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一个伟大时代的壮阔旋律,都离不开你我这样平凡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扣响的音符。在改革开放40周年到来之际,大众网莱芜频道特推出“致敬新时代——莱芜见证”系列报道,对40年来的沧桑巨变做一次全景式记录,对40年的辉煌成就进行梳理和展示,把那些参与和见证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人物以及他们那些不平凡的故事,向您娓娓道来。

“那时候研究生姜病虫害,有的虫子能一眼认出来,还有一些不能确定,必须要把虫子捉住,带在身边,带回来了进一步确认。记着有一次,当时回来实在是太累了,回到家就把背包扔到沙发上,第二 天起来,虫子都爬到小孩的脖子里,吓的孩子哇哇叫。”对于研究制定生姜种植标准期间的事情,莱芜市农业局植保站站长吕华记忆犹新。

2011年,由莱芜市农业局植保站、莱芜万兴果菜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起草的《生姜生产技术规范》被认定为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从此,生姜的种植有了国家标准,借助该标准,莱芜生姜被成功打入国际高端市场,受到国内外市场广泛认可。

生姜生产技术规范文件

“世界生姜看中国,中国生姜看莱芜”,莱芜被命名为“中国生姜之乡”,生姜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总产5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商品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莱芜独特的地理条件,成为生姜种植的最大优势,莱芜生姜种植历史悠久,清朝时就把生姜列入纳税科目,在莱芜生姜的发源地东汶南村,那时候漫山遍野都是生姜。”莱芜市农业局局长谢天目告诉记者。

姜农在收获莱芜生姜

20世纪末,莱芜市开始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扩大生姜种植面积。“那时候给各个乡镇下种植任务,我们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就分别成立工作组,带着卷尺挨个村的去测量督促。这对莱芜的农业结构起到巨大的作用,也让老百姓真正认识到种姜收益要比粮食作物高很多。记着有一年,生姜到了9块钱一斤,当时在寨里镇边王许村的一个村民,把自己存了几年的生姜一下都卖掉,当天就卖了36万元。”吕华回忆道。

2001年,国营外贸公司解体,莱芜一批懂外贸的骨干进入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起初,这批人将莱芜生姜销往了中国东北、西部和南方,后来又逐步拓展到了国外市场。随着农产品出口量的增加,国外对进口农产品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日本,日本出台了‘肯定列表’制度,这项制度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特别是在农药残留的限制上非常苛刻,光限制标准就有几千项,有些检测标准甚至比咱们国家的要高出100倍。”吕华告诉记者,这其实就是其他国家设置的“绿色技术壁垒”,限制我国的农产品出口。

省委、省政府从2004年起实施“出口农产品行动计划”,莱芜成为7个首批实施单位之一,承担根茎类农产品良好农业生产操作规范(GAP)的科研工作,以保证农产品达到进口国质量标准要求。吕华作为承担该项课题的负责人,与当时挑选的万兴食品公司一起,开始研究生姜生产种植标准。

在当时万兴食品提供的50亩试验基地上,莱芜的科研团队开始对生姜标准化生产规范,特别是农药残留进行研究。“当时试验时,我们就把筛选后能够控制生姜病虫害的农药,根据不同浓度分别在基地上使用,分时段的进行取样送检,确定农药残留的留存时间,因为农药残留的控制难度最大,我们在这上面花费的人力和财力也最大。”吕华说。

吕华(中)在查看生姜生长状况(资料图)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验,科研团队最终将生姜的良好农业生产操作规范编制出来,对生姜环境条件、栽培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标准规范。吕华告诉记者:“制定规范的时候就是参考当时国际最高标准——欧盟的技术标准制定的,标准制定后我们就跟国际上的认证机构申请认证,当时一共来了7个认证检查官,一开始因为我们没有按照人家的程序标准,所以必须重新调整,我们一伙人又连续加班了4天4夜,觉也没睡,最终成功通过了欧盟的认证标准。”

规范的编制成功,打破了生姜出口的“技术壁垒”,成功将莱芜生姜送往国际高端市场,该规范也于2011年被国家认定为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成为全国生姜种植的标准性文件。莱芜万兴食品等一批生姜出口加工企业,也乘着技术的东风迅速发展壮大。截至目前,莱芜以生姜为主的出口、加工企业共有244家,年出口生姜及生姜制成品30万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