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4763.jpg

种植的荆半夏

半夏(学名:Pinellia ternata),又名地文、守田等,属天南星目、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药用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作用,兽医用以治锁喉癀。

半夏分布广泛,生长于海拔2500米以下,全国除内蒙古、新疆、青海尚未发现野生的以外,各地均有发现。以品质论,“产湖北荆州为最”,是“荆半夏”。(来源百度百科)

荆半夏野生资源枯竭。其主要原因是:大规模采挖、产地大规模开发、自然灾害、除草剂的使用等。

由于现在农业的特点,农村人口持续减少,导制种植机械化,使得农业种植方式发生改变,导制荆半夏野生资源枯竭。

DSC_4764.jpg

村民在刚收割的麦田里采挖野生的半夏

由于农村务工人员的减少,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使种植方式发生改变。在荆半夏的主产区潜江、天门、荆门等地,由原来的小麦+棉花“行”种植改变为小麦+大豆“满幅”种植,加上机械化种植及采收,使得野生荆半夏采挖时期过早、可采挖时间非常短。

DSC_4789.jpg

麦田里采挖的野生半夏个体较小

另处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也使得野生荆半夏大量减少。

为“保证道地药材优良的品质”,防范“适宜产区种植不规范,非适宜区盲目扩种,造成药效下降,道地性丧失。”2018年12月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荆半夏被列为华中道地药材产区的主要品种、主攻方向。

2018年以来,荆半夏主产区成立了大量的半夏种植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半夏的种植。

DSC_4741.jpg

某合作社种植地一角,种植面各约200亩。

DSC_4779.jpg

另一合作社种植地,面积超过400亩。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当地农户看到种植半夏的高经济性,也纷纷加入到种植中来。

DSC_4733.jpg

这个属于个体大户,单块种植的面积有二三十亩

DSC_4707.jpg

个体农户种植地,面积约1亩

DSC_4770.jpg

2222.jpg

曾经的玫瑰园地,也改种半夏了

因为半夏的生长特性,需要湿润、日照不强的环境,有的农户还搭起了大棚。

DSC_4711.jpg

DSC_4712.jpg

搭棚与未搭棚的区别

修建的灌溉系统。

DSC_4761.jpg

DSC_4757.jpg

新翻整的土地,正在搭建的大棚,准备扩大种植面积。

DSC_4734.jpg

DSC_4756.jpg

大量农户的加入,需要大量的种子。2018年导制潜江某半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盘点上半年半夏药材收购情况:一斤未收。“农民都留着卖种,卖药的越来越少了。”据说甘肃的半夏之乡的种子都是从这边购买的。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在这种情况稍稍好点。

在走访期间,碰上正在采收的荆半夏,据田主介绍,这次采收的半夏也是用于当地扩大种植。

DSC_4752.jpg

农户正在采收半夏,需要大量人员

DSC_4753.jpg

用于种植的半夏,个头不大

虽说现在在荆半夏的主产区农户种植半夏的积极性较高,但半夏宜生病、生长管理难、人力不足、产量不稳定、投入成本高也困绕着他们,大量农户还在观望中。

DSC_4720.jpg

大量病死的半夏

DSC_4778.jpg

管理不善的部分低产田

DSC_4749.jpg

初始投入周期长,刚种植的半夏产量低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地方政府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道地药材生产服务体系建设成形,相信会有更多的资本、人力、土地加入到道地药材荆半夏的种植生产中来,使得荆半夏的质量、产量双丰收。

后记:因疫情原因,本人现困守湖北京山老家,应一位老家老乡请求,希望给他们寻得半夏收购商,减少销售中间环节,提高村民收入,但本人只从事药品生产,只好求助于大家了,欢迎大家来采购。这只是初步了解,后期会更进一步了解,给大家献上荆半夏种植的真实情况。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