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
建鲤(F7)是以特定的荷包红鲤(♀)和元江鲤(♂)为亲本,采用家鱼选育、系间杂交及染色体组工程(雌核发育)等综合育种的新工艺新技术,经六代定向选育首次育成的我国养殖鱼类杂交定向选育的、遗传性状稳定的鲤鱼优良新品种。通威鲤是以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建鲤为基础,并由通威技术人员历经十多年精心培育、存优去劣,选择出来的优质鲤鱼品种。其遗传性状稳定,通过自群繁育能把本品种的基本特征和经济性状遗传给后代,不需要杂交制种。通威鲤具有三大特点:1、生长快。生长速度比普通鲤快30%以上。以2011年养殖对比试验为例:当年水花育成不足4克鱼种入池,养殖140天,普通鲤鱼平均规格达716克时,通威鲤965克,比普通鲤生长速度快35%。当年可达上市规格。2、体型修长。每一代通威鲤选育均选留体型修长的个体。低档次饲料养殖的亲鱼和商品鱼,尤其是雄鱼,体形类似于草鱼。3、抗病性强。通威鲤苗在全国各地大范围推广,年销售上亿尾,从未发生过大面积的爆发性鱼病,10多年养殖验证,抗病性能良好。
超级鲤是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在津新鲤(2004年育成,品种登记号:GS01-003-2006)选育成功的基础上,采用传统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又历经10年培育而成的生长超快的鲤鱼新品种,现已在全国28个省市区推广养殖,养殖效益极好,被养殖户誉为'超级鲤'。拟在2014年申报新品种。超级鲤具有以下优良性状:(1)生长超快。该鱼比津新鲤生长快26%以上,当年可养成尾重0.8~1.2kg的上市商品鱼,是当前国内鲤鱼养殖中生长最快的品种。(2)抗寒、抗逆性强。该鱼经多年的实践证明,能在冰下水位0.8米的池塘水体中安全越冬,在东北地区的越冬成活率高达100%。能忍受养殖水体溶氧1.0mg/L的低值,当饲养池水体溶氧降至3.5mg/L时仍能够正常摄食;在pH值6.5~9.5的池水环境中能正常栖息、摄食和生长;在含盐量高达6‰的水体环境中,池鱼的各项活动均不受影响;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忍耐20~30个小时的长途运程,存活率可达100%。(3)性成熟晚。该鱼性成熟年龄比常规鲤鱼都晚。雌鱼4龄性成熟(极少数个体3龄性成熟),雄鱼3龄性成熟(极少数个体2龄性成熟)。(4)饲料转化率高。投喂蛋白含量30~32%的人工配合饲料,饲料系数1.3~1.5。(5)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氨基酸含量丰富,含肉率平均为71.26%。
本文对通威鲤即建鲤(F7)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做了详细介绍,也适用于超级鲤养殖。
1 鲤鱼鱼苗培育
1.1 苗种养殖用水
养殖用水除符合 NY5051 规定外,池水透明度要求为25-30厘米。
1.2 鱼苗培育池准备
鱼苗培育池面积1~3亩,要求池塘背风向阳,不渗漏,排灌方便,池型整齐,池底平坦,淤泥厚度10厘米左右,上风处设置食台。每亩配备0.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经彻底清塘消毒后,在鱼苗下池前5~7天,向池内加注新水50~70厘米,并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发酵的畜粪200~400千克,或人粪50~100千克。施基肥后,以水色逐渐变成浓淡适宜的茶褐色或黄绿色及时放苗。
1.3 苗种来源
苗种来源于自繁或持有种苗生产许可证的鲤鱼良种场的苗种。对外购的苗种应检疫合格,不得带有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
1.4 鱼苗质量
外观:肉眼观察95%以上的鱼苗卵黄囊基本消失,鳔充气,能平游,有逆水游动能力;鱼体不呈黑色。可数指标:畸形率小于3%,损伤率小于1%。
1.5 鱼苗放养及投喂
水花放养密-15万尾,鱼苗下塘前需经试水和缓苗,并投喂蛋黄开口后下塘,放苗时间最好为晴天傍晚。
鱼苗除摄食水中天然饵料生物外,还要人工喂食。鱼苗下池后每天辅喂豆浆4次,日喂豆浆量为每亩用黄豆3-4公斤,可磨成豆浆100千克左右全池泼洒。具体操作还应看水色浓度、鱼苗的生长的情况而酌情增减。一周后加到4-5千克,并在池边与食台逐渐辅以人工粉料(蛋白含量30%以上)进行转食驯化。
将鲤鱼专用配合饲料(蛋白含量达30%)打粉后沿池投喂,逐渐向食台范围收拢,将粉料和水捏团投喂在食台上,训练鱼苗集中摄食。经15-20天的精心培育,鱼苗可长到2-3厘米,然后及时进行分塘饲养,进入鱼种阶段的培育。
