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从新疆大学经济管理系毕业的李兰江面临着人生中的第一次择业。

李兰江来到乌鲁木齐市的一家农业发展公司工作。公司看重他的知识才学、为人见识和出众气质,很快被提升为办公室主任。

1997年,他毅然辞去这份工作,他只身来到精河,面对茫茫一片荒滩碱地,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务农之旅:通过亲朋好友的帮助和银行贷款筹资200万元,投资开发2000亩荒地。

创业是一件很艰辛的事。挫折很容易打倒人的意志,但也能磨练人的意志。

历经三年全身心的投入,2000亩荒地终于开垦出来了,尽管收入日渐丰厚,但与李兰江最初辞职投资农业开发的初衷相差甚远。

1998年李兰江率先推出了“基地+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建立了高产优质棉花种植科技示范基地。

2000亩棉花示范田当年平均亩产250公斤籽棉,收入170多万。

1999年,基地推行了兵团的棉花种植作业模式,实行“统一选种、统一耕作、统一田间管理”,棉花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2001年,托里乡推广棉花宽膜高密度种植技术在基地开播,平均亩产籽棉增加30公斤。

随着自己在2000亩荒地上的成功,李兰江深刻地感受到个体经营所带来的各种弊端和无奈。

多年以来,农副产品“卖难”问题一直制约着当地农民的增收。经过了几年市场磨练的李兰江意识到,单枪匹马闯市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很容易在市场大潮中跌倒。

分散无序的小生产,已远远不能适应大市场。

李兰江所在的精河县地区,大量传统的、低档次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的农产品,已经逐渐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如果继续沿袭老路经营,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2003年3月,精河县青年农民经纪人协会成立了,这在当时的整个新疆地区也是独一无二的。

协会把精河县农村青年种植、养殖大户、青年致富能手、青年科普积极分子共同组建成一个团体。

目前,精河县青年农民经纪人协会会员由当初的200余人发展到目前的1500余人。他们年销广州、四川、安微及河北、台湾等地的枸杞、大瓜子分别达到2500吨、740吨,年销额达4000万元。

2003年,协会成功举办了千亩膜下滴灌优质棉种植技术推广和千亩精杞1号优质枸杞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基地平均亩产籽棉达320公斤,正赶上籽棉市场行情上涨,籽棉以6.5元/公斤的价格统一销售,收入370多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