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网讯(记者 张志宁 通讯员 张新月)虽然是数九寒天,但陵城区于集乡张五开村张书新家农田的拱棚里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已有茶盘大小的甘蓝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茁壮生长。“以前喂鹅,都是到市场上买甘蓝菜,现在林下自己种。收获的菜可以到市场上卖,也可以给鹅子吃,无论哪种方式我都受益。 ”张书新说。

张五开村只有人口180人,人均土地将近3亩,多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尽管投入较多,但收入并不高。 58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张书新是种田老把式,为探寻致富路径,2003年,他开始养殖蛋鸡,尽管也有不错的收入,但因为疫情较多,给养殖带来较大风险。2015年,张书新发现,肉质鲜美、香而不腻、营养丰富的鹅肉在市场上深受青睐。同时,考虑到肉鹅以食草为主,具有投资少、成本低、生长期短、抗病力强、易于饲养、利润丰厚等特点,去年春天,张书新决定将鸡舍加以改造,进行肉鹅养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年我养了3000只大鹅,入冬前卖了2500只,一只大鹅将近9斤,每斤11元左右,每只利润25元左右,半年便挣了6万多元。”在鹅舍前,张书新掰着手指给记者算起经济账。

通过网上信息查询,张书新得知肉鹅喜欢吃甘蓝、菜花等蔬菜,为此,他到市场上买来甘蓝菜喂鹅,肉鹅眼看着变肥。同时,由于蔬菜批量上市时价