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菠菜的栽培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菠菜的栽培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无公害菠菜;周年生产;栽培技术;**省
无公害菠菜高效生产技术是在生产菠菜的基础上强调生产环境及生产投入物的使用,并严格规范了操作技术的规程,对每一个产生菠菜污染的环境加以控制,使菠菜产品不受污染,并符合其卫生标准,且巧种植、经济效益最好的技术。**地区采取的具体操作,在于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关键措施。
一、生产基地环境要求
基地土质以富含有机质的菜园土为宜,选择土层较厚、肥沃、通气性好的砂壤土或粘质壤土的地块,pH值5.5~7.0,具备较好的排灌条件。基地周边3km以内无工矿企业、医院等污染源,大气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环境质量标准。菠菜产地应集中连片,前茬应避开菠菜类蔬菜,以提高菠菜生长势,减少病害发生。
二、选择优良品种
菠菜是典型的长日照作物,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耐旱力强,可耐短期-40~-30℃的低温,在-10℃的**地区,可以露地安全越冬,菠菜生长适温15~25℃,最适温度为15~20℃,**是栽培菠菜的较适地区。春季和越冬菠菜应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夏季和秋季栽培选用耐热品种。即春菠菜和越冬菠菜选用青岛菠菜和东北尖叶,夏季和秋季选用广东圆叶和成都大叶。
三、周年生产茬口安排
根据茬口不同,有越冬菠菜(也叫根茬菠菜)或堤头菠菜、春菠菜(也叫顶凌菠菜)、夏菠菜(也叫火菠菜或伏菠菜)、秋菠菜等4种。在**的具体栽培时间为:越冬菠菜于9月中下旬播种,次年2月上旬至4月中旬收获;堤头菠菜于11月中旬在节能日光温室中播种,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获。春菠菜于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节能日光温室),次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收获。夏菠菜于5月中旬至6月中旬播种,次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收获。秋菠菜于8月上旬至8月下旬播种,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收获。
四、种子播前处理
菠菜果实的果皮较厚,水和空气不易进入,干籽播种出苗慢,不齐。高温季节播种的菠菜和早秋菠菜将种子用凉水浸10~12h,在15~20℃催芽,3~4d即可发芽。为防止果皮表面带有病原菌,可将种子在1%高锰酸钾或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15~20min,用清水洗净后再进行催芽处理。
五、重施基肥
播前用优质农家肥60~75t/hm2,氮磷钾复合肥450~600kg/hm2,施肥后深翻耙耱,让肥料与土混匀,耙平。
六、适当调整播种量、平畦条播
以南北方向作畦,畦宽1.5~1.6m,长8~10m。条播时,播前浇足底水,然后按不同季节选用不同行距开沟,在沟内均匀播种,覆土厚2~3cm。越冬菠菜按行距8~10cm,用种75kg/hm2;春菠菜按行距10~15cm,用种150~180kg/hm2;夏菠菜按行距15~20cm,用种150kg/hm2;秋菠菜按行距10~15cm,用种60kg/hm2。
七、霜霉病无公害防治
菠菜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湿度大,栽培过密发病较重,在**发病主要在夏季和秋季。防治以发病前收回上市为主要措施,结合采用低毒农药进行药剂喷雾。
7.1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病斑边缘不明显,病斑正面呈淡黄色或苍白色,背面初为灰白色,后变为紫灰色霉层。湿度大时叶片腐烂,干燥时病叶枯黄。
7.2发病条件。霜霉病是霜霉属的真菌侵染所致,病孢子在病叶内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的来源,借气流、灌水、农具和昆虫在田间进行传播。
7.3防治方法。根据其发病的原因,在防治上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块;选择颗粒饱满、不带病的优良种;播种时掌握好播种量,适度稀植,保证田间的通气;在生长期间保证其对水肥的需要,培育壮苗,增强植株的防病、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发生;及时拔除枯黄植株,一旦发生霜霉病,应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75%百菌清乳油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7~10d喷1次,可连续喷2~3次。:
八、适时收获
当植株长到20~25cm高时,即可收获上市。收获一般采用镰刀沿地面割起的办法,去根,然后捆把上市。
参考文献
[1]彭美科.高原冷凉地区无公害菠菜四茬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06(12):14.
