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钱可赚,肖高升开始利用人参、雪莲等药材做盆景卖,采访过程中他把记者带到了一个很隐秘的地方,并告诉记者,他还有一种盆景是用当地很名贵的中草药制作的。
肖高升:“这后面背阴,它要生长在海拔2000多米高的地方。”
记者:“那是叫什么名字的盆景?”
肖高升:“井边一碗水。”
肖高升说的井边一碗水,实际就是当地人常听人说,却很难一见的名贵中草药江边一碗水。
贺茂华:“叶子的形状像碗一样,里面有水,就是有露水,所以把它的名字叫江边一碗水。”
肖高升用江边一碗水做盆景赚钱,他看重的是这种中草药有杀虫的功效,他以这作为卖点。
肖高升:“把它白天放到外面,通过光线照射,就是太阳光线,回头端到屋里去了,它就喷出来这气味,然后杀死虫子。”
靠1.5亩地肖高升每年能有4万元的销售收入,这让周边很多药农很羡慕。
药食兼备、观赏型中药材增加了使用功能,拓宽了销售渠道,也促进了当地其它药材的种植和销售。
竹溪县人民政府县长 易先荣:“目前在我们竹溪县两种药材都有,应该说这对于我们发展中药材产业,拉长中药材产业链条,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截止去年底,我们全县的中药材种植规模已经达到8万亩,年实现综合收入,达到1.6个亿。”
编导:殷际辉 摄像:邓贻强
竹溪电视台协助拍摄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2007年7月1日,记者在竹溪县采访时,一个叫郑全洪的人,非要带记者看看他种植的与众不同的药材。
郑全洪:“一般这个是两年生的,它一亩产量在3千多斤,就是卖一元钱一斤,一亩也能卖3800元钱。”
郑全洪种的这种药材成熟期在八、九月份,但他的这些药材还没有完全成熟就已经可以在市场上卖了。
郑全洪:“现在市场上都卖的有。”
记者:“这能生吃吗?”
郑全洪:“能生吃。洗了再剥皮,我剥多了。”
记者:“这皮还有用吗?”
郑全洪:“有用,你看,实际上把这面上这层薄皮一剥就行,这都可以食用。”
郑全洪带记者看的这种药材叫桔梗,因为花的形状特别,别名又叫包袱花、铃铛花,这种药材鲜嫩时可以做蔬菜提前在市场上销售。
记者:“这是什么味道?”
郑全洪:“甜,比较爽口。”
在记者的镜头前,郑全洪表现的很兴奋,他滔滔不绝地讲述桔梗当蔬菜吃得好处。
郑全洪:“吃了以后,热天可以降温,解暑。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吃,有益无害。”
在竹溪县,当作蔬菜卖的中药材,不仅仅是桔梗一个品种。那么,当地人最初是怎么想到,把药材当作蔬菜来销售呢?
竹溪县地处鄂、渝、陕三省结合部,绵延起伏的大巴山,地理、气候很适合中药材生长,有1500多个药材品种。这里每年6000吨的药材产量导致产销矛盾越来越突出, 2004年以前药材滞销常有发生。
竹溪县药材办副主任 杨广毅:“当时全县是4万多亩药材,销售状况不是很好,销售受制于人,往出卖人家说什么价就什么价,你这个药材值5元钱,你又不能吃,又不能喝,只能卖出去,怎么办,人家说3元钱你就只能卖3元钱,人家说4元钱就只能卖4元钱。”
随着药材滞销,一些人开始给当地的药材找出路。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负责人郑全洪,2003年到安徽亳州考察药材市场,在那里他发现了一种鲜嫩时当蔬菜成熟后卖药材的品种桔梗,销路很好,于是带回来一些种子在竹溪县开始试种。
郑全洪:“通过试种以后,桔梗在竹溪县产量也很好,所以我们就把它作为全县药材的一个骨干品种进行推广。”
郑全洪试种桔梗成功后,他把桔梗鲜嫩时当菜卖,成熟后卖药材,一亩收入3000多元,这引起了很多药材种植户的关注,种植桔梗的人越来越多。
郑全洪:“全县有1.3万亩,主要分布在南山里头,因为南山的土壤、气候、
海拔比较适应桔梗生长。”
郑全洪告诉记者,桔梗是药食两用型药材,药用具有祛痰止咳,消肿排脓等功效,主要供给药厂进行深加工,食用主要以出口韩国为主。随着竹溪县种植桔梗面积的增大,当地人也开始把桔梗在新鲜时当作蔬菜食用,桔梗成了当地常见的蔬菜,在菜市场、超市都能看到。
超市食品部主管 闫艳:“作为蔬菜,一般比较普遍的比如说有山药,这非常常见,党参、当归、以及鱼腥草,还有桔梗。”
在竹溪县,把桔梗当菜吃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在超市记者就遇到了两个把药材当菜买的人,可是她们购买桔梗并不是自家食用而是为酒店采购。
餐厅经理 沈红梅:“采购桔梗、天麻、鱼腥草。桔梗可以炖鸡汤,可以炖排骨,可以麻辣凉拌桔梗,都可以吃,要是像鱼腥草,鱼腥草也可以熬稀粥也可以凉拌。”
记者:“这些中药材量怎么把握呢,多了人会不会中毒呢?”
