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IACMR,这次是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为期5天。作为学术小白来说,能够在博士第一年接近尾声的时候参加这种国际会议,是非常有收获的。无论是在symposium里遨游知识的海洋,还是感受香港的local文化,都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会场的摄影师拍摄的照片
这个会议大部分都是华人学者,但会议的规模还挺大的,因为算是口罩时期后第一次线下这么大的会议,所以很多老师学者都来参加了,举办方说有1500多人参加这个会议,不仅仅是OB Micro方向,也有做Strategy Macro方向的,分了不同的板块。
先来说说本会议有的模块:
1)Keynote panel。
主要是领域内的资深学者做主题汇报,主要是对自己近些年做的研究和发表文章stream的一个总结。
比如Curtin University的Prof. Sharon Parker就讲了她对于work design的一系列研究,而且也有对非常前沿的remote/hybrid working, digitalization, burnout三个主题的探索。以及Florida的汪默老师对于数字化技术下老龄化问题做了总结和paper review,等等。
但是一个speak只有15-20分钟,所以只是briefly review了。
2)Symposium。
主要就是投稿的学者进行投稿论文汇报,这个是会议的大部分内容,板块非常地多,同一时间有十几场session同时进行。主题也非常的多样,有数字化的,有领导力的,也有创造力的。。。
所以我们一般是提前一天每个人各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session去听,到了晚上再复盘各自听到的内容(所以开会还是挺累的hh,还好只有5天)。
同门一起晚上复盘(批判)今天听到的paper
晚上的分工
汇报者有研究生也有老师(总称scholar)。总体听下来,junior scholar的研究质量、汇报能力差异比较大。有的可能没有准备PPT,直接对着自己的paper读稿,对于下面的听众来说体验感非常的差。甚至有的presenter/chair直接缺席,个人认为这是对自己研究不负责的体现。也有的学者对自己做的研究(肉眼可见的)特别没信心,当台下的人问到问题的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当然也有的博士生的汇报质量非常的好(大部分都是高年级博士生了),选题上和汇报上都质量比较高。所以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自己也在这场会议中知道了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对于senior scholar来说,汇报的质量都比较高(特别是literature review和introduction这一块,我觉得很多博士生相比之下就讲得不够清晰),对于观众来说能听到一场质量高的pre也是一种享受。有的汇报的是已经被录用的文章,这种汇报的文章内容就比较完整。当然还有很大部分的汇报文章,是已经被拒稿(多次)的文章,可能观众都能看出文章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也是reviewer主要reject的原因。
汪默老师这个月来浙大开讲座,说到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你能看到的文章都是成功发表的,可能是这个topic里百里挑一的文章,但99%被reject的文章你是看不到的。所以不要轻信别人做了这个你也可以做,别人发表了也可以发表,多的是前浪死在沙滩上。。。
所以说,会议的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看到那些未能成功发表的paper到底是怎么样的。这其实也是给自己选题和做研究避雷,到底什么概念是reviewer都普遍接受的,什么研究逻辑是reviewer觉得不可行的,这些都不是在发表的paper里看到的。比起学习成功发表的paper,这些还在尝试发表的paper也是我们学习借鉴的重要来源之一。
3)PDW/Salon。
主要是一些专题工作坊和一些学术沙龙。专题工作坊就包括一些理论学习,方法学习和投稿专题,基本结尾都有Q&A环节的,虽然大佬可能没时间1v1进行沟通,但是在PDW上还是有机会向大佬问问题的。
那其他的就是一些颁奖仪式,各种ceremony,各种social 场合了。。。见证了OB领域的star们,行业里最出色优秀的一批学者。虽然说这种场合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但按照我朋友的说法:
学术生涯早期,能够听到自己仰慕的学者的speech非常重要,当你科研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总会想起那个人站在讲台上讲研究的声音和模样,在引领着你。
(好吧,确实也可以上升到这个高度。。。
和张维迎老师的合照,现场合影过于火爆,以至于我们只能集体合照。。。
和陈晓萍老师的合照
另外,讲一讲自己学术交流(network)的一些收获。毕竟学术会议很重要的部分就是network了。
博士生认识同行的途径无非是导师引荐,或者是symposium交流,ceremony和reception这种大型社交场合,对于我们学术新人来说不太友好。当然也有一些博士生会提前给一些自己想要单独交流的学者发邮件约个时间,有个0.5h-1h的交流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一些非常popular的学者和资深教授,年轻的博士生想和他们交流还是在PDW的Q&A环节里可能性更大。
在这场会议上,见到了也认识了很优秀的学者们,有和我一样刚刚学术生涯起步的peer,也有冉冉新星的青椒老师们,还有在这个行业深耕多年的资深学者。因为present paper的大部分是和自己年龄相差不大的peers,所以很容易聊起来,因此认识了很多博士生。大家主要关心的都是导师,找工作,发展意向这些事情,我从中也了解到其他学校培养博士的方式。
和青椒老师们(大部分还是之前就见过或认识的),就会聊一些自己的想法,大多老师都非常热情,非常慷慨,积极地考虑这些想法的可能性,也会给我一些职业早期规划的建议。(让我感受到了学术届的一股温暖。。)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对network保持积极的态度,我觉得这非常情有可原,毕竟同行也很多,可能能够进行合作的只是小部分人。加上本身各自的学历背景、研究方向没有太多交际,network也并不是因为一场会议就打破壁垒的。所以说,能找到合适的合作者,就像找自己的灵魂伴侣一样,需要机遇和契合。
最后,自己还有一些小小的遗憾,希望自己在以后的会议中可以改进。
第一个,自己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功课,没有了解到有哪些学者会来talk。这导致我完全错过了周京老师的speech,而她第二天就离开了,还是懊悔自己功课做的不够。
第二个,就是自己并没有汇报paper,没有办法把自己的project拿出来供大家交流。所以给自己(以及我的老板)立个flag,希望能带着自己的research参加明年的AOM,和我仰慕良久的大佬们汇报我的研究。
第三个,有跟大佬Q&A的环节,我没有准备好足够的问题去问,也没有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说明自己脑子里的墨水还不够多。
同行的博士生说,如果有机会,还希望能够早一点参加这种会议,而不是在一年级快过完的时候才听这些讲座。我深表同感,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或者没有自己的project,参加这种会议收获也不大。虽然说学术会议就是大型的social现场,但它也不仅仅是纯交朋友,也是学术交流的很好的平台。
如果要说如何将参加会议的效用最大化,个人认为最理想的情况可以有:
1)带着自己的paper去报告,听取大家的一些建议/疑问/想法,如果能吸引/邀请到本领域做得好的学者来听更好,能给到的建议更有针对性,也对自己的投稿有帮助。
2)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和同一领域但不是一个单位的学者交流,(这也是晓萍老师和我们说,她的很多idea也是在会议上跟别人聊天做起来一起做的);
3)带着自己的CV去找工作,毕竟这个时候很多学校都在招贤纳士。也是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job marketing行情的快捷方式。
学院的招聘会,非常地隆重(土豪)
总而言之,这场会议收获满满,也是口罩时期结束后第一次远行,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国际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