菠菜的栽培技术范文第2篇
Fe等矿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菠菜适应性强、产量高,是解决早春淡季供应的重要越冬蔬菜之一,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本文对越冬茬菠菜的无公害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
1 菠菜的生产茬口安排
越冬菠菜对播种期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立秋(8月7日左右)至白露(9月7日左右)均可播种。越冬茬栽培,华北、西北平原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东北地区可提前到9月初,应保证菠菜在越冬前有40~60 d生长期,以菠菜在冰冻来临前长出4~6片真叶为宜。播种过早,温度高,生长量大,生长快,植株体内含糖量减少,不抗寒,造成死苗、缺苗;播种过晚,幼苗小,根系发展范围窄,扎根浅,不抗寒。砂土地可以适当晚播,黏土地可以适当早播。
2 菠菜无公害生产的品种选择
尖叶菠菜早熟、高产、耐寒力强、抗热力较弱,对日照长短较敏感,在长日照下抽薹快,适宜秋播越冬栽培及秋季栽培,主要优良品种有黑龙江双城尖叶菠菜、青岛菠菜、大叶乌菠菜、绍兴菠菜等。
3 选地作畦
3.1 生产地的选择
基地应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条件,要求生产基地周围5 000 m内无污染企业,确保灌溉水清洁无污染。选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排水条件好、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3.2 施足基肥
一般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5 000 kg,三元复合肥25 kg。注意不应施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污泥和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料。选用的肥料应达到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标准,满足无公害菠菜对肥料的要求。
3.3 作畦
整地时可采用起垄栽培,每垄种2行菠菜,小行距20 cm,大行距30 cm,垄宽(畦宽)30 cm,垄高20 cm,株距3~5 cm。平畦栽培:畦宽1.2~1.5 m,行距20 cm,间苗后株距5~8 cm。
4 播种
4.1 选种
应选用秋播采的种子,这类种子比较饱满且后代抗寒性可通过自然选择不断提高。北方寒冷地区必须采用有刺品种,华北地区可适当选用无刺品种。
4.2 种子处理
一般越冬菠菜采用直播。有时先浸种,然后播种,很少采用催芽播种。种子用凉水浸12~24 h,取出后放在室内或露地(厚约15 cm),上盖湿麻袋保持湿润,每天搅拌1次,胚根露出即可播种,也可以在浸种后摊晾至种子散开时播种。
4.3 播种技术
菠菜多采用干籽直播,若播晚了,可浸种催芽,以赶上正常播期。播前或浸种前先搓破种子,使种皮变薄,以利于吸水。畦播需开沟,沟深6 cm,沟底要平,种子撒在一个平面上,盖土厚度一致,才能出苗一致,生长点所处位置一致,越冬时苗大小一致。开沟后,将沟底踩实,覆土,再轻踩镇压。每667 m2用种量为4~6 kg,严寒地区应适当增加播种量。
4.4 间苗
当苗长出2片真叶以后,播种量大的田块和苗密处可间苗,株距5 cm较适宜。
5 田间管理
5.1 冬前幼苗生长期
这一时期是为培养抗寒力强、能安全越冬、次春又能旺盛生长的壮苗打基础,依地区不同一般50~60 d。浇好齐苗水,播种时如遇干旱,为保适时出苗,在播种后要及时灌少量水,保持湿润至出苗。如土壤湿度不够,出苗前应轻浇一水。出苗后在不影响幼苗正常生长的前提下,适当控制浇水使根系纵深发展。长出2片真叶以后,播种量大及苗密处可间苗,这时如缺水可轻浇1次,为了满足生长速度加快的需要可随浇水施用速效氮肥。以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和土壤湿度情况适当浇水。
5.2 越冬期
从停止生长到返青,依地区不同需80~120 d,主要做好防寒保墒工作。地封冻以前立风障,近风障的畦温度较高收获较早,既可防寒又可提早采收,分期供应。立风障不可过早,过早则蚜虫聚集,为传播病毒病创造条件。越冬茬,适时、适量浇封冻水,可延迟浇返青水的时间。早春浇水要小水勤浇。
5.3 返青采收期
越冬后植株恢复生长至开始采收,需30~
40 d。返青后随温度的升高,叶部生长加快,但温度的升高及日照的延长又愈来愈有利于抽薹,所以这个时期要肥、水齐攻,加速营养生长,主要浇好返青水,追好肥。土壤开始解冻、地温回升、菠菜心叶开始生长时,可选晴朗天气浇1次返青水。选择气候趋于稳定,浇水后连续有几天晴天;耕土层已解冻,表土已干燥;菠菜心叶暗绿无光泽时进行。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状况施用,每次每667 m2施尿素不超过10 kg,收获前
15 d不施速效氮肥。
6 病虫害防治
