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金秋,遍地流金,广袤的淮北大地一派丰收的景象,坐落在淮河岸边的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湖沟镇陈海村的陈波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忙得热火朝天,几十口子村民正在为合作社采收红薯。在一块50多亩的红薯田里,只见有的在捡拾红薯、有的在分级装包、有的在装车,负责运输的村民将分拣好的红薯一袋袋装上车,然后运往储存地。

(图为陈海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军和陈波正在研究红薯品质)

(图为陈海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军和陈波正在研究红薯品质)

固镇县湖沟镇地处淮河中游北岸,海拔高度为22.5~16.0米。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兼有南北之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特别适合红薯种植,这里的群众种植历史悠久。但以前由于种植技术和品种选择以及销售局限等,一直没有形成规模,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明显。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湖沟镇党委政府大力推进“一村一品”战略,为了把传统红薯种植产业发展起来,做大做强,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陈海村村两委经过多方调研考察,决定走“合作社+农户”的路子。把村里对红薯种植有一定基础、一定潜力的“能人”动员起来,形成由龙头带动,农户连片种植,合作社给予技术指导和提供种苗,然后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村民不承担任何风险的规模化种植模式。

(图为村民们正在采收红薯)

(图为村民们正在采收红薯)

陈波是陈海村的“小能人”在回乡种红薯之前他一直在外地做生意,收入也不错,手里有一些积蓄。从小就爱吃红薯的他,本就对农村和种田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怀,毅然放弃了令人羡慕的生意,回到家乡干起了红薯种植和收购销售的买卖。他凭借自己的生意头脑,再加上有销路,生意越做越大,也从中尝到了种红薯的甜头。为了把红薯产业做大做强,让乡亲们都能靠种红薯增加收入共同富裕,他首先成立了“固镇县陈波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红薯种植,为了种出优质高产、高效益的红薯,他多次到外地学习先进的红薯种植技术,从育苗、栽培到采挖、储藏等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学习,他摸索出的大棚恒温贮藏技术,有效解决了红薯在窖藏过程中腐烂变质等问题。由于他全身心的扑在红薯种植上,再加上他能吃苦耐劳,种红薯每年都给他带来不菲的收入,让他尝到了甜头,他暗下决心,要把红薯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同时,把自己种红薯的经验传授给父老乡亲,让乡邻们共同增收致富。

为了扩大种植规模,他在村里流转了几百亩土地,作为红薯种植和育苗基地,又不惜重金引进新品种,把育苗基地建成了品种繁多的红薯育苗基地,还投资近百万元建起了红薯收储大棚和添置机械等设备。利用自己的专业合作社和基地的优势把愿意种植红薯的乡亲们聚拢起来,形成规模化种植,他来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红薯收获时他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让村民们交了红薯就可以当场领到现金。在他的带动下,陈海村的红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全村几乎家家种红薯,其中超百亩以上的大户就有5户,全村1700多户村民仅红薯一项每年每人可增加收入近几百元,小红薯真成为了助推乡村振兴,增加村民收入的大产业。

“我们以前种红薯是为了解决温饱,现在我们种红薯是为了赚钱发家致富,那时候种的红薯品种单一,只能晒红薯干当饭吃,卖不到钱。现在可好了,不但品种多样,还能卖个好价钱,每年只要红薯开始上市,广东、上海的都来争着买。今年我家种了50亩红薯毛收入可达20万元。”陈海村村民陈二会这样说。

“陈波销售给我们的的红薯个头大小较为匀称,表面鲜艳无虫眼,光泽度较好,品相优良,甜度高,营养丰富,全绿色种植无公害,深受消费者喜爱。所以我们每年都会到这里贩运红薯。”一位来自河北省的客商对笔者说。

陈海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军在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我们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以党建引领,科学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新路子,针对本村实际,努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抓住红薯种植的特色产业不放松,经过几年的努力,把小小红薯打造成了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我们村已发展大大小小的种植户100多家,解决了200多名不能外出打工的家庭主妇等劳动力和脱贫户就业。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红薯种植产业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做好服务,选育优良品种,稳步增加红薯种植面积,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提高红薯品质,做好红薯深加工的文章,让红薯真正变成群众致富的“蜜薯”甜在口里,乐在心里,日子越来越红火。(单永才)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