1.6 水质管理
随着鱼体的增长,要分次注入新水,以增加水体和溶氧,使鱼池水深由50~70厘米逐次增加到1~1.2米。
1.7 日常管理
每日巡塘不少于4次,观察鱼苗摄食与生长状态,及时增氧与加强投喂。在鱼苗下塘7天内,早开增氧机,尤其是高温季节,可从日出开到日落,防止气泡病。7天后杀虫消毒一次,防止疾病发生。培育期间注意调节水质、疾病预防、保证溶氧。定期镜检鱼体是否有寄生虫等疾病,加强日常管理。做好生产日志。
2 鲤鱼鱼种培育
2.1 鱼种养殖用水
养殖用水除符合 NY5051 规定外,池水透明度要求为35-40厘米。鱼种可以单养,也可以混养。
2.2 鱼种池准备
鱼种池的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1.2米。其余要求与准备同鱼苗培育池。
2.3 鱼种来源
鱼种来源于自繁或持有种苗生产许可证的鲤鱼良种场的鱼种。对外购的鱼种应检疫合格,不得带有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
2.4 鱼种质量
外观:体形正常,鳍条、鳞被完整,体表光滑,体质健壮,游动活泼。可数指标:畸形率和损伤率小于1%;规格整齐。
2.5 鱼种放养投喂
当建鲤鱼苗达乌仔规格后,及时进行分池稀养。鱼种单养放养密度为1-3万尾/亩。做到肥水下塘。鱼种池施肥要做到少施、勤施,保持水质肥爽。鱼种培育可投喂米糠、麸皮、豆饼、配合颗粒饲料等,配合饲料蛋白含量要求达30%,未驯食成功的鱼苗继续按鱼苗培育时得方法驯食,已驯食完毕的鱼苗根据鱼苗口径选择适当粒径的饲料,没有合适粒径的饲料可选择投喂破碎料。日常投饵量按照鱼体生长及摄食情况来定。
2.6 日常管理
每日巡塘不少于4次,注意观察鱼苗摄食与生长状态,及时增氧与加强投喂。每7天后杀虫消毒一次,防止疾病发生,尤其是高温季节。做好生产日志。当鱼体规格达125px以上时,及时分池,进行池塘、网箱、围栏等各种成鱼养殖。
3 鲤鱼成鱼养殖
3.1 池塘条件
主养鲤鱼的池塘面积以3-10亩为宜。池塘水深3-5月份为1.0-1.5 米,6-9月份为1.5-2.5 米。池塘底部应保持清洁平整,淤泥厚度不超过0.2 米为宜。养殖池应配备增氧机械,每4-7亩水面配备3 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一台。
3.2 放养前的准备
每年放养鱼种前清塘一次。清除过多淤泥、杂物,维修池坡、排水口,加固堤埂。将池水排至7-10 cm,每亩用块状生石灰75-100 kg,或每亩用含有效氯30%以上的漂白粉4-5 kg,用水溶化,全池泼洒。带水清塘时,水深1 m,每亩用块状生石灰150-200kg,或每亩用含有效氯30%以上的漂白粉13-15kg,用水溶化,全池泼洒。整修清塘后的鱼塘要加注新水,注水时要用60目密网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
放鱼前一日,将少量试水鱼放入池内网箱中经12-24小时,观察鱼的动态,待池水毒性消失后才可放鱼。
3.3 鱼种放养
鱼种来源与质量要求从持有国家发放的原(良)种生产许可证的原(良)种场购进其生产的鲤鱼大规格鱼种,或自培的大规格鱼种。鱼种的质量要求体形正常,鳍条、鳞被完整,体表光滑有粘液,色泽正常,游动活泼。规格大小一致,不带传染性疾病。
3.3.1 放养类型
成鱼的饲养方式较多,主要介绍三种放养形式。
(1)池塘主养。一般在头年秋后或当年春,水温12~15℃时放养鱼种,放养量和收获量约占80%,选择体重为30~50克,优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来放养。每亩放养2000~3000尾作为主养鱼类,配备增氧机的高产塘,放养密度可以适当增大。同时搭配一定数量的鲢、鳙、鲂、草、鲫鱼等鱼种,具体搭配品种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野杂鱼多的池塘可每亩放10尾左右肉食性鱼类,如鳜鱼、鲈鱼、乌鳢、大口鲇等。并每亩搭配放养适量鲢、鳙(3:1)60~100尾,草鱼50尾。
(2)网箱饲养:放置网箱的水域应该是水质肥沃但无污染,避风向阳、深浅适中,能避洪水冲击的湖汊库湾为好。养成鱼的网箱,网目为2~3厘米,一般规格为60平方米左右。放养建鲤鱼种的理想规格是50~70克/尾,放养密度一般为5~10千克/立方米或更多些。鱼种入箱后即开始驯养,每次投饲量少次多,主要是人工配合饲料,饲料的颗粒大小要与鱼的口径相适,饲料利用率就高。
(3)稻田饲养:建鲤是适合稻田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常采用稻鱼兼作和稻鱼轮作两种方式。养鱼的稻田田埂要加高加固,开挖鱼沟和鱼窝,有方便的进排水口,并安置拦鱼栅。稻鱼兼作,即在插秧后不久,每亩放养建鲤夏花鱼种或春片鱼种200~300尾,经4个月饲养,当年都能达到商品鱼规格。稻鱼轮作,即在稻田中种一季稻谷,养一季鱼。稻鱼轮作的稻田,除单养建鲤外,也可以混养,常以1~2种鱼为主。由于苗种放养密度较大,要适当投喂饲料和施肥。平时应注意巡田防逃,及时加注新水。
