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21.01.25
立项号
2019XKT-YJ069
课题名称
小班幼儿晨间锻炼活动实践研究
负责人
鞠霞
负责人
所在单位
西安高新第六幼儿园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课题已完成前期调研工作及晨间锻炼活动方案设计,并已在小班年龄段实施。
一、前期调研工作
为了使小班幼儿晨间锻炼活动的方案设计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本课题对于新入园小班幼儿的身体素质基本情况、分离焦虑状况、家长对幼儿晨间锻炼活动关注及配合度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及结果统计分析。课题研究的对象为小班186名新入园幼儿,调研对象为小班班主任以及各班幼儿家长。
(一)新入园小班幼儿身体素质基本状况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部分对于小班幼儿动作发展的目标,研究对小班新入园幼儿综合素质基本状况进行调研、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在小班幼儿身体综合素质调查中,数据显示74%的幼儿身体综合素质在《指南》中标准的范围内,在个别项目如: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项目中,部分幼儿仍有一定的困难。分析主要原因是幼儿腿部力量尚未发展完全并且幼儿的平衡力与协调性较弱。在幼儿参与锻炼活动积极性方面,调查显示,62%的幼儿在参与活动时有安定愉悦的情绪,但仍有部分幼儿在锻炼活动中情绪不高。对于此现象的发生,本研究认为幼儿初入园的分离焦虑情绪和对园所生活的不适应是主要原因。
因此在晨间锻炼活动中更应该注重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以及腿部力量,利用各种器械比如:平衡木、爬行垫、彩虹隧道等器械,锻炼幼儿的协调、跑、跳、钻、爬、平衡等各种能力。同时,在活动设计时提高活动游戏性、趣味性,从而促进幼儿提高参与活动积极性。
(二)幼儿分离焦虑实际状况
1.幼儿分离焦虑情绪普遍存在
从家庭生活环境进入到幼儿园集体生活,幼儿教师是新入园幼儿来园后的第一陪伴者。班级教师也是最了解幼儿入园后适应情况的对象。通过和园所6个小班的教师访谈了解到,虽然入园前期有和家长就幼儿入园准备进行交流探讨准备,但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情况仍然普遍存在。结果如图2所示。
2.早入园环节幼儿分离焦虑更为突出
经过对班级教师访谈记录的整理分析发现,如图3所示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中,幼儿在早入园阶段与父母直接分离时的焦虑情绪表现更为明显,多出现“大哭,放声大哭,影响到其他人正常进行活动”情况,并且会将情绪延伸到后续活动中,集体活动和离园环节的幼儿情绪相对平稳。
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安抚幼儿情绪,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最好的方法便是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以转移幼儿注意力、转移分离焦虑情绪,丰富幼儿在园生活,促进幼儿喜欢并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环境。晨间锻炼活动在视野开阔、空气新鲜的户外开展,有利于幼儿焦虑情绪的疏解,活动环节中若加入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设计,可以使幼儿尽快熟悉集体生活环境,对于新入园幼儿适应幼儿园有所帮助。
3.幼儿分离焦虑表现中恋物行为明显
通过对园所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行为的观察,收集到典型行为如表1所示,在对表现出焦虑情绪的幼儿的持续三天的行为观察中,有恋物行为的幼儿人数较多且行为较为持久,如图4所示。
每个幼儿因为性格不同所以表达分离焦虑的形式也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幼儿对自己从家带来的物品表现出较高依赖度例如:玩偶。这类幼儿熟悉的物品会为新入园幼儿带来一定安全感。因此,在晨间锻炼活动中,允许幼儿携自己的玩偶共同参与活动,对于安抚幼儿情绪、提高幼儿参与积极性会有积极作用。
(三)家长对于晨间锻炼活动形式的理解和配合度
幼儿初入园,尽管此前教师与家长已做过较为充分的沟通和思想建设,但是对于孩子在园生活状态的不确定使得家长的分离焦虑情绪依然存在。家长是否能够理解、配合园所安排和教师工作,是活动开展前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因此,研究针对家长对幼儿晨间锻炼的关注度和开展形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
调查显示,大部分家长对幼儿入园情绪较为关注,对幼儿动作发展关注程度不高,但都认为适当的身体锻炼可以增强幼儿的意志力和耐力,并能对幼儿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幼儿园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事情,表示愿意配合的家长占绝大多数。
二、晨间锻炼活动方案设计
通过对前期调研结果的理解和分析,小班幼儿晨间锻炼活动的设计应在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目标基础上,注重陪伴性、互动性、趣味性,以丰富的活动环节激发幼儿情绪情感,从而起到帮助幼儿缓解焦虑情绪、积极愉悦地参与一日活动、尽快融入集体生活的作用。
(一)热身活动
主要形式:播放轻快的音乐,班级幼儿分为两队,教师带领幼儿绕园所操场外圈走大圆形,同时根据班级幼儿喜好随机创编幼儿感兴趣的动作(如:小动物的标志性动作),幼儿边走边模仿;本段音乐结束前,各班教师引导幼儿回到班级指定位置,师幼手拉手围圆站立。