越冬茬菠菜的生长期主要处于秋末春初,此时气温低,一般很少发生病虫害,重点抓好霜霉病和蚜虫的防治。无公害防治应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如合理密植、科学灌水、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霜霉病和蚜虫发生的稍干燥的环境;垄间或行间铺银灰色的薄膜避蚜;在菠菜田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烧毁;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喷洒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 d喷1次,连续2~3次;蚜虫用20%杀灭菊酯
2 000~3 000倍液,50%抗蚜威(避蚜雾)2 000~
3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注意早防治,在采收前10~15 d停止喷药。
7 采收
一般苗高10 cm以上即可开始采收,根据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可分批采收,也可分次间拔采收。采收标准:色泽深绿、叶大、茎短、肉厚、株形完整未抽薹,长度(从茎底至叶尖)40 cm左右,无害虫及虫卵,无老叶、黄叶,无黑根、黄斑病害。采收宜在晴天进行。
参考文献
[1] 关丽晶.无公害农产品菠菜生产技术要点[J].中国园艺文摘,2012(1):126,129.
菠菜的栽培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鲜食大豆;小白菜;西兰花;菠菜;栽培模式
中图分类号 S5-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1-33-02
南通市地处长江下游,气候温润、雨量充沛,既是上海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江苏省主要的出口蔬菜生产基地。南通市常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超过4.67万hm2,年产量稳定在600万t以上,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海门市悦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示范、推广了设施鲜食大豆-白菜-西兰花-菠菜一年四熟栽培模式,不仅土地利用率特别是设施利用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而且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鲜食大豆667m2产量650kg,产值3 250元;小白菜667m2产量1 200kg,产值4 800元;西兰花667m2产量1 050kg,产值4 200元;菠菜667m2产量
1 800kg,产值5 400元。合计年667m2产值17 650元,扣除生产成本(含土地租赁费、农膜、肥料、农药、种子等)3 500元,纯收益达14 000元/667m2左右。本文现将该种植模式介绍如下:
1 基地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排灌方便的田块,为保证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基地应远离污染源。本模式中的鲜食大豆、小白菜需利用设施条件,因此种植前应建好钢架大棚。
2 茬口安排
鲜食大豆于3月初直播于设施内,6月初上市;小白菜于7月初直播,8月初一次性上市;西兰花于7月上旬集中育苗,待小白菜收获后移栽至设施内,10月中旬收获;菠菜于10月下旬直播,翌年2月下旬起收获。
3 品种选择
鲜食大豆选择优质、早熟的春播品种,如辽鲜系列、沈鲜系列等;小白菜选择耐高温品种,如华冠、花王、青梗316等;西兰花选择优质、中熟品种,如选择优秀;菠菜品种选择日本法莲草、急先锋等。
4 栽培技术
4.1 鲜食大豆 播种前7d,每667m2施优质商品有机肥150kg、三元复合肥30kg,并深翻作基肥,覆盖棚膜保温。播种前1d平整土地,如遇土壤干旱,可适当浇底水。播种时按行距15cm、株距35cm开穴点播,每穴播2~3粒种子,播种完成后及时架设小拱棚。当大棚白天最高温度升至25℃以上时,可撤去小拱棚,并进行中耕除草。鲜食大豆生育前期一般不需追肥。开花期以后应重施氮肥,始花期、终花期应进行2次追肥,每次施尿素10kg/667m2;鼓粒期可叶面喷施0.4%的磷酸二氢钾1~2次,以提高结荚数,促进籽粒膨大。鲜食大豆生育前期一般不浇水,以利根系发育;结荚期需水量增大,应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植株生长和籽粒灌浆。鲜食大豆病虫害发生较少,害虫主要有蚜虫、豆荚螟等,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等。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兼治病毒病;豆荚螟可用5%氟虫腈悬浮剂5%或氟啶脲乳油防治。霜霉病用58%瑞毒霉锰锌1 000倍液或50%退菌特1 000倍液防治。当鲜食大豆豆荚肥大、籽粒饱满、包衣仍附着在籽粒上、色泽嫩绿时采摘,傍晚或清晨采收品质较好。
