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长沙市望城区桥驿镇民福村的环村小道信步而行,总会被那充满着梦里水乡的诗情画意打动,横贯小镇的溪河水光潋滟,两边池塘之间鱼苗穿梭成群,偶有老人们话家常的声音入耳,悠然自得。这里便是长沙稻蛙养殖能手刘忠的家乡。5年艰苦创业,刘忠从一个身患残疾的农村青年到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而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职业培训送来的“及时雨”。
农村青年的养殖梦
2024年5月16日清晨,长沙市望城区桥驿镇民福村的稻蛙养殖基地,刘忠扛着一筐活蹦乱跳的稻田蛙笑得合不拢嘴。
“这个时节的青蛙肉质紧实,要趁着好价格多出货。”刘忠一边将蛙上称一边指挥旁边挖机修缮水塘,不一会儿又开始绕着水塘抛洒饲料。
刘忠出生于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天生残疾的右手,注定他此生要走的路比别人更艰难。小学时,由于同学的嘲笑,他逐渐封闭自己。当时的数学老师注意到,于是对他倍加关心,课后经常单独辅导他,与其谈心,并鼓励他用勤奋来弥补缺陷。“从那时起我便告诉自己,因与生俱来的不同,我必须更坚强、更努力,将来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战胜“心魔”后,他锻炼用左手写字,并咬牙坚持努力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也许正是这份艰难,让刘忠比同龄的孩子更早懂事,也想得更长远,高三时便在规划自己的人生路。“我不方便外出打工,家乡山好水好,养殖条件优越,何不在家门口创出一番事业呢!”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开始上网查阅各种资料,还跑了不少市场做调查。“我发现养鱼竞争太激烈,不赚钱,青蛙市场需求大,养这个可行!”
技能叩开成功之门
技能是发展养殖业的基础和前提。说起自己的创业历程,刘忠很有感慨地说,专业技术是养殖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许多技术性难题无法实现,给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019年,刘忠迫不及待想投入生产实践,于是将自家5亩责任田改造成了养殖池,并投入一批蝌蚪苗,可是不到两个星期就全病死了。
就在刘忠一筹莫展的时候,望城区人社局联合区创客空间对其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和政策帮扶。
2019年6月,望城区人社局组织水产专家服务团现场查看了刘忠的稻蛙养殖基地,经过深入研究和水质化验后,专业人士建议刘忠以养殖青蛙为主、小龙虾为辅,结合当地乡村文旅资源,重点打造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面对资金紧缺的问题,人社部门为其提供了创业贷款,满足养殖基地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并鼓励其参加长沙市创业大赛,展示创业风采、提高养殖基地的知名度。
“既然下了决心,就要大胆一试。”刘忠说,有了这么多人的帮助就一定要干出点成绩来。
为养好青蛙,刘忠参加了长沙市人社局举办的首期水产养殖技能培训班。为减轻工人们的体力劳动,他专门购置了一台用于投撒饲料的无人机。原来工人们给青蛙投喂饲料都得手摇小船在池塘中间来回穿梭,至少需要花一个下午的时间,现在用无人机就只要安排人在岸边盯着,让无人机按照固定路线进行空投,花两个小时就能完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年,刘忠出售青蛙3000多公斤,收入10多万元。次年,他的养殖场出售青蛙7000多公斤,获利3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