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暖黄牛卧,最美四月天。

随着采访车开出市区越来越远,我们一路穿行旷野和村屯小路,来到了远近闻名的高林屯种畜场。

高林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场,是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曾获周恩来总理亲发奖状。一头牛,只要打上高林屯的招牌,价格就能比别处的牛足足“高一截儿”。

这里几乎“全民养牛”。牛儿们则给予了农牧户丰厚的回报——为他们带来每年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纯收入。

记者此行的目的地就是高林屯种畜场四分场养牛专业户田立军家。

借由这次采访,我们不但身临其境感受到田立军和李淑芹这对养牛“夫妻档”鲜活的致富故事,更看到“家庭式”养牛模式所蕴含的丰富的群众智慧和创造力。

养牛“夫妻档”:一头牛卖了十一万六

平坦泛白的水泥路、路旁静静盛放的桃花、间或隐约听到的哞哞叫声……一切沐浴在清新的晨光里,显得悠然而平和。

一进老田家的院门,就见东面是一座堆得小山高的草料堆,家犬正趴在草堆里晒太阳,西边儿是一个铲车。往里走是主屋,和与其一墙之隔的牛舍。

牛舍里有十来头牛。“剩下的二十多头在后面那个大院儿里。”田立军指了指说。

牛儿们“不怕生”,见到人来依然惬意地趴卧在地上,个个体型健壮,花色漂亮。走进牛舍,原本有些拘谨的田立军一下自在了许多,他边和记者闲聊,边用手轻轻抚摸母牛的额头、脊背,笑着给它们“顺毛”,爱惜之情溢于言表。

三十年多前,田立军与本地姑娘李淑芹结婚,来到了高林屯,从此走上了种地养牛的人生路。

在主人家宽敞的大瓦房里,这对夫妻聊起了他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他没啥别的爱好,就特别‘得意’牛,那稀罕得不行,我说那就养吧,”李淑芹笑着回忆道,“那会我俩结婚,我们娘家给陪送一头牛,婆家给两头牛,就这么两个人、三头牛、六亩地,就开始了!……”

种地养牛也非一帆风顺,为了盖房子,俩人也曾不得已把手里的牛卖光。但一有了余钱,田立军就会再把牛养起来。

如今,他们的“家底”已今非昔比。三十年里,他们养育了三个孩子,田地从原来的6亩到现在的近80亩,牛的数量则涨到了34头,其中基础母牛24头。每年光是卖牛犊、牛奶就有20多万元的纯收入。

去年,田立军家一头基础母牛更是以11.6万元的高价卖给了来自山东的客商。

“哎呀,那头小牛,我们从哺乳期就开始喂,打小儿伺候到大”,现在提起来,田立军依然骄傲又难过,“养到快4岁了,长得也好看,花‘出’得特别漂亮,后来长到1000多斤,才卖了。”

卖完牛,田立军心疼得好几个晚上睡不着,李淑芹掉了眼泪,埋怨他非得卖,田立军也难受,“但人家大老远过来,看了小半年,一直给涨价,再说家里牛也太多了,一天光饲草料就得几百斤,养不下了……”

说到这个,两口子讲起今后的规划,依然离不开牛——

“我们打算花50万,盖一个700多平的棚舍,让牛住着更舒服,再把基础母牛的数量一步步扩大到50头左右,以后慢慢往家庭牧场的方向走。”田立军说。

“家庭式”养牛模式的智慧与秘诀:降成本与抗风险

不论在当地还是在我市其他一些地区,都有不少农牧户像田立军一般,采用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长期种养结合的模式来养牛。与规模化养殖相比,这种“家庭式”养牛表面上看起来不那么“高大上”、像个“小农作坊”,“但实际上里面智慧很多,它大大降低了成本投入,并且具备很强的抗风险能力”,与记者同行的高林屯种畜繁育中心种畜繁育科科长潘晓峰说。

比如,拿前期投入来说,“如果你要规模化养殖,得先选地方吧,买地、建棚舍等基础设施,还要雇人力,牛每天吃很多饲草料,你自己不种地就得买,这些都是不小的投入”,潘晓峰说,“一头基础母牛至少5万,前期没个一百来万都下不来,一分没挣的情况下就投入这么多,风险自然就高。”

