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山东种植的水稻品种_致富经种植水稻视频_山东种植致富稻

昨日,喜闻雷应国又获国家级荣誉:雷应国获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全国156人入选,江西紧4人入选,足见这项荣誉的分量之重。

雷应国何许人也?

雷应国,中共党员,出生于1981年7月,丰城市秀市镇雷坊村村民,大专学历。他个子不高、身材不大、皮肤黝黑,说起话来也轻声细语。

初识雷应国,我绝没有想到,他已是集多重身份和多项荣誉于一身的名人。他是秀市佳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江西粒粒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经过多年努力奋斗,已成为自种3480多亩、订单面积41000多亩的“粮王”。

他还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江西省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全国十佳农民”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我也是秀市人,我们算得上老乡,对于他的成长、他的事迹、他的故事,作为老乡的我感同身受,竟也有些许的自豪感,遂写下此篇。

(一)毕业卖农资

雷应国4姊妹兄弟,有2个姐姐和1个哥哥,他最小排行老四。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希望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为了让四姐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父母变卖了老家的房子,带着孩子们在镇上生活。父亲在小煤窑打工,母亲在供销社做临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1999年,雷应国中专毕业,被分配到秀市镇供销合作社,全家人都为雷应国抱上“金饭碗”而高兴。可不幸的是,当年11月,供销合作社改制,还未上岗的雷应国就被“改革”下岗了。

下岗工”雷应国得到3200元买断费,面对未来,他无比茫然。

从小在供销社大院长大的他准备去卖农资,那时候供销社下岗职工基本都去卖生产资料,因为有进货渠道。

为了支持他,父亲向亲戚、朋友借来5万块钱,给他做启动资金。雷应国回到自己出生的雷坊村,租下了村里的祠堂,堆放采购回来的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

此前,农户们购买生产资料需要去供销社的农资库排队登记,供销社到货后,再通知农户租车运送回家,既耗时又费力。雷应国瞅准时机,出资4000多元购置了一辆三轮摩托车,上门询问农户购买需求,并亲自送货上门。

“入户登记,还送货上门”农户购买农资既方便又实惠,便相互转告,一传十、十传百,于是越来越多的村民找他购买生产资料,他成为当地第一个推着农资送货上门服务的人。

生意最好的一天他卖了32吨化肥,加上上车和下车,等于一天他搬运了64吨货。

雷应国当时的想法,就是多挣钱。

但是,当时在镇上开照相馆的姐姐,希望雷应国能找一个姑娘,尽早成婚,过日子。遇到未成婚的年轻女孩子,姐姐每每叫雷应国过来让女方见一面。可惜的是,当时又黑又瘦的雷应国留着长头发,既没有活命的特长,又没有稳定工作,前前后后30-40个女孩都没有相上他。直到袁文婷的出现,雷应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家。

4年过去,雷应国渐渐积累了一笔资金。2003年,他在秀市集镇建了楼房,有了属于自己的农资售卖店面,不过随着当地农资店越开越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雷应国意识到,卖农资不会是一项长久的生意,必须要尽早转型。

(二)转行种水稻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祖国大地,广东、浙江等沿海城市飞速发展,日益繁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虹吸了内陆大量的年轻劳动力。

随着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多,在家留守种田的基本上就是“993861”部队(男人外出打工挣钱,家里留下老人、妇女、儿童,人们把这些留守者称为“993861部队”),农村许多高排田、边远山里的冷浆田被撂荒。雷应国觉得太可惜。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了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农村。在那里,他看到大部分农田实行田园化管理,机械化耕种,传统的耕种模式已被现代化的耕作模式所替代。他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一回到家就萌生了“大干一把”的念头。

2006年春,他在龙山村按照每亩每年70元的价格,承租了42户农民260亩水田,承租210亩农田,开始规模化种植水稻。他承包的农田,大部分为水源保障差、地势低、肥力差,交通不便的低产田,常被当地村民季节性撂荒。雷应国立即对水田进行改良,在种植过程中精耕细作、科学管理。

单季亩产就达到了400多公斤,与标准农田的产量不相上下。可账算下来,除去成本、人工费,还亏了5000多块钱。

“宁可亏自己,也不能亏农民。”虽然自己亏了钱,但是承包农田给农民的租地钱,雷应国一分没有拖欠,他借了2万元付清了租金。正因为如此,当地很多农民主动找到雷应国,希望把自己家的土地承包给他。

雷应国思前想后,感觉到亏钱还是因为自己管理不到位、技术不过关、田块不成片等因素造成的。

这更加坚定了他规模化种田的想法。

2007年,雷应国集中承租农田达600多亩,他每天起早贪黑泡在田里,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看水稻。土地集中流转后,可以连片耕作,有利于机械化作业,节省生产成本。据他反映,机防就比人工防治虫害节约三分之一成本。雷应国终于通过种田赚到了第一桶金。

2008年,雷应国乘势而上,将承租面积扩大到1860亩。他也先后被评为“省种粮大户”“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成了远近闻名的农业能人。

当年10月,他种植的900亩二晚稻大获丰收。临近收割,连续半个月的阴雨,让雷应国措手不及。来不及收割的成熟的稻谷被雨水冲到了泥巴里,收回来的谷子也因无法晾晒,近30万斤谷子全部发芽霉烂。妻子袁文婷冲到雨里,边哭边抢回稻子,这一次雷应国损失了十几万元。

绝望的他,想放弃。当地的农业部门安慰他:“不要灰心,用科技种田,走现代农业之路,未来前景广阔。”这句话,一下就击中了雷应国的内心。

(三)创业做农业

痛定思痛,雷应国开始购买烘干设备,修建粮仓,向科技要效益。2009年5月,雷应国组织周边乡镇61户种粮大户,成立了丰城市最大的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丰城市秀市佳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

购置了插秧机、收割机、旋耕机、喷药机、催芽器、烘干机、播种流水线等现代化机械设备150多台,建成8个总面积达50亩的育秧大棚、3个大粮仓。

同时,他创造了丰城市多个“第一”:

2006年开始,以每年500元的价格,第一个向市气象部门订制了24小时电话专业查询气象服务;

2009年7月,组织成立了丰城市唯一一家系统性专业化机防服务队,第一个租用植保无人机实施病虫害防治;

2011年3月,他筹资15万元,架建了22个育秧棚,购置了5台育秧机械设备,第一个实行工厂化育秧第一个实行工厂化育秧;

2012年,自建了一幢1300平方的粮仓,添置烘干机4台,第一个使用稻谷烘焙技术;

实现了“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机烘”的现代化生产作业模式。

为了种好田,他还一边参加中央、省、市等农业部门举办的集中培训、外出学习,一边向有经验的农户请教,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就这样,雷应国的事业越做越大:2010年种植面积1431.3亩、2011年1694.5亩、2015年3480亩。

雷应国还成立了以富硒生态水稻种植、仓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江西粒粒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配备了日烘干900吨稻谷的烘干设备和催芽器、流水播种线、高速插秧机、抛秧机、无人植保机、自走式高速植保机等机械100多台(套),并带领、帮扶当地620多户农户实现科学种粮。

现如今,雷应国又在走品牌化道路,打造了“雷应国”“雷代表”等农产品品牌。

对于未来,雷应国表示:“我想为‘中国饭碗’做点事,让产品走出江西,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