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有鱼不卖 怪招来财(20141119)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马新海当场装了5条鱼,直接拉回江门,并且把老家顶多能卖到五六元一斤的鱼,买出了三倍的价格,18元一斤。
李锡培是马新海的朋友,经营着一家饭店,鱼鲜是招牌,但他几乎不采购淡水鱼,原因就是泥腥味难去除。那一天马新海带来了家乡的鱼,要用清水煮来吃。
饭店经理李锡培:很滑很清,很有鱼的味道,那个腥味。
记者:泥腥味?
饭店经理李锡培:鱼的腥味它没有腥味。
家乡的水库鱼品种以三角魴、叉尾鮰、大头鱼为主,最大特点是没有泥腥味,做惯了销售工作的马新海第一反应是要抓住这个特点,而用清水煮最能说明问题。
李锡培吃完鱼当场就要订货,当问及这鱼什么价时,马新海头脑一热。
马新海:随口蒙的价,我说18元钱,我就一急就说了18元钱。
饭店经理李锡培:我还要卖35元钱一斤。
记者:那消费者能接受吗?
饭店经理李锡培:可以接受,质量好嘛。
老家卖不上价的鱼,就这么被马新海轻易地以本地三倍的价格卖出去了。从那起,马新海一边上班一边帮表哥卖鱼,半年就赚了一百万元。
马新海:随便玩一玩就那么多钱赚。因为我卖了十几万斤,十几万斤我的纯利润应该有一百多万元左右,感觉这个农业还是很有得玩的。
半年后其他养殖户也学着直供饭店,市场竞争白热化,鱼价再一次回落,马新海停止了卖鱼。但这半年卖鱼的经历,让他对农产品销售产生了巨大兴趣。
2006年底,马新海辞掉年薪60万元的工作,在江门市的蔬菜批发市场租了两个档口开始卖菜。一个完全的外行来卖菜,刚开始几乎是卖多少赔多少,连陪了好几个月。
马新海:拿了别人的货,比如说辣椒,刚开始的时候没经验,我们没有一箱一箱去检查,没有抽检,拿来以后,上面一层是很亮的辣椒,但那下面那层呢,全烂了。
即使赔钱马新海也不在乎,他的如意算盘并不是卖菜赚钱,而是要通过卖菜来了解农产品的市场信息。从买卖怎么谈,到货品往哪儿卖,马新海一点点学习,足足用了三年时间。
马新海:因为我是从品牌企业出来的,我也知道创立品牌是很难,但是如果我不去创立品牌,我再去为了追求菜贩子,我等于现在我就是一个档口,我等于就是个菜贩子,买菜卖菜,那我的价值在哪里,我体现不出我的价值,我还不如去做销售总监。
2010年,马新海做好完全准备回老家包了400亩地种菜,不过种菜卖菜,也只是提高了利润而已,始终没有一个好方法能圆品牌梦,让马新海很苦恼。
这是乳源县的横溪水库,我们镜头里所能拍到的,仅仅是这8000亩水库的三分之二。2011年,马新海在当地农业局领导的介绍下,找到了这片水库。
马新海:那边都有。
记者:这山后面还有。
马新海:对,总共面积是有8000亩的,你看它四面环山,从这里一直到那里。
记者:那边全是山。
马新海:对吧,这个山的面积总共有30万亩那么大,所以我当时一来到一看到这个地方,感觉我的舞台来了。我说领导,就这里了,就是那种兴奋,那种劲,现在我是没办法用语言去表达。
一看到水库,马新海脑海里就闪现出一个念头,他要仿野生养鱼,不喂饲料,让鱼自然生长。但是自己没有养鱼经验,这个想法可不可行,马新海找来了专家论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黄樟翰:水库旁边这个草很多,草鱼可以吃旁边的草。大山上雨水冲下来,有很多营养的东西,胖头鱼,白鲢,广东的一种鳞鱼,它也吃有机的碎片,这些东西。
8000亩水库四周环绕着30万亩山林,雨水冲刷下来的腐植物质和水库底的水草,就是鱼的天然饵料。2012年,马新海找了两个合伙人,凑了400万元承包下水库,只有两条小船6个养殖员,就直接往水库里投放了一百万尾鱼苗,全部散养,一个养殖网箱都没有,唯一的设备还是用来捞鱼的,这可让其他养殖户看不懂了。
养殖户钟旺火:当时就,我们说这个人养了,搞不起产量,就是产量搞不上去。
养殖户陈远平:一个是资金最滞压,一个长得慢了,第三个它的价格一年不同于一年的。
别人家的鱼四个月到半年就能卖,马新海这样养鱼,一两年才长大。而且他养的鱼和其他养殖户是同样的品种,两年后,市场能不能接受他的高价鱼,还是个问题。让人看不懂的还不止这些,接下来,马新海又做出了一系列奇怪的举动,买他的鱼还必须买他的鱼缸,一个鱼缸还卖5万元,拉鱼之前还必须驯化,这些举动不仅颠覆了行业的传统做法,还让马新海把鱼以平均25元一斤的价格卖了出去。
马新海在水库里仿野生养鱼,很快就在业内传开了,有不少客户想来买,肖艳就是其中之一。她在深圳经营着一家连锁餐馆,对鱼的需求量很大,按理说这样的客户马新海不应该回绝,但2013年7月份,肖艳第一次来,就吃了一顿鱼,却一条都没带走。
饭店经理肖艳:他一口回绝我说那次没鱼,没办法,他说要等明年才有鱼。
记者:他是真没鱼还是假没鱼?