3.3.2 鱼种消毒
鱼种在放养时应进行药物消毒,可用食盐2%-4%浸浴5分钟,或高锰酸钾20 mg/L(20 ℃)浸浴20-30分钟,或用聚维酮碘(1%有效碘)30 mg/L浸浴5分钟。
3.4 饲养管理
3.4.1投饵
投饵按照'四定原则'投喂饲料,但日投饲量应视天气、水色、水温、鱼活动及摄食情况等酌情增减。
定时:在每日上午8-10时,下午2-4时分两次投喂。
定位:饲料应投在饲料台上,鲤鱼鱼种放养后,应先在饲料台周围投喂,然后逐渐缩小范围,引导鱼到食料场摄食。
定质:饲料不得霉烂变质,应按鲤鱼的营养需要配成颗粒饲料。质量要求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的规定。加工渔用饲料所用的原料应符合各类原料标准的规定,不得使用受潮、发霉、生虫、腐败变质及受石油、农药、有害金属等污染的原料。饲料中使用的促生长剂、维生素、氨基酸、脱壳素、矿物质、抗氧化剂或防腐剂等添加剂种类及用量应符合有关国家法规和标准规定;饲料中不得添加国家禁止的药物(如己烯雌酚、喹乙醇)作为防治疾病或促进生长的目的。购买饲料应从获得有关部门认证的无公害鲫鱼饲料,最好是带有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饲料。
定量:投饲应做到适量均匀,每次投喂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宜。阴雨天、鱼病流行时期,投饲量应酌情减少。
3.4.2 投喂量与方法
鲤鱼的成鱼养殖,以人工颗粒饲料为主,选用专用人工配合饲料来养殖,浮性料和沉性料均可,蛋白含量达28%。根据鱼体规格逐渐调整饲料粒径。
鱼种下塘初期,应进行投饵驯化,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驯化期水深控制在1 m左右,驯化成功后再放养鲢、鳙鱼,因为鳙鱼也摄食颗粒饲料,对驯化影响很大。一般每天投喂2-3次,每天的投饵率为4-8%,以八成饱为宜。
3.5 调节水质
鲤鱼成鱼养殖要经常关注池塘水质的变化,池水既需保持一定的肥度,也不宜过肥,要求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如透明度降到20 厘米左右,水呈乌黑色,表明水质已经趋于恶化,则要及时加注新水。在养殖过程中可适当使用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当池水pH值小于7时,可全池泼洒生石灰,每次用量为20-30 g/m2水面,使之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月到8月份每隔5-10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量为提高水位0.15-0.2米。饲养期间出现水质老化,应换水,方法是排出总水量30%,再注新水至原水位。
养殖池配备增氧机,每天午后及清晨各开增氧机一次,每次2-3小时,高温季节每次3-4小时。闷热或阴雨天气及傍晚下雷阵雨,提早开机,鱼类浮头应及时开机,中途切不可停机,傍晚不宜开机。
水质较肥的池塘,可适当增加鲢、鳙的放养量;水质清瘦、保肥性能差的池塘,可放养少量草鱼等草食性鱼类;夏季池塘鱼量过大时,轮捕一批已达商品规格的鱼上市。此外,及时清除池底淤泥,适时捞出青饲料与肥料的残渣,也能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
3.6 日常管理
在整个成鱼养殖过程中,无论是单养还是混养,池塘日常管理都是一项经常性、多方面、细致性的工作。要做到责任到人,专人巡塘,每天早晨巡塘1次,观察鱼水色、水质和鱼群动态;下午巡塘1次,检查鱼摄食及鱼病等情况,并根据天气决定加水或增加开增氧机的时间。在雨后和午夜要特别注意巡塘,必要时采取增氧措施,防止池鱼泛塘。尤其是夜间发生雷雨天气后的注意鱼类有无缺氧、逃逸等情况。经常清除池边杂草和池中腐败污物,保持池塘环境卫生,防止病原菌的滋生。
做好养殖生产记录,对鱼种的来源、放养情况、投喂情况、防病治病用药情况和清塘情况等内容详细记录。
4 鲤鱼鱼病防治
养殖期间注意调节水质、疾病预防、保证溶氧,加强日常管理。建鲤发病少,但在生长旺季和鱼病流行季节需做好疾病预防,一般采用外消内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防,高温季节坚持每半月消毒一次,每月杀虫一次,同时每月1~2次在饲料中添加符合渔业要求的抗菌药物。发现鱼病正确诊断,及时治疗。
病害防治与渔药的使用详见鲫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