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
葡萄种植户王增春:“就想留的多增产,一开始都说这里的葡萄好,就都能卖掉。”
在王增春的算盘里,少留一穗葡萄就等于少赚一穗的钱,可昌云军却并不这么想。
葡萄种植户昌云军:“产一千斤和产两千斤最后的产值不一定谁高。两千斤两块钱一斤的话,四千块钱。如果产一千斤八块钱一斤或者六块钱一斤我们每亩地的效益,比这个高。”
每年春天,当葡萄芽长到大约20公分开始吐穗的时候,就是葡萄的疏果期了,这是控制葡萄密度的关键时期。根据葡萄藤的长势,一根葡萄藤只能留下一个葡萄穗,这样,每亩地只能留下大约三分之一的葡萄穗。
图解:
葡萄种植户昌云军:“这一颗葡萄就是当时疏果的时候,留得太多了。留得太多了你看,现在都这样,都坏了。它的就要没有价值了,你看这么多葡萄,实际卖不出钱的。你看这个葡萄是15穗,如果当时留在5穗左右,那葡萄就长的很好了。留这么多,实际上还不如一穗葡萄的钱。”
思想工作做不通,昌云军索性先从邻居开始入手。王性英的葡萄园就在昌云军葡萄园的旁边,自然也是昌云军的重点游说对象。王性英自家的葡萄种的密度很大,而且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困扰着她。
种葡萄种植户王性英:“价钱能便宜两三毛钱,但是客户一尝这个糖度达不到这个要求,以后就不来买你的了。”
尽管低价格尚能赚钱,但客户来过一次就不再来了,这对于王性英来说才是潜在的损失。正当她不知所措的时候,昌云军的说法给了她一丝希望。
图解:
种葡萄种植户王性英:“不舍得,很心疼。不过不剪的话,质量上不去,所以说狠狠心剪下去,以后质量上去了,糖度达到了,客户才买咱的葡萄。”
就这样,大泽山镇的葡萄种植户在到底是该留多还是留少的争议中过了一年,没有改变模式的种植户照常卖葡萄,似乎昌云军的努力没见到什么效果。
转眼到了2006年,一个水果销售公司刚一进驻大泽山镇,经理官同宙就找上了昌云军。
水果经销商官同宙:“选最好的葡萄,一个是有一种散穗,糖度高,光照比较好,颜色也比较好,大部分选这样的进超市。”
官同宙的销售公司主要针对的是超市,因为超市对于水果的准入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像昌云军这样低密度种出来的葡萄就成了官同宙的首选。
水果经销商官同宙:“我们卡的很紧,一个要达到一定的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