4.2 小白菜 鲜食大豆收获离田后,及时施足基肥,基肥用量为667m2施进口复合肥50kg、腐熟农家肥1 500~2 000kg。每标准棚做2畦,畦面平整,畦四周高中间低,畦高20cm。小白菜播种前将大棚裙边薄膜去掉,选用20~22目浅银灰色防虫网覆盖于整个大棚上。播种前1d畦内灌满水,播种时将种子和细土拌均后撒播,播种后立即用遮阳网浮面覆盖,待小白菜齐苗后及时揭开遮阳网。由于小白菜生育期短(20~25d),在施足基肥基础上,施肥一般以勤施、轻施为佳,看小白菜长势,用尿素或人粪尿作追肥,前淡后浓,每隔6~9d施1次。小白菜生长过程中每天应早晚浇1~2次水,保证小白菜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小白菜大棚避雨栽培,基本隔绝了外来虫源的侵入,少量蚜虫、菜青虫、菜螟、小菜蛾等,可采用无公害生物农药在前期防治1次即可。小白菜一般于播种后20~25d一次性采收上市。
菠菜的栽培技术范文第4篇
一、品种特性
京菠一号是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新近推出的越冬菠菜早熟一代杂种。植株健壮、生长速度快、长势整齐;植株直立性好,叶片箭头形,叶面平展,叶色深绿,叶肉肥厚,质嫩,少纤维,风味好;肉质根粉红色,须根发达;种子有刺,耐寒,在华北地区可安全越冬,越冬不死廿;抗菠菜病毒病,早春返青快,667m2产量3000~4000kg以上。适于秋播露地越冬栽培和大棚越冬栽培。京菠一号同菠杂10号相比,具有叶片大、叶片厚、抗寒性强、抗病毒病、产量高等优点。
二、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及播量
京菠一号具有越冬性好,春季返青快的特点,不宜播种过早,一般北京地区在大棚秋茬蔬菜拉秧以后,11月5―15日播种最为适宜。11月8日以前播种,每667m2用种量3.5kg,随着时间的推迟,播种量要适当增加,但每667m2播种量最多不超过4kg。
2播种前准备
前茬蔬菜拉秧后,及时清理田园,然后进行整地、施肥、做畦。施足底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不足时可补充适量的氮磷钾化肥,施复合肥30kg。撒施肥后翻耕,使粪土掺匀,整细、整平。施肥后做平畦,畦宽1.5~2m,畦长6m。
3播种
先在平整的畦面上按行距8~10cm开沟,沟深度1.5~2cm,然后在沟内均匀撒上种子,播种深度在1~1.5cm。然后横竖各搂1次,用脚再踩1遍,踩后浇透水,关闭大棚风口。
4田间管理
菠菜出苗后,将大棚顶风口打开,降低棚内温湿度。如果棚内温度高于25℃,要进行放风降温。入冬后土地封冻前,浇水能渗下时,给菠菜浇1次冻水,冻水一定要浇透,以保墒保苗。在越冬之前,菠菜最少要长有2~3片真叶,保证菠菜安全越冬。冬季注意大棚的防风、防寒保温,棚的四周风口关严,膜压紧。翌年2月中旬随着外界气温不断升高,菠菜开始返青生长,在2月20日左右浇1次返青水。3月初随水追施1次肥,每667m2施尿素20kg。浇水后进行放风,白天开放,夜间关闭。3月10日以后,夜间风口也不再关闭。
菠菜的栽培技术范文第5篇
高职院校需要制定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实践需要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农业高科技人才。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还未完全摆脱普通高校根据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来设置课程的影响,课程体系设计仍然是按照学科体系下的要求在进行,采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基本模式。由此导致了诸多问题,例如,课程体系呆板、缺乏灵活性;课程结构不合理,封闭式培养专业分得过细、相互渗透较少,单一的学科课程门类多、课时长,专业知识面窄;实践性技能学习少,课堂时数多,不利于学生自我培养和个性的发展;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与具体规定,与行业系统共同开发课程的规范性、实效性不足等。例如,某高职院校作物生产技术(种子、农资)专业开设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植物生长与环境、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果树栽培、农业机械、植物遗传育种等专业基础课;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业信息与法规、农药及应用、化肥及应用、种子检验、种子贮藏加工、蔬菜种子生产技术、园艺苗木生产技术等专业课;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市场营销与企业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拓展课,还有一些单独的实践课程,往往开设在最后作为总结性实习。这种模式是学科体系下的产物,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学科知识,基本原理是公共课为基础课学习做准备、基础课为专业课学习做准备、专业课为实践课做准备。