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虽已过小雪节气,但走进定远县西卅店镇青山村的“瓜蒌部落”种植基地,一眼望不到边的瓜蒌地里,青黄相间的瓜蒌吊满瓜架,挂起了丰收的希望,也连起了增收致富路。

基地负责人杨智随手摘下一个瓜蒌,掰开一看,金黄的瓜瓤里籽粒饱满。“不要小看这小小的瓜蒌,瓜蒌全身都是宝,瓜蒌皮、瓜蒌籽、瓜蒌根都能当成药材。”杨智望着成熟的瓜蒌笑呵呵地说。

1.jpg

杨智在种植基地采摘成熟的瓜蒌。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2013年,当时还在上海打工的杨智,在零食店里经常看到瓜蒌子的身影,深受年轻人的喜欢。经过一番打听,他发现小小的瓜蒌子,竟藏有这么多价值。

于是,杨智回到家乡定远,在定远县西卅店镇青山村流转了200亩土地,尝试种植瓜蒌子。在种植初期,为了瓜蒌秧苗能够顺利种植,他多次到外地学习,通过不断钻研实践,大大提高了瓜蒌亩产量。

“一亩地瓜蒌可产300斤瓜篓子,按照现在市场价40元一斤,亩均收益可达12000元。”杨智说,瓜蒌子的产销两旺,提升了他的信心,于是种植面积扩大到如今的500亩。

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很多村民也种起了瓜蒌。目前西卅店镇瓜蒌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0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规模超过8000亩,小瓜蒌正在成为大产业。

过去瓜蒌子丰收后,杨智需要把瓜蒌子运到几百公里外的无锡进行炒制加工。“不仅距离远,而且加工量还少,所以我就想着自己把加工做起来。”杨智说。

为提高瓜蒌子种植的综合效益,杨智购置了两台炒制机,建起了瓜蒌加工厂,从一产延伸到了二产。“有了深加工,瓜蒌不愁销,现在每天可以加工一万斤瓜篓子。”杨智说,现在不仅自己种的瓜蒌子可以全部加工,还能承担周边地区的瓜蒌子加工。

2.jpg

农旅融合的“瓜蒌部落”一景。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当种植产量稳定、加工技术成熟之后,“不安分”的杨智又开始琢磨新的思路。

“以前经常有游客自己来到种植基地买瓜蒌子,一边体验采摘,一边感受农家生活,所以一直想着利用这片好山好水,把旅游也做起来。”杨智告诉记者。

在政府的支持下,杨智做起了农旅融合的文章,发展“三产”,打造“瓜蒌部落”。记者在“瓜蒌部落”看到,一排排民宿小木屋坐落湖边,农家大灶台炊烟袅袅,一些游客在这里烹饪土菜,享受田园生活。

如今的瓜蒌已经从“一粒籽”延伸为“一条链”,三产融合、农旅发展,“瓜蒌部落”逐步成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一张“名片”,让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成为城里人放松身心、寻找乡愁、品味人生的度假地。

“通过延长瓜蒌产业链,做大做强优势,闯出一条可持续的产业发展道路富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西卅店镇镇长崔劲松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打算进一步发展农旅融合,打造精品民宿村,让更多农民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推进乡村产业向更深层次、更高领域发展。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