酒店厨师长 江克超:“不会不会,比如说像桔梗,用多了它就是苦的,要适量,一般新鲜的的大概需要150克。当归它的药效大,你放多了不行。”
沈红梅的酒店在竹溪县不算大,因为她平时想方设法开发一些中药材做的特色菜,所以生意一直很好。
沈红梅:“你像桔梗要是炖汤的话,一天做沙罐可以卖一、二十份,要是凉拌的话,用盘子装的话可以卖二、三十份。鱼腥草要是熬稀粥的话,一天也可以卖二、三十份。”
考虑这些中药材都是当地产的,成本很低,沈红梅把药材做的菜都定在中低价位,目的是吸引顾客长期光顾。
沈红梅:“桔梗这个罐子装的话,一罐可以卖到80至100元钱。”
丰溪镇是竹溪县最偏远的乡镇,这里只有1万多人却种了15000亩药材,这其中能作为蔬菜和药膳使用的就有4000亩。
丰溪镇雷宗秀种药材已经10个年头,三年前,她听说药食兼备型药材很好卖,就利用无法种粮食的2亩山坡地,种了能做药膳又能卖药材的牛膝,今年已经到了采挖的时候。
记者:“现在挖出来了吗?”
雷宗秀:“挖出来了,就是卖这个,从这儿这样一切。”
按照现在牛膝的市场价1公斤5元钱计算,雷宗秀这两亩山坡地能给他带来5000元的收入,这可是她种药时没有想到的事。
雷宗秀:“两亩地,一亩地能产八百至一千斤。”
记者:“两亩地就是两千斤?”
雷宗秀:“两千斤。”
以前肖高升专门种牡丹和芍药用来加工丹皮和白芍。2006年他看别人种植药食兼备型药材好卖赚钱也多,这给了他一个启发,他开始开发自己药材品种的第二种卖法,2006年夏天,肖高升开始把部分牡丹和芍药做成盆景在县城销售。
肖高升:“移栽到花盆里了,一年四季都能卖,假如没有移栽到盆里,在地里挖,就是7月份栽芍药,8月份栽牡丹。”
肖高升怎么也没想到,他第一次用牡丹和芍药做成的100多个盆景拿到县城后,半个月就销售一空。
肖高升:“每盆按照50元钱卖,还送了一些人,我卖了5000元钱,要是全部把钱收回来有7000元钱。”
看到有钱可赚,肖高升开始利用人参、雪莲等药材做盆景卖,采访过程中他把记者带到了一个很隐秘的地方,并告诉记者,他还有一种盆景是用当地很名贵的中草药制作的。
肖高升:“这后面背阴,它要生长在海拔2000多米高的地方。”
记者:“那是叫什么名字的盆景?”
肖高升:“井边一碗水。”
肖高升说的井边一碗水,实际就是当地人常听人说,却很难一见的名贵中草药江边一碗水。
贺茂华:“叶子的形状像碗一样,里面有水,就是有露水,所以把它的名字叫江边一碗水。”
肖高升用江边一碗水做盆景赚钱,他看重的是这种中草药有杀虫的功效,他以这作为卖点。
肖高升:“把它白天放到外面,通过光线照射,就是太阳光线,回头端到屋里去了,它就喷出来这气味,然后杀死虫子。”
靠1.5亩地肖高升每年能有4万元的销售收入,这让周边很多药农很羡慕。
药食兼备、观赏型中药材增加了使用功能,拓宽了销售渠道,也促进了当地其它药材的种植和销售。
竹溪县人民政府县长 易先荣:“目前在我们竹溪县两种药材都有,应该说这对于我们发展中药材产业,拉长中药材产业链条,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截止去年底,我们全县的中药材种植规模已经达到8万亩,年实现综合收入,达到1.6个亿。”
编导:殷际辉 摄像:邓贻强
竹溪电视台协助拍摄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