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1:怎么回事?
鸵鸟2:这是谁啊?
一群鸵鸟:哈哈,走错门了。
养殖户:抓住它,上,跑过去了。
记者:还真的不太好抓啊。
黑龙江省大庆市鸸鹋养殖户 张开秀:特别不好抓,它现在很灵,能跳很高,很机灵这东西,你看,人少根本抓不住它的。
记者:而且它跑的时候他们要戴上像头盔一样的东西?
张开秀:这主要是为了安全,怕它的爪子,抓的时候不小心会把脸伤到的。
鸸鹋:哈哈,不好意思,刚才让您见笑了。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鸸鹋,老家在遥远的澳大利亚,因为个头儿比鸵鸟稍矮一点,体重比鸵鸟稍轻一点,所以只能屈居为世界第二大鸟。
记者:这个鸸鹋猛然一看,跟鸵鸟有点像,但是你仔细看,区别还是挺大的,你看,那边就是一个鸵鸟园,这鸵鸟的身高大概就是2米左右,再看鸸鹋,矮矮的,大概就是1.5米左右的样子。再看鸵鸟的脖子,非常细长,嘴是扁扁的,而鸸鹋它的脖子比较短,它的嘴是尖尖的。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他们的脚趾,鸵鸟的脚趾只有两个,而鸸鹋的脚趾却有三个。
张开秀:它和鸵鸟比较,它更灵巧,智商应该差不多。鸵鸟我觉得性格更像鹅和鸭子,鸸鹋的性格更像鸡和孔雀,更灵巧一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 周玉龙:鸸鹋引入我国时间不长,是1988年,鸸鹋的饲养主要是集中在南方,在北方也有养殖。
鸸鹋:不瞒您说,当我们2009年刚从澳洲来到大庆时,还真有点不适应,尤其是在冬天,大庆的温度零下三四十度,滴水成冰啊,因为怕我们冻着,主人特地为我们定做了棉大衣。转眼在这里生活了六年时间,我们已逐渐习惯了东北的环境和生活。
黑龙江省大庆市鸸鹋养殖户 张开秀:它的身上有三个油袋子,它的左右侧各有一条油袋子,它的腹下有一个油袋子。
记者:其实是看不出来的。
张开秀:这看不出来的,它是藏在身体内部的。
记者:能摸出来吗?
张开秀:摸也摸不出来,只有屠宰解剖以后才能看得出来,它主要是为了自然灾害或繁殖的时候用它来为身体提供能量。
张开秀觉得这油袋子里的能量,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鸸鹋御寒。在他看来,鸸鹋在地这球上已经生存了8000多年,超乎寻常的基因,可以适应很复杂的环境。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 周玉龙:鸸鹋具有耐寒、耐高温的特性,就是在北方这种寒冷天气它也可以生存。
六年过去,张开秀通过实践和摸索,已经熟悉了鸸鹋的生活习性,并掌握了鸸鹋的养殖技术。他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还带动周边感兴趣的养殖户一起养殖鸸鹋。
张开秀:它就像小孩一样,你看,你要是爱抚爱抚它,它就软软的,贴在你身边,就入睡了,睡着吧。哎,噢,还打鼾了。
记者:大哥,你养殖鸸鹋多长时间?
黑龙江省大庆市鸸鹋养殖户 曾兆朋:已经四年了。
记者:四年,多少只?
曾兆朋:以前80多只,现在一百四五十只。
记者:一眼望过去,我觉得都长得差不多,颜色都差不多,怎么分公母啊?
张开秀:听声音。
记者:听声音?
张开秀:咚咚咚像敲鼓一样叫的,是母的,像猪一样叫的,咕咕咕,这样叫的是公的。
还有一种辨别公母的办法就是根据生蛋的情况来区分,谁生蛋谁自然就是母的了。
记者:听说鸸鹋产蛋的季节是在冬天,所以很遗憾,我们现在看不到鸸鹋产蛋的过程了,在我的想象中,这个鸸鹋蛋应该和鸵鸟蛋差不多,颜色白白的,只不过这个个头要稍微小一点,但是这个大姐告诉我说,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大姐,你也别跟我卖关子,给我看看好吗?
黑龙江省大庆市鸸鹋养殖户 张秀华:好。
记者:哇,这是鸸鹋产的蛋吗?
张秀华:对啊。
记者:哦,好漂亮的蛋,直接就是一个工艺品,颜色比较均匀,而且上面的斑点都特别漂亮。
张秀华:像画出来的一样。
记者:对,如果你不告诉我,我还以为这就是画出来的颜色,哦,好漂亮啊,那这个蛋会不会卖得很贵啊?
张秀华:得卖150元一枚吧。
看到没有?一个鸸鹋蛋竟然相当于11个鸡蛋的重量。
一般来说,平均一只母鸸鹋一年可产蛋30枚左右。但这些漂亮的鸸鹋蛋养殖户一般是舍不得用来吃的,他们要么用来孵化,要么雕刻成工艺品用来出售,一个鸸鹋蛋工艺品的市场卖价在400元左右。
那么,那些受精蛋孵化出来的小鸸鹋长出来又是什么样的呢?
