水温为22?28 C。

雌泥鳅性成熟较雄泥鳅稍 晚,雌鳅怀卵量因个体大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产卵时间一般在雨后晴天的早上, 受精卵先黏附在水草或其他附着物上, 粘附力不强,随着水的波动,极易从附着 物上脱落沉到水底。3养殖方法泥鳅对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性,而且很少有爆发性的疾病,幼体的成活率也 较高,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很好地生长,前期鳅苗在孵化池中孵化养殖,中后期转 移到室外养殖池中养殖。目前国内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 稻田养殖、田间沟渠养 殖、水泥池流水养殖、网箱养殖、木箱养殖、池沼养殖、无泥土养殖,其中以池 塘养殖、水泥池养殖、稻田养殖和网箱养殖四种方法最为常见[4]。3.1池塘养殖池塘养殖泥鳅的技术多来自于传统池塘养鱼,泥鳅池塘养殖对水质要求较 低,耗水量小,既节约水源又保护环境。泥鳅的养殖对池塘面积要求也不大,不 适宜养殖其他鱼类的中小型池塘都可以用来进行泥鳅养殖。池塘的选址要选在避风向阳处,池塘深度约为1m,pH值为中性或者弱酸性较好,注排水方便无污 染,用水最好与农田用水分开来,池塘以长方形为佳,一般小于15 m,长可根 据自身的条件决定,整个池塘的面积小于666 m2为好。设定池塘的宽度,主要是有利于饵料的投放、池塘的管理以及捕捞。

池塘的四周必须高出水面40 cm ,围栏材料最好是水泥板、砖块等,养殖塘的池底要平坦少淤泥,把池底的密封性 做好,为了防止泥鳅钻洞逃走,也可用纱窗布沿池塘四周围栏, 窗纱下埋至硬土 中,上高出水面35?50 cm。进水口高出水面20 cm,上排水口高度与池塘水 平面一致,下排水口在池底集鱼坑。养殖池的周围最好要建的网片栅栏不低于 1.5 m,可以有效地防止青蛙、蛇 等侵入者的进入,同时最好使养殖池处在一个相对隔离的环境, 以免受到外界的 干扰。3.2水泥池养殖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 km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池塘。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底面中心为全池 最低处的圆形池,池深要求1 m以上,面积150?250 m2,池底最好略向排水 口倾斜,便于池塘排水和捕捞泥鳅。进排水口用不锈钢网或聚乙烯网罩住, 池底 铺上20 cm厚的淤泥,池中适当养殖一些挺水植物。由于泥鳅具有避光性,水 泥池上应搭建遮阳网,在炎热的夏季也起到降温的作用。3.3稻田养殖稻田养殖的水域营养比较丰富,适宜泥鳅的生长。因为泥鳅非常喜欢稻田里 的浅水环境,利用稻田或种植其它水生经济作物,如莲藕、菱白、慈姑等的水田 养殖食用鳅,不仅不影响这些经济作物的产量,而且可提高水田的综合产出和整 体效益,可一举两得。

泥鳅的稻田养殖场地应选择在水源条件好、 土质疏松肥沃、 保水保肥性能强、便于管理的稻田。同时也要加高加固田埂,泥鳅种苗放养前要 施足有机肥,并用生石灰对稻田进行全面消毒为了防止泥鳅逃逸,可以加高加固田埂,田埂的高度应不低于40 cm,加固加高田埂不仅可以防逃逸而且可以起到蓄水的作用,设置好进排水口并安装拦鱼设施。3.4网箱养殖网箱养鳅由于受到养殖面积的限制,是一种制约化的养殖方式。网箱养鳅是 指用网质好的聚乙烯无结节网片,拼接成长方形网箱,一般以10?20 m2为宜, 网高视养殖场地而定,为了防止泥鳅的逃走,单网箱上半部必须高出水面40 cm 以上,箱底要着泥,将网箱置入水底。网箱养鳅具有放养密度大、网箱设置水域 选择灵活、单产高、管理方便等特点?同时,有利于泥鳅的暂养和充分利用大水 体养鳅。因此,网箱养鳅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养殖新模式。4泥鳅养殖常见问题对策泥鳅虽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但是在水质恶化和外来伤害情况下,会容 易导致鳅苗的成活率偏低[5],生长速度较慢等现象,所以为泥鳅选择适宜的生 长池塘,科学地进行喂养和有效的疾病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泥鳅作为淡水鱼的一种,方方面面都是离不开水源的,首先要选择水源充沛、 水质良好的开阔地带,便于投喂饲料和运送成鳅。

在泥鳅的养殖管理中,水温的 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养殖泥鳅的水温最好与池塘的水温一致, 这样更利于泥鳅的 生长。不管选择哪种养殖方式都要注重养殖场地的密封性,泥鳅有一个特性,就是潜逃性,由于泥鳅体型较小,善于钻洞,如果池塘有漏洞,会导致养殖者经济 损失惨重,所以,我们在提倡规模化养殖的同时,更提倡规范化养殖[6-8]。随着近来年泥鳅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重泥 鳅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以确保泥鳅的高产值和高效益。泥鳅的常见病主要有水霉病、腐鳍病、车轮虫病等。大部分发病都是由水体的恶化引起的,泥鳅的生长 水域一般多在浅水域,而且大多水体活力较低,所以水质容易遭到恶化,对于泥 鳅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工作,主要是做好苗种、养殖池、工具的消毒工作,不 投喂腐烂变质饵料,及时打扫池塘垃圾、杂物,保持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定期 用生石灰泼洒全池,应注意科学合理的投饵、施肥,控制适当的放养密度,加强 水质的管理,保持水质“肥、活、爽、嫩”,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早发现早治 疗,发现病鳅隔离治疗。5研究意义泥鳅作为新兴的淡水养殖品种,因其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较高的利用价值, 越来越受到水产养殖者和消费者的青睐[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农业生 产结构的调整,泥鳅不仅在国内市场销路良好,还在国际市场需求量也不断扩大, 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淡水产品之一,其中以日本的需求量最大[10]。目前,泥鳅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各个生长的阶段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各种病害,面对随时发生的病害我们仍需要对泥鳅的养殖技术有更深入的研究, 科学合理化的养殖,不断完善成鳅的深加工技术,将泥鳅的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 化。参考文献:[1]周本翔?泥鳅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113-115学,2010 (10) :77-78[3]刘孝华.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8(01):93-95陈胜,王飞,梁毅.高效泥鳅养殖研究[J].绿色科技,2011 (08):55-57金峰.北方泥鳅的养殖技术及日常疾病防治[J].黑龙江水产,2011(06):20-21金燮理,戴振炎.泥鳅个体生殖力的研究[J].湖南农学院学报,1990(01):88-96雷逢玉,王宾贤.泥鳅繁殖和生长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90(01):60-67+99-100郑闽泉.泥鳅繁殖习性的观察[J].四川动物,1992 ( 02):35-36赵振山,高贵琴,印杰,等.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营养成分分析[J].水利渔业,1999( 02):18-19[10]刘德永?泥鳅的池塘无公害高产养殖技术[J].北京水产,2006( 06):32-33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