饭店经理肖艳:那我不知道,得问马总了。得问他本人。
马新海:我会告诉他,我会卖给你的,但是不是现在这时候。
这些奇怪的举动马新海跟谁都不解释,直到有一天,有员工看不到公司的前途辞职了,他才给大家集体开会,说他卖鱼之前必须先做鱼缸,大家都听得云山雾绕。
员工巫春华:就觉得好像唱反调一样做的,做起来,怎么不是鱼大了,不是直接就卖鱼,还搞这么多这些鱼缸,鱼池,搞这些东西做实验。就觉得,好像他又很少到公司,总是找这个专家,找那个专家去搞那个鱼缸。
马新海不是不愿意卖鱼,在鱼缸做出来之前,他就是想卖也不敢卖。因为刚投放完鱼苗,他正琢磨着鱼长大了该怎么卖时,发现了市面上卖鱼的人经常遇见的问题。
马新海:酒店是用玻璃缸养鱼的,玻璃缸养鱼,或者是水泥来养鱼。在这种情况下,它的过滤系统,消毒系统,它一系列系统好像都不太科学的。所以每天对鱼的损耗很大,每天都会有一两条鱼死掉,一两条鱼死掉。
要是普通的鱼死个一两条也就算了,但马新海的鱼均价要卖到25元一斤,每天死上一两条就损失一两百,长年累月下来就是个不小的数目。不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品牌梦就实现不了,他需要一种养起来不死鱼的鱼缸。
2014年4月,专家帮助马新海研制出了这种鱼缸,和我们平时见到的玻璃鱼缸不太一样,这种鱼缸外层是一种塑料,内层这种蓝色格子状的东西,马新海出于技术保密,没有告诉我们。旁边的这两根白色管道可以净化水质,不喂饲料也能养上半个月。
他找到以前被他回绝的客户肖艳,因为其中有核心技术,马新海不愿意多说,就一句话,买鱼必须买他的鱼缸,一套5万元。这个叫谁也接受不了。
饭店经理肖艳:也是担心,就这么简简单单一个鱼池,能不能把鱼养活。讲是讲得挺好,自己不知道,拿捏不准,你再怎么说好,我们还是不相信,必须自己知道了,经历过看到了,眼见为实。
为此,肖艳专门派了一个员工,在马新海这里蹲守了半个月,观察这个鱼缸究竟有没有马新海说的那么神奇。
饭店经理肖艳:因为鱼经常会有受伤,受伤以后有没有扩大,扩大的进度是怎么样子的,我们都会去了解。以前我们用鱼缸养的话,它存在,养着养着它可能就肚子翻过来了,没两天可能就不行了,会存在这种情况。但是用了这个池子以后,这种情况基本上没有了。实用重点,养鱼要把它养活才行,你鱼缸漂亮养不活怎么办呢。
鱼养大了,鱼缸客户也能接受,这下总该卖鱼了,可是马新海却跟技术员说,再等四天,他要驯化野生鱼。
员工马晓敏:我们又不是马戏团,要把马训练得很好,鱼没什么性格,怎么可以训练它,叫它过就过,叫它走就走,不可能的。
员工许越华:经过驯化,每天都要早晚运动一次,好像人瘦身一样,老是不知道他怎么想法,卖鱼卖出去就算了,还要怎么驯鱼。
本来就是仿野生养的鱼,临卖之前却要驯听话。就是这个看似多余的举动,却颠覆了业内的传统做法。
当地卖鱼都是把鱼直接装车拉走,途中难免有鱼碰撞受伤,运到目的地成活率能达到95%已经很不错了。马新海的野生鱼更容易死伤,他要通过驯鱼来解决这个问题。
马新海:这它运动完以后,一个增加它的体质,二个它就不会那么容易撞网,鱼就不会受伤了。
记者:网子拉起来就行了吗?
马新海:对,升起鱼来它就会狠转。
记者:那这鱼不就浮上来了吗?
马新海:对,浮上来就是要它运动,让它见世面,让它运动。见过大世面就没问题了。
记者:可是我看现在就在拼命跳。
马新海:是啊,所以现在在水中跳它就没有问题,跳跳舞,叫它习惯了,养成一种习惯了它就不会跳了。
因为不需要投喂饲料,这些鱼从下苗后就没怎么见过人,突然有天要捕捞,难免受到惊吓而受伤。把要卖的鱼捞到暂养网箱里,每天一早一晚拉紧渔网,让鱼浮出水面活动活动,连续四天再装车,能缓解鱼在运输时的受惊吓程度,减少损伤。
马新海:我一定要保护好我的客户,要他们零风险,我要保证他不要有风险,就是说卖我的鱼,保证你的鱼,保证你不会亏,鱼不会死,为了这个死鱼问题老是烦恼。
做鱼缸,驯鱼,马新海这些独一无二的举动,就是让客户零风险。这也成了它卖鱼的金字招牌,迅速在市场中建立起了品牌。今年四月份,他的水库鱼一上市,就引来了强烈反响,半年就卖出了30万斤鱼,销售额600多万元。
饭店经理方炎:非常受欢迎,一天的话,我们这个鱼清蒸的话可能会达到五六十条,五六十条就是这个鱼。
今年的10月份,马新海在佛山和广州交界处的一个水产市场开了档口,货源从这里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广州、珠三角地区、江西以及港澳地区。截至11月,马新海今年的水产和蔬菜销售额总共已经超过了2000万元。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1:17-21:47
重播:每周一至周五13:42-14:1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