而这些风险,在田立军这样“居家”养牛的模式中被天然地化解掉了。

其一,他们往往从三五头牛的小规模养起,平时把牛圈在院里即可,不存在场地和棚舍投入问题;其二,农牧户自己家里种玉米,玉米地头种草,打草养牛、玉米秸秆还腹、粪污还田,一点不浪费,每头基础母牛每年饲养成本能节省3000——5000元;其三,“夫妻档”“父子兵”齐上阵,家庭成员种田养牛两不误、两边收,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促进了增收。

不仅如此,家庭式养牛重在经验和积累,不惧怕较长周期的自繁自育,“这样我的牛源有保证,牛犊品质、健康都有保证,这边牛都纯,没有外地牛,也没有传染病。”田立军说。

为了饲养更高效,田立军还琢磨出了“一带二”的小妙招。所谓“一带二”,就是一个母牛带两个“牛娃娃”。

母牛的产奶量十分可观,“比如我有10头母牛,下了10个牛犊,就把这10个牛犊专门交给其中5头母牛来喂,一头母牛喂2个牛犊,剩下的5个专门负责产奶,这样既不耽误卖牛犊、又不耽误卖牛奶”,田立军算盘打得啪啪响。

“别的牛的孩子,这母牛也给喂吗?”记者问道。

“不给呀!”田立军说,“所以我们先把这头母牛的眼睛用布条蒙起来,适应两天它就给喂了!”

看似粗糙粗放,实则精细精明到家。看着是笨方法,实则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创造。

而这些,不是长年钻研于此的养牛专业户,是算不过来这笔账的。难怪人们说,在通辽地区,养牛户“人均”技术员。

“三五能成群”:小规模大群体唱响田园牧歌

我市位于科尔沁草原腹地,农牧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造就“黄金养殖带”。

长久以来,正是农牧民家家养牛的传统,奠定了全市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

家庭式养牛的特点是规模小、经营分散,但起步容易、复制性强、农牧民参与度高。

一个普通的农牧之家,最初养牛往往不过三五头。

然而“三五能成群”。小规模也能造就大群体。几十年来,我们靠着“小规模、大群体”的分散式养殖经营模式和一点一滴的积累,攒出了来之不易的丰厚“家底”:去年,我市牧业年度肉牛存栏367万头,多项指标位列全国地级市前列。

田立军的致富故事不是个例,在我市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已有106万农牧民从肉牛产业链条中获益增收,占全市人口的1/3以上。

肉牛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保持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正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唱响着致富路上的田园牧歌。

当然,“小规模、大群体”的家庭式养殖模式,也面临着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一方面,我们的棚舍、窖池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由农牧户自己来完善成本也很高”,高林屯种畜繁育中心种畜繁育科副科长包晓光告诉记者,“另一方面,豆粕等原料价格的上涨导致饲料价格不稳定,进而导致饲养成本上的不可控。”

此外,养殖分散、规模较小也可能会导致标准不一,与规模养殖相比,在专业性、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劣势。这些都是我们向现代农牧业转型需要面对的课题。

去年至今,我市接连印发《通辽市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2023年通辽市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加快了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的步伐。

为了让千家万户的农牧民从肉牛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我市积极推动政策供给和要素配置向“重点扶持农户、积极服务大户”聚焦。

积极推动良种母牛扩群提质。突出抓好“小规模、大群体”种养结合发展模式,有序建设适度规模母牛繁育场,逐步推动基础母牛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肉牛产业有机衔接。

为了构建强有力的饲草料供给保障体系,今年我市加大了优质饲草种植力度,坚持“种青贮、养黄牛”的发展思路,扩大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加强苜蓿、燕麦等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秸秆收储加工专业大户、合作组织和公司,推动饲料产业发展。

构建完善的基层服务体系,由各旗县市区抓好统筹、保障投入,切实增强苏木乡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服务功能,充实改良、防疫、兽医队伍工作力量,定期组织培训轮训,广泛开展肉牛饲养管理、疫病防控、饲草料调制等标准化技术指导服务,打通服务农牧户的“最后一公里”。

牛儿哞哞叫,牧歌真嘹亮。现代农牧业以集约养殖和规模养殖著称。不过,由于其投资成本高、资本化程度高、对管理水平要求高,并不适合千家万户去生产经营,也与我市长久以来已经形成的“小规模、大群体”肉牛养殖格局的实际不符。

我市农牧民人口占比较大,家庭式养牛能够让百万农牧民都参与到产业链条中来,享受红利,促进增收,何乐而不为?相信随着更多政策鼓励和保障措施落地,家庭式养牛的路会走得更远、更宽、更新。

