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随春到。时下,宣威市普立乡戈特村的百亩茶园已进入丰产期,戈特村一直以来就有种茶、炒茶传统,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叶种植,特殊的地理条件也造就了当地百年古树茶的味甘清甜,片片茶叶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法宝”。
走进普立乡戈特茶园,黛绿色的茶树沿着山坡布排,茶树枝头已经吐露嫩绿的新芽,微风拂过,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十多名采茶人穿梭其间,娴熟地采摘新芽放入背篓里。
采摘回来的茶青,经过萎凋、杀青、炒制、晒干、压饼等工序便制成别具一格的普立戈特茶。据介绍,戈特村紧邻北盘江大桥、地处尼珠河峡谷地段,最低海拔1100米左右,立体气候明显,晴雨分明、温湿适中,是适合茶树生长的风水宝地,优良的地理条件孕育出当地百年古茶树。因此戈特村古茶树制作出来的茶叶具有颗粒饱满、色泽翠绿光润、全芽披毫、茶味鲜爽甘醇、汤色清澈明绿等特点,几年来,戈特村茶叶年平均产量在1000公斤左右,产值约8至10万元。
普立乡戈特村党总支书记 浦绍贤:戈特村主要以发展茶产业为主,目前主要有古树茶和小叶茶两个品种。一年采两季,主要以采春茶为主。经过这几年技术的改良,今年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科学修剪、适度采摘等方式,今年预计产量达到2千斤,产值在25万元左右,相比去年有所增长。
近年来,本着“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和关键”理念,戈特村结合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流转100余亩土地发展有机生态茶,并吸纳50余名工人在基地常年务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土地流转和基地务工“双丰收”。
务工村民 彭松艳:这季头道茶摘两三天就摘完了,手脚快的一天可以摘一百多块钱,手慢的也就是几十块,这个是根据各人的能力做事。现在没有草,就是采茶,茶采完,就是炒茶、修整田埂,土地转租给他们,一亩地每年又增收540元。
传统的手工制茶技艺、传承着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也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原生态高山大树古茶,如今的古树茶在戈特村焕发出新的活力。目前,戈特村共有茶树面积400余亩,其中大树古茶120亩,小灌木老茶园(台地茶)100亩,新栽植普洱茶180余亩。在大树古茶面积中,有基径超过15厘米古茶树约400株,其中树龄200年以上的有80棵。
普立乡戈特村党总支书记 浦绍贤:下一步,在乡党委政府和曲靖林草局的领导帮扶下,我们计划拓宽销售渠道,申请注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商标,进一步完善茶叶生产链,借助尼珠河景区的旅游资源,建设戈特茶展示厅,进一步提高戈特茶的知名度,扩大销量,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接下来,普立乡将结合对全乡现有的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开发,全面提高茶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推进普立乡茶产业向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努力将茶产业打造成为村民致富的“黄金叶”。
记者:王菲王红琼通讯员: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