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发展粮食规模经营
规模经营效益显 种养结合土生金
山西省临猗县征腾家庭农场
山西省临猗县征腾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科技支撑标准化生产、种养结合延伸链条,实现了闲置耕地再利用,带动周边一批外出人员返乡从事粮食生产,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征腾家庭农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北景乡景庄村,创办于2014年,2017年登记注册为个人独资企业,从事小麦、玉米、豆类、谷物种植、贮藏、销售和家禽、牲畜养殖、销售。农场先后从30户本村村民手中流转了279 亩*农田,发展小麦玉米规模化、机械化连片种植,积极探索种养一体的循环农业模式,不仅实现了农村闲置耕地再利用,还带动了周边一批外出务工农民返乡从事粮食规模化种植。农场2020 年被评为山西省示范家庭农场。
一、流转闲置土地,夯实产业规模化基础
农场主何耀华早些年在四川成都务工,一次回乡时偶然听到村里老人谈论土地缺人管理,他萌生了流转土地搞规模化现代化农业经营的想法。2014年,在当地乡政府及村委会的帮助指导下,他流转了本村土地279亩,用于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他流转的土地大多是岭边沟边、土质贫瘠、劳力外出无人耕种的地块,因多年无人管理,杂草丛生、地势不平、肥力不佳,有的地块甚至无法灌溉,抗旱能力弱。因此农场在发展初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基础建设上。
一是平田整地。农场先后购买拖拉机3台、配套旋耕机2台、还田机2台、犁1个、起垄机1台、深松机1台、三轮车2台、播种机2台、推土机1台,通过机械作业平整出土地260亩,其中新增土地11.5亩,新修建灌溉渠道350 米,实现了土地连片、水渠相通。
二是提升地力。为了提升土壤肥效,农场从附近村的养鸡场、养猪场拉运农家粪,将粪肥发酵后还田入地,使土地有机质含量从0.03%提高到1.8%,土壤全氮含量达3.3毫克/千克,有效磷含量达20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达80毫克/千克以上。小麦产量由原来的亩均150千克提高到如今的565千克,并且实现了一年两季、小麦玉米回茬作业,玉米平均亩产达到780千克,年收入120.56 万元,纯利润36.17 万元。
二、应用科学技术,助推粮食标准化生产
一是选优品种,增产增收。土壤质量提高后,农场将发展重点放在了作物选种上。为此,农场主动承担了临猗县小麦、玉米新品种的引进示范任务,先后试种了烟农1212、山农22、中麦110、泽玉8911等小麦、玉米新品种,最终选定烟农1212、泽玉8911作为农场主打品种,实现小麦每亩增收37 千克、玉米每亩增收62 千克,全年种植收益增加15.12 万元。
二是严格标准,规范种植。农场根据生产实际,制定了规模化粮食种植技术规范。在种前整地上,做到翻耕23 ~ 25厘米,达到深、细、透、平、实、足(水)的标准。在种植模式上,根据玉米品种情况,规范农作物株距保持在0.2 ~ 0.3 米,行距保持在0.55 ~ 0.6米,种植密度达每亩5000株;小麦播幅控制在0.2米行宽,播深规范在3 ~ 4 厘米。在施肥打药上,根据土壤综合肥力状况制定施肥方案,以有机肥为主,提升土壤质量,酌情科学喷施杀菌剂,预防苗期褐斑病、玉米螟、大斑病、黑穗病等病害。通过科学管理,农场种植的小麦、玉米亩均成品率提升了26%。
三是合理分工,科学管理。农场明确各成员责任分工,农场主负责农场建设整体规划、土地流转、资金管理、品种选育等事务,其妻子负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事务,其儿子负责农机具驾驶作业、保养维修、粮食收储销售以及电商运营等事务。农场常年雇工1人,负责协助开展农作物田间管护。农场还积极应用数字化管理工具,下载使用农业农村部“家庭农场随手记”记账软件,做到各项收支、库存、债权债务等变动信息能够及时记录,随时掌握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状况。
三、开展社会化服务,拓展增收渠道
农场购置了3台玉米穗茎兼收机,为有需要的种粮农户提供农业机械收获服务,并与农户达成协议,用收获的玉米秸秆抵作农场的服务费用,为农户亩均节省成本100元以上。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农场年均收获玉米秸秆2100余吨,其中2/3按照市场价格销售给附近养殖大户用作饲料,剩余1/3留作自用,作为农场养殖绵羊的饲料。有了玉米秸秆饲料的充足供给,农场饲养的绵羊数量从120 只迅速增加到570 只,每年为农场增收达90 万元。
农场开展粮食规模化种植的成效,吸引了农场主刚刚毕业的儿子何泽东返乡创业。他发挥年轻人的优势,利用互联网拓宽农场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各类电商销售平台发布产品信息,与供销商网上签订购销合同,实现了农场产品尽产尽销。他还利用农场搭建的信息平台优势,帮助周边种植农户在网络上销售苹果、小麦、玉米、甜柿等农产品,带动父老乡亲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