花暖黄牛卧,最美四月天。

随着采访车开出市区越来越远,我们一路穿行旷野和村屯小路,来到了远近闻名的高林屯种畜场。

高林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场,是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曾获周恩来总理亲发奖状。一头牛,只要打上高林屯的招牌,价格就能比别处的牛足足“高一截儿”。

这里几乎“全民养牛”。牛儿们则给予了农牧户丰厚的回报——为他们带来每年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纯收入。

记者此行的目的地就是高林屯种畜场四分场养牛专业户田立军家。

借由这次采访,我们不但身临其境感受到田立军和李淑芹这对养牛“夫妻档”鲜活的致富故事,更看到“家庭式”养牛模式所蕴含的丰富的群众智慧和创造力。

养牛“夫妻档”:一头牛卖了十一万六

平坦泛白的水泥路、路旁静静盛放的桃花、间或隐约听到的哞哞叫声……一切沐浴在清新的晨光里,显得悠然而平和。

一进老田家的院门,就见东面是一座堆得小山高的草料堆,家犬正趴在草堆里晒太阳,西边儿是一个铲车。往里走是主屋,和与其一墙之隔的牛舍。

牛舍里有十来头牛。“剩下的二十多头在后面那个大院儿里。”田立军指了指说。

牛儿们“不怕生”,见到人来依然惬意地趴卧在地上,个个体型健壮,花色漂亮。走进牛舍,原本有些拘谨的田立军一下自在了许多,他边和记者闲聊,边用手轻轻抚摸母牛的额头、脊背,笑着给它们“顺毛”,爱惜之情溢于言表。

三十年多前,田立军与本地姑娘李淑芹结婚,来到了高林屯,从此走上了种地养牛的人生路。

在主人家宽敞的大瓦房里,这对夫妻聊起了他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他没啥别的爱好,就特别‘得意’牛,那稀罕得不行,我说那就养吧,”李淑芹笑着回忆道,“那会我俩结婚,我们娘家给陪送一头牛,婆家给两头牛,就这么两个人、三头牛、六亩地,就开始了!……”

种地养牛也非一帆风顺,为了盖房子,俩人也曾不得已把手里的牛卖光。但一有了余钱,田立军就会再把牛养起来。

如今,他们的“家底”已今非昔比。三十年里,他们养育了三个孩子,田地从原来的6亩到现在的近80亩,牛的数量则涨到了34头,其中基础母牛24头。每年光是卖牛犊、牛奶就有20多万元的纯收入。

去年,田立军家一头基础母牛更是以11.6万元的高价卖给了来自山东的客商。

“哎呀,那头小牛,我们从哺乳期就开始喂,打小儿伺候到大”,现在提起来,田立军依然骄傲又难过,“养到快4岁了,长得也好看,花‘出’得特别漂亮,后来长到1000多斤,才卖了。”

卖完牛,田立军心疼得好几个晚上睡不着,李淑芹掉了眼泪,埋怨他非得卖,田立军也难受,“但人家大老远过来,看了小半年,一直给涨价,再说家里牛也太多了,一天光饲草料就得几百斤,养不下了……”

说到这个,两口子讲起今后的规划,依然离不开牛——

“我们打算花50万,盖一个700多平的棚舍,让牛住着更舒服,再把基础母牛的数量一步步扩大到50头左右,以后慢慢往家庭牧场的方向走。”田立军说。

“家庭式”养牛模式的智慧与秘诀:降成本与抗风险

不论在当地还是在我市其他一些地区,都有不少农牧户像田立军一般,采用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长期种养结合的模式来养牛。与规模化养殖相比,这种“家庭式”养牛表面上看起来不那么“高大上”、像个“小农作坊”,“但实际上里面智慧很多,它大大降低了成本投入,并且具备很强的抗风险能力”,与记者同行的高林屯种畜繁育中心种畜繁育科科长潘晓峰说。

比如,拿前期投入来说,“如果你要规模化养殖,得先选地方吧,买地、建棚舍等基础设施,还要雇人力,牛每天吃很多饲草料,你自己不种地就得买,这些都是不小的投入”,潘晓峰说,“一头基础母牛至少5万,前期没个一百来万都下不来,一分没挣的情况下就投入这么多,风险自然就高。”