设计目的:1.热身活动是晨间锻炼活动的准备环节,通过轻快的音乐,有趣的动作,吸引幼儿注意力,提高幼儿参与积极性;2.绕操场走大圆形的进场方式,能够摆脱常规队列队形的束缚感,帮助幼儿进入放松愉悦的状态,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3.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在热身活动中,引导幼儿边行走边模仿,不仅进行了锻炼前身体准备,并且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活动;4.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常规队列队形开展效果不佳,师幼手拉手围圆站立的方式更容易实现,并且围圆的队形可以使幼儿面对面开展活动,帮助幼儿通过活动更快的熟悉集体、认识好朋友,减缓焦虑情绪,提高幼儿的活动参与度。
(二)韵律操活动
主要形式:在围圆的队形下开展,选择了动感强、旋律欢快的音乐《登大人》,配合设计简单、易学习的伸展动作、拉伸动作以及幼儿互动动作。
设计目的:1.韵律操活动在整个锻炼活动的前端进行,通过易学习的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做好身体状态的调整和准备,循序渐进为后续活动做准备;2.旋律感较强的音乐,能够激发幼儿对于音乐节奏的敏感性,使得幼儿更愿意跟随音乐活动身体;3.幼儿互动动作的设计,有利于促进班级幼儿之间的彼此熟悉,减少幼儿不安、焦虑等情绪。
(三)陪伴操活动
主要形式:在围圆的队形下开展,幼儿与自己喜爱的玩偶共同活动,选取律动感较强的音乐《Bar Bar Bar》,设计幼儿单人动作、幼儿与玩偶互动动作、幼幼互动动作以及围圆队形变换。
设计目的:1.幼儿携自己熟悉和喜爱的玩偶共同活动的形式新鲜有趣,幼儿与玩偶的互动动作对于有焦虑情绪的幼儿有较好地安抚作用,能够建立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安全感,提高活动参与度;2.通过与教师和同伴一起完成单人动作、互动动作,增加幼儿动作的协调性,达到身体锻炼的目的;3.队列变换需要全体幼儿共同协作完成,能够帮助幼儿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提升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参与感。
(四)器械游戏
主要形式:陪伴操活动结束后,幼儿将玩偶放回玩具筐中,各班级教师互相配合将平衡木、拱门、彩虹隧道、梅花桩等器械组合摆放,以实现不同锻炼目标,在音乐声中,教师引导幼儿完成本班级器械游戏后再去体验其他班级的器械,形成循环游戏。
设计目的:1.幼儿自行排队将玩偶放回玩具筐中的环节,有利于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对于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都有益处;2.不同的体育器械能实现的锻炼目标不同,通过组合拼搭,每个班级能够实现多项锻炼目标,而循环游戏的开展可以帮助幼儿使用多种器械,均衡发展幼儿的协调性、跑、跳、钻、爬、平衡等各种能力;3.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会给予幼儿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幼儿克服困难达到身体锻炼目标。
(五)放松活动
主要形式:器械游戏结束后,伴随着舒缓悠扬的音乐,教师组织幼儿围绕园所操场走大圆形,同时配合音乐创编轻柔的放松动作引导幼儿模仿,并鼓励幼儿用为同伴捏捏肩膀、拍拍后背的方式进行互动式放松。
设计目的:1.音乐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对幼儿行动有较好的指引作用,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幼儿会放松心情,感受运动后的愉快;2.互动式的放松环节,引导幼儿体会在集体生活中关心同伴、爱护同伴的美好情感,利于幼儿之间情感联系的建立,能够帮助幼儿尽快融入集体。
三、初步实施效果
幼儿携带玩偶入园并与玩偶共同活动的方式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小班幼儿能够全部携玩偶入园。由于可以与玩偶共同进行晨间锻炼,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能够得到保持和提升。在研究中还注意到,玩偶会成为幼儿交流的话题,幼儿愿同伴交换玩偶,从另一角度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流。
晨间锻炼活动中音乐的选取、环节的设计能够较好的吸引幼儿,除了身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参加晨间锻炼活动,幼儿对集体生活更加熟悉,早入园时的焦虑情绪有所缓解,对于后续一日生活的开展有帮助。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存在困难:进入秋冬季后,受天气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幼儿进行户外晨间锻炼的机会减少,器械游戏和循环游戏的开展受限。
解决思路:不能进行户外锻炼时,教师会在活动室内选取班级现有物品或自制玩具以达到器械游戏的锻炼目标。对于循环游戏,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天气条件不好时,在园所内找寻适合的公共区域开展。
能否按期结题
能够按时结题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1.开题报告中所陈述的研究对象是初入园幼儿,课题组必须从了解新入园幼儿的基本情况入手,包括入园焦虑情况分析、身体素质基本情况、家长对晨间锻炼的配合等入手,以此为基础保障研究工作有效开展。
2.研究晨间锻炼活动形式、方法等基本内容中,须以尊重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为前提,多以韵律活动、游戏活动、模仿活动等为基础性活动,避免过于注重器械选择与运用、操节和动作创编等。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表格----《小班幼儿晨间锻炼活动实践研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