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半时间,查办各类案件1050多件,没有出现一件申诉;采取“两规”“两指”措施98人,没有发生一起办案安全责任事故;惩治腐败始终保持强劲势头,查办案件数量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十八大以来,咸宁市纪委监察局转变方式强化监督,积极履行查办案件职能,取得明显成效。
提升“法力”,程序规范
由咸宁市纪委编撰的《纪检监察案件检查工作实用手册》是该市办案人员的一本必读书。该书对查办案件工作相关的112种文书、表样和笔录制作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我们就是要通过不断规范办案程序,做到坚持程序一步不缺,履行程序一步不错。”市纪委案管室主任贺新民说。
强化程序意识、法治意识的一个更高层面体现于证供观念的转变,即从“由供到证”转变为“由证到供”。
“咸宁市国资委原副主任汪海泉、原咸宁市蒲圻矿务局局长苏必成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今年3月12日,该市纪委向社会公开两名正县级干部被查的消息。
据了解,查办该案中,办案人员从一开始就将精力集中到案件初核中,在正式接触对象前已做到了多点多面多证据支撑,且证据间能够相互印证并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正因如此,汪海泉、苏必成到案后很快如实交代了相关问题。
“我们彻底改变以供促证的传统办案模式,大胆创新铁证围城、以证促供的新型办案模式。”市纪委常委石润福说。
锤炼“内力”,保障安全
在《咸宁市纪检监察办案安全工作管理手册》的扉页上有这么一句话:“安全是办案工作的生命线。”该市纪委监察局将近年先后出台的十几个有关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的文件汇编成册,并配套出台了“办案纪律十不准”“办案安全八注意”等规定。
在此基础上,市纪委监察局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执纪观念,积极争取被调查人的配合。在办案点给“两规”对象过组织生活,就是该市办案实践中的全新尝试。
今年5月,还在汪海泉、苏必成被调查期间,适逢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办案人员决定以此为契机,在办案点上给两人过一次特殊的组织生活,让其重新接受党性和心灵的洗礼。
当两人从办案人员手中接过教育实践活动读本时,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汪海泉说:“以为自己犯了错,被组织抛弃了,真没想到你们还将我当同志看!”特殊的组织生活后,两人结合自身的蜕变过程写出了深刻检讨,市委、市纪委主要领导先后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其悔改态度。
安全成就质量,质量成就精品。连续多年,在湖北省“十大优质案件”评选中,该市均有获奖。
发挥“功力”,以案治本
近年来,咸宁市纪委监察局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对发现的在管理、机制等方面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积极提出整改建议,督促落实整改措施,真正把问题和教训转化为巩固反腐败成果的机制和制度创新。
2013年10月,市纪委监察局将通山县国土局原局长杨瑞华移送司法机关后,对该县政府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建议对土地市场进行整顿规范。该县迅速组建清理专班对2010年以来供地89宗进行全面清理。在清理过程中发现未经农转征审批、擅自改变批准用途、低于评估价出让等问题土地20宗,共近20公顷,逐一进行处理。
“查办杨瑞华案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现在通山县的土地市场规范多了。”通山县一位企业主说。
丰富警示教育手段是近年来该市重视案件查办治本功能的另一闪光点。如今在咸宁市直各单位,随时都可以看到该市纪委制发的典型案例宣传册、警示教育宣传片、“落马”官员检讨书等材料。
据悉,为充分发挥杨瑞华贪腐案的警示教育意义,该市正在积极组织拍摄杨瑞华案警示教育片,预计近期即可完成拍摄并在全市范围组织观看。(肖亮、邓子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