这种模式的课程设置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减弱知识的实用性,无法将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不能建立起真正的产学结合模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农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二、优化高职院校农学类专业课程体系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在现代农业的大环境下,原有的课程体制结构和教学内容的弊端逐渐突出,旧课程体系培养出的学生死记硬背能力强,创造能力、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弱,这种课程体系模式已不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改革。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重实践、轻理论”的原则设计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农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所以,课程体系设计应遵循“先具体、再抽象,先讲实践内容比较多、理论少的课,后讲理论多、实践内容少的课,删除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开专而深的有代表性的具体的专业课,最后再讲理论课”的原则。以种植专业为例,农学类专业可以这样设计课程体系。
(一)最先开设实践性强的课程
1《.大豆学》这门课程主要讲授我国大豆的栽培区划、器官形态及其构造、生长发育及对环境的要求等基本情况,大豆灌排技术、大豆播种及田间管理技术、大豆施肥技术、大豆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大豆优良品种介绍、大豆重迎茬控制技术等栽培技术,大豆加工、大豆产业经济等后续应用技术。2《.水稻学》这门课程主要讲授中国水稻栽培的历史和发展,器官形态及其构造、生长和发育、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品种选育、深耕整田、育秧、合理密植、施肥、灌溉与排水、田间管理、轮栽、直播栽培、陆稻栽培、稻的特殊栽培、稻作病害及其防治等栽培技术,水稻栽培机械化、收获、检验、贮藏与副产品利用、加工、产业经济等后续应用技术。3《.玉米学》这门课程主要讲授玉米生产概况、生物学基础等基础性知识,玉米的肥料施用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杂交种子生产技术、栽培、高产潜力探索与高产创建、特用玉米栽培技术等栽培技术,玉米的贮藏、加工、产业经济等后续实用技术。4《.马铃薯栽培技术》这门课程主要讲授马铃薯的基本情况、生物学特性、品种、繁育等基本情况,马铃薯的栽培制度及栽培季节选择,北方一作区栽培技术,中原———南方二作区栽培技术,西南单、双季混作区栽培技术,间种套作和特殊栽培技术,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等栽培技术,马铃薯的采收与储运、马铃薯加工、马铃薯产业经济等后续实用技术。
5《.小麦学》这门课程主要讲授我国小麦生产概况、种植历史和现行种植区划等基本情况;小麦生长发育与器官建成,生理生化,育种的遗传学基础和遗传资源,小麦育种目标与育种策略,不同育种途径,品种间杂交育种,轮回选择,诱变育种,远缘杂交,双单倍体育种,麦田土壤耕作,培肥与灌排,麦田种植制度,北方冬小麦栽培技术,南方冬小麦栽培技术以及春小麦栽培技术,小麦各种灾害的预报等栽培技术;小麦的收获与干燥,品质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小麦加工,小麦经济学等后续实用技术。6《.西红柿栽培技术》这门课程主要讲授西红柿的区域划分、各品种特点、生长发育规律等基本情况,日光温室栽培茬口安排及原则、日光温室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害及生理障害的防治等栽培技术,西红柿贮藏保鲜技术、加工及经济等后续实用技术。7《.菠菜栽培技术》这门课程主要讲授菠菜的植物学特征、变种及品种等基本情况,菠菜的生长发育过程、生长条件、栽培季节与技术、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提高菠菜品质的途径、加工等后续实用技术。这些课程的内容均包含作物的地理分布、生物性状、生长规律、品种繁育、生长环境、田间技术管理、病虫防治、加工贸易。这样将知识重复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便于学生掌握,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随后开设理论课程
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针对这几门课开设农作物昆虫学、农业气象学、遗传学、土壤肥料学、农作物病理学、植物生理学等专业理论课。由于有前面七门课程的教学基础,学生对这些理论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接受理论知识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便于对这些深奥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三)最后开设实践拓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