记者:哇,这是出生了刚刚三个月的小鸸鹋,它真的很漂亮。别动,我不会伤害你的。它头上这个花纹就像戴上了一个小礼帽一样,而且它身上的毛灰白相间,非常漂亮。
记者:哈哈哈,你看这个小鸸鹋好调皮,在帮我解鞋带呢,快让它们给解开了,一直在叨我的鞋。
记者:其实我觉得这个鸸鹋还挺愿意和人亲近的,和小动物亲密接触真的挺让人开心的。
没错,和小动物亲密接触挺让人开心的。不过,开心的远不止记者一个。
张开秀:抓到一个,别蹬着孩子的手。
张开秀:这真的中奖了,没想到给你留下纪念啊。
游客:挺好得,挺可爱的。
记者:以前见过这个鸸鹋吗?
游客:没见过,挺稀奇的感觉。
记者:好玩吗?
小孩:好玩。
记者:还想玩吗?
老人:你说想。
小孩:想。
鸸鹋不论大小表面看上去都挺温顺的,但如果你惊扰到它们,它们也是有脾气的。等一会儿,养殖户将要把大棚里一岁左右的鸸鹋迁移到露天圈舍里生活,一场紧张而又滑稽的大戏就要上演了!
记者:鸸鹋的话,你不能把它赶出来,否则它就会四处撒欢,而且它跑的速度非常快,真的抓不住,所以只有一只一只地抱紧运到笼子里,真的很不容易,你看这里的鸵鸟好可爱啊,就像在看热闹一样。
鸵鸟1:好玩儿!
鸵鸟2:好玩儿,好玩儿,真好玩儿。
记者:非常累,大哥,累嘛?
养殖户 曾兆朋:非常累。
记者:这是你放进去的第几只?
曾兆朋:16只。
记者:现在还有劲吗?
曾兆朋:非常累,没法形容,想抓它不能放空,就得降住它,你看这姿势,都得要降住它。
记者:就是前后左右都得把它护好?
曾兆朋:它的身子都要保护好,另外还要保护安全,自己也要保护好。
记者:哎呀,这还挺危险的。大哥,你这个裤子是刚才被蹬坏的吗?这一下子就破了是吗?
侯胜玉:对。
记者:它的劲那么大啊?
侯胜玉:可厉害了。
没错,别看鸸鹋的腿细细的,但却结实有力,这和它们常年的健身运动是密不可分的。鸸鹋和鸵鸟一样喜欢跑动,跑起来的速度最快可以达到一小时50公里左右。
记者:我刚才还在跟大哥说,这个跑得挺快的,如果说能上去秀一下,应该是蛮酷的,大哥说找一只让我试一下,你确定给它的工作做通了吗?
曾兆朋:对,都说好了。
记者:要不然你先上去试试。
曾兆朋:我一压就把它压趴下了。
记者:啊,好疼啊,感觉被它踢了一下,好疼啊,以前骑过鸵鸟,感觉还可以,但是这个鸸鹋不好骑,因为它反应真的很敏捷。
记者:一、二、三,哎呀呀。是不是没有人骑过啊?
张开秀:没有。
记者:哈哈哈,我太重了。
表面上看,鸸鹋的承重能力似乎比较小,如果身上压上20公斤以上的物体,它们就会趴下,然后瞅准机会跑掉。其实,在自然界,这是鸸鹋躲避天敌的一种计谋。说起躲避天敌,鸸鹋身上还有一项法宝。
记者:这个洞是什么?是耳朵吗?
张开秀:它这个洞就是耳朵,为什么朝后呢,眼睛可以看到前方,耳朵可以听见后方,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对它在自然界中逃避天敌是很有帮助的。
虽然没能骑一骑鸸鹋有点遗憾,但记者王玥还是想再寻办法和鸸鹋们亲近一会儿。
记者:好,来,它是不是不认识我啊,不敢吃,啊,它要捉我的手。
为了保证营养,养殖户除了给鸸鹋青草、青菜外,还定时给它们吃一些精饲料。
养殖户张开秀:鸸鹋长到10——12个月就可以长到80斤左右,这个时候就可以出栏了,这个时候每只鸟的饲料成本应该在1100——1200元。
曾兆朋:鸸鹋肉批发价75元一斤,零售80元一斤。
人工养殖的鸸鹋除了用来观赏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食用。在当地,用鸸鹋肉为原料烹饪的的菜肴常常是一些中高档酒店的招牌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 周玉龙:它的肉属于一种红肉,有很多优点,比如说它的蛋白含量更高,高铁,还有高钙等特征。
记者:这个鸸鹋肉就是很嫩,就是很滑嫩的口感,而且没有任何一点异味,其实它的口感是跟牛肉差不多的,鸸鹋肉真的很香,比我相像的要好吃。
消费者1:脂肪含量比较低,吃了不担心发胖。
消费者2:也很少见,吃了挺稀罕的。
消费者3:吃起来肉很鲜嫩,很香,很好吃。
在大庆,人工养殖的鸸鹋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北一带。这里的养殖户在养殖鸸鹋之前,几乎都拥有养殖鸵鸟的历史,在养殖技术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鸸鹋在养殖技术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和鸵鸟有不少相似之处,所以收益还算不错。
张开秀:鸸鹋长到10——12个月就可以长到80斤左右,养到这么大的时候出栏,经济效益是最好的,纯利润在一只1200——1300元。
记者:在节目的最后,我还是要提醒你,鸸鹋养殖毕竟是一种特种养殖,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在这里还是要提醒你,养殖户要谨慎介入鸸鹋的养殖,要掌握好养殖技术,做好安全防范,提前找好销售市场,然后再投资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