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致富先行_要致富先养猪_养殖致富之路

夜色渐浓,天空一点一点暗下来,刘文斌仍在他养马滩种养综合家庭农场里忙碌个不停。

刘文斌,皮肤有点黑,性子憨厚,是南陵县籍山镇仓溪村土桥自然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圩乡人,种过田、跑过运输、开过收割机、曾在外地打过工,他一心想学到一门手艺,结果手艺没学到,钱也没挣到。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一位朋友在江苏昆山的小餐馆里吃着龙虾,反季节饲养龙虾、“稻田养殖龙虾”……这引起了他的无限遐想。

啖美食,享受舌尖上的美味,那何尝不是一件美事。从那时起,刘文斌决定走鱼养殖、水稻种植、稻田养殖龙虾之路。小龙虾是一种经济型淡水虾种,它具有六大特点:体大肥美、生长快、产量高;营养丰富、肉质细嫩;适应性强,能在恶劣天气、环境中生存;食性杂,既能吃动物性饲料,也能吃人工配合饲料和腐殖质,经济效益高。在江苏打工的刘文斌发现龙虾养殖中存在着无限的商机,随后在2015年3月份他回到家乡仓溪村,在本村民组租下80亩闲置的土地,注册成立了南陵县养马滩种养综合家庭农场,开启了他的龙虾养殖之路。

2016年,在籍山镇党委、政府的鼓励下,刘文斌看到稻田养虾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县农业农村局水产站的热心帮助和支持下,边学边干,在原有的养殖技术基础上进行开发创新,充分地利用了微孔增养的技术,经过几年的打拼,摸索出来一整套稻虾养殖技术和经验。2016年9月份,刘文斌的龙虾效益不错,给家人带来了一笔丰厚的收入。在尝到甜头之后,为扩大规模稻虾养殖,不安现状的刘文斌开始想着将水塘周边的农田流转过来,把龙虾养殖规模扩大。

说干就干,2018年初,刘文斌找到村党委、村委会,将本村民组的50亩土地再流转过来,这样,从原来的80亩增加到现在的305亩,开始干起了稻田龙虾养殖。挖沟渠、钉木庄、围铁丝栅栏,刘文斌忙得不亦乐乎。为了将稻田龙虾养殖干好,把龙虾饲养殖的更好,他特意外出考察学习温室大棚冬季增温和微孔增氧,提高养殖密度好等方法养殖反季节龙虾技术,还购买了书籍开始钻研。

2018年,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仓溪村党委、村委会鼓励农民发展龙虾养殖。刘文斌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镇政府和村“两委”和帮助下,成立了南陵县土桥圩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此,刘文斌的龙虾养殖基地正式步入正规,开启了规模化、产业化之路。

基地建立以来,致力于推动龙虾养殖产业化进程,在龙虾苗种提纯复壮繁殖等方面处于本行领先水平,基地水稻亩产达1300斤以上,龙虾亩产300斤以上,2018年130亩稻虾收入达30多万元。

该镇仓溪村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周边贫困户稻虾共生种养模式发展迅速,在当地形成了“小龙虾、大经济”发展新局面、产业新格局。

通过龙虾养殖,刘文斌在当地成了致富能手,南陵县养马滩种养综合家庭农场在当地小有名气。事业上小有成就的刘文斌,富了之后不忘农乡父老乡亲。刘文斌夫妇主动对接镇扶贫办和仓溪村“两委”,愿意有过自己的龙虾养殖基地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并用自己的养虾技术指导当地村民和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龙虾致富。为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的“三无”贫困户实施稻田小龙虾套养,每个贫困人口获得保底950元的分红,每户收入3000元,有力推动贫困户稳定脱贫。

就这样南陵县养马滩种养综合家庭农场成了籍山镇仓溪村产业扶贫基地,目前,带动了27户贫困户就业,增加了贫困家庭的收入。

刘文斌的龙虾养殖之路越走越顺畅,他告诉笔者,他和妻子鞠爱华的辛勤劳动只是一部分,还多亏了镇党委、政府和县镇农业、金融等相关部门给予的政策和技术支持,才能让他在养虾的路上披荆斩棘,越走越顺。现如今刘文斌的小龙虾是越养越好,前来订货的电话和上门收购商家络绎不绝。

下一步,他将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重视支持下,2019年他计划投入20万元,建一座2000平方米反季节大棚龙虾养殖试验示范基地。填补冬季龙虾市场空缺,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努力将他的龙虾养殖基地建成集采摘、垂钓、品美味、享虾趣于一体的休闲基地。(刘玉华、梁卉、黄金芳/文摄)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