而这些风险,在田立军这样“居家”养牛的模式中被天然地化解掉了。

其一,他们往往从三五头牛的小规模养起,平时把牛圈在院里即可,不存在场地和棚舍投入问题;其二,农牧户自己家里种玉米,玉米地头种草,打草养牛、玉米秸秆还腹、粪污还田,一点不浪费,每头基础母牛每年饲养成本能节省3000——5000元;其三,“夫妻档”“父子兵”齐上阵,家庭成员种田养牛两不误、两边收,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促进了增收。

不仅如此,家庭式养牛重在经验和积累,不惧怕较长周期的自繁自育,“这样我的牛源有保证,牛犊品质、健康都有保证,这边牛都纯,没有外地牛,也没有传染病。”田立军说。

为了饲养更高效,田立军还琢磨出了“一带二”的小妙招。所谓“一带二”,就是一个母牛带两个“牛娃娃”。

母牛的产奶量十分可观,“比如我有10头母牛,下了10个牛犊,就把这10个牛犊专门交给其中5头母牛来喂,一头母牛喂2个牛犊,剩下的5个专门负责产奶,这样既不耽误卖牛犊、又不耽误卖牛奶”,田立军算盘打得啪啪响。

“别的牛的孩子,这母牛也给喂吗?”记者问道。

“不给呀!”田立军说,“所以我们先把这头母牛的眼睛用布条蒙起来,适应两天它就给喂了!”

看似粗糙粗放,实则精细精明到家。看着是笨方法,实则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创造。

而这些,不是长年钻研于此的养牛专业户,是算不过来这笔账的。难怪人们说,在通辽地区,养牛户“人均”技术员。

“三五能成群”:小规模大群体唱响田园牧歌

我市位于科尔沁草原腹地,农牧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造就“黄金养殖带”。

长久以来,正是农牧民家家养牛的传统,奠定了全市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

家庭式养牛的特点是规模小、经营分散,但起步容易、复制性强、农牧民参与度高。

一个普通的农牧之家,最初养牛往往不过三五头。

然而“三五能成群”。小规模也能造就大群体。几十年来,我们靠着“小规模、大群体”的分散式养殖经营模式和一点一滴的积累,攒出了来之不易的丰厚“家底”:去年,我市牧业年度肉牛存栏367万头,多项指标位列全国地级市前列。

田立军的致富故事不是个例,在我市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已有106万农牧民从肉牛产业链条中获益增收,占全市人口的1/3以上。

肉牛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保持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正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唱响着致富路上的田园牧歌。

当然,“小规模、大群体”的家庭式养殖模式,也面临着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一方面,我们的棚舍、窖池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由农牧户自己来完善成本也很高”,高林屯种畜繁育中心种畜繁育科副科长包晓光告诉记者,“另一方面,豆粕等原料价格的上涨导致饲料价格不稳定,进而导致饲养成本上的不可控。”

此外,养殖分散、规模较小也可能会导致标准不一,与规模养殖相比,在专业性、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劣势。这些都是我们向现代农牧业转型需要面对的课题。

去年至今,我市接连印发《通辽市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2023年通辽市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加快了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的步伐。

为了让千家万户的农牧民从肉牛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我市积极推动政策供给和要素配置向“重点扶持农户、积极服务大户”聚焦。

积极推动良种母牛扩群提质。突出抓好“小规模、大群体”种养结合发展模式,有序建设适度规模母牛繁育场,逐步推动基础母牛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肉牛产业有机衔接。

为了构建强有力的饲草料供给保障体系,今年我市加大了优质饲草种植力度,坚持“种青贮、养黄牛”的发展思路,扩大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加强苜蓿、燕麦等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秸秆收储加工专业大户、合作组织和公司,推动饲料产业发展。

构建完善的基层服务体系,由各旗县市区抓好统筹、保障投入,切实增强苏木乡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服务功能,充实改良、防疫、兽医队伍工作力量,定期组织培训轮训,广泛开展肉牛饲养管理、疫病防控、饲草料调制等标准化技术指导服务,打通服务农牧户的“最后一公里”。

牛儿哞哞叫,牧歌真嘹亮。现代农牧业以集约养殖和规模养殖著称。不过,由于其投资成本高、资本化程度高、对管理水平要求高,并不适合千家万户去生产经营,也与我市长久以来已经形成的“小规模、大群体”肉牛养殖格局的实际不符。

我市农牧民人口占比较大,家庭式养牛能够让百万农牧民都参与到产业链条中来,享受红利,促进增收,何乐而不为?相信随着更多政策鼓励和保障措施落地,家庭式养牛的路会走得更远、更宽、更新。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