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备课组考试经验交流发言稿高三化学备课组备考经验交流材料高三化学备课组备考经验交流材料2010年高考已圆满结束。今年高考我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这里借助这个机会,介绍一下10我们的一些做法,大家也许没有收获什么成功经验,但我们的不足之处,大家也许可以避免。经过二十多年的高考改革,高考的目的明确,要求科学清晰,技术先进,形式多样,难度、信度、效度、区分度的控制稳定科学公平合理。高考改革——从双基到能力到科学素养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改革是渐变而不是突变。近几年高考试题在保持基本平稳的基础上,更加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再出现“繁、难、偏、怪”的试题,更注重对化学情景的理解与基础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及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将化学组的备考策略及心得总结如下:高三年级教学内容及进度第一阶段复习:(2009月上旬)必修1、2,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阶段复习(2010月下旬)专题复习第三阶段复习(2010月下旬)高考模拟冲刺训练,补缺补差。复习思路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我省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注意我省理综与各省、市卷的区别注意纵向比较高考试题注意高考试卷的质量分析与研讨)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因此开学初我们化学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研究了十年高考,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2、研究学生高考时问题之所在方程式书写不规范,如化学式字母大小写错误、反应条件没有注明,未配平,有机反应写成了“=”,沉淀与气体符号漏写等,特别是生成物中小分子容易漏掉;化学用语用字错误,包括物质名称错误,如,“酯化反应”写成“脂化反应”,醛、氨、胺、铵错写;无机物化学式书写不规范,有机物的结构式也不规范,元素符号与单质的化学式错写等;不按要求答题,如名称与符号错写等;审题不清,答非所问;条理不清,关键性的文字说明没有,如没有表述“各取少量”、“加水溶解”、“加试剂,说操作”等;表达能力存在缺陷化学学科的表达能力主要包括文字表达及专业语言表达两个方面。

非选择题的答题方式主要是填空,虽然答题要求也只是结论性的,但要能在填空时有效得分,必须既要懂得命题人的思路(知道答什么),又要揣摸命题人意图(怎样答才完美);化学科学的专业意识薄弱化学计算题一定是化学的而不是数学的,因此,有关计算一定与化学量或关系有关。3、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版本中的不同处理,只在某一版本中出现的内容。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4、认真研究前两年的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纲中变化的地方,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5、合理利用其它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试说明、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但是,这些资料的使用必须合理,这样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资源共享,进度统一,皆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二、重教材、夯基础,抓纲务本。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1、精读教材,字斟句酌。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

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2、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我们以学案为基础整理知识,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复习下一节之前完成基础知识部分,弄清自己的不足,上课做到有的放矢。3、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

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 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 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 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从而提高复习效率。一轮复习题总体要求:、起点要低, 覆盖要全;、容量要大,要求要严;、前后相通知识要 整合;、穿插小专题 ;、增加实验题、论述题;作业 批改基本原则: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错必改、先做后讲。 三、落实备考中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克服隐性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盲目增加教学内容,任意提高教学难度。 不加选择的“题海战术”,大量重复的机械训练 大量的“伪问题”、“假问题”充斥课堂,片面追求“气氛 活跃” 无序的“自主学习” ,放羊式的“课外活动”。

贴标签式的“讨论”“合作学习”等既耗费大量的宝贵的 时间又无实际效果的“活动”。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 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 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办 得到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复习 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 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 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 到了提高。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 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 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 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 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 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 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 良好的思维品质。长期坚持,就能化平凡为神奇:能掌握化 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地 解决化学问题;能驾驭化学问题的全貌,抓联系、作比较、 会归纳、能延伸;能另辟蹊径、不拘一格地解决实际问题 3、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我们备课组一直互相听课,我们专门针对课堂教学提问的有 效性,以及每个章节难点还有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等进行 认真交流探讨。听完课后,相互交换意见,对课堂中存在的 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改进进行讨论,取长补短。 四、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我们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的把握和知识内容体系的“度” 的控制,以及教学进度的掌握均存在一定的缺憾。教材复习 过慢,知识点讲解过细;盲目增加教学内容,教师教的辛苦 学生学的也累。 2、新教材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很高,尤其高三还有大型探 究实验,由于学校实验条件和规模还达不到新课程改革要求。 尽管老师想尽办法,动足脑筋,但还是遗憾多多。 以上几 点是我们高三化学备课组复习的一些做法,不当之处敬请同 仁批评指正,以利我校化学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化学备课组考试经验交流发言稿篇二:2013 年中学化学教学 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2013 年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浅谈初中化学系统复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叫刘凯,来自晴隆四中,即是原来的宁交中学。很高兴能 够在此与大家相聚一堂,共同探讨化学教学中的有关问题, 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是我们地方领导对 教育的发展搭建的良好的平台,我想通过这次交流能够让我 们在教育教学中实现理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进。

我自从1999 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初中化学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十四年的教育教学历程中感慨颇多,在此我想就即将到来 的中考谈一下如何做好化学是考前复习,使学生能够在较短 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下面我把我在教育教学中的 一些比较实效的做法提出来,在此与各位同仁进行探讨,有 什么不足的地方,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首先,考前复习 要着重于对已学知识的梳理,把分散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 生的知识系统化,让他们能够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考 试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化学知识具有分散性和系统性的双重特征:分散性是指化学 知识分成了很多版块,内容上彼此是相对独立的,但是各个 版块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体现了化学知识的系 统性,因此在进行系统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善于抓住各个 知识版块之间存在的联系,把 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明白 各部分知识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着一定联系的 整体。例如在提到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时:碳具有可 燃性,碳燃烧就是与氧气的反应,通过迁移法可以顺便提一 下物质与氧气之间发生的反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 会从心里面自主的产生联想,把前后学过的知识联想在一块。 就不在是孤立的去思考某个知识点上的问题,而是在前后的 纵向联系和横向的比较之间形成了对化学知识的系统性掌 其次是利用演示实验来辅助我们的复习,我认为运用演示实验来带动复习有一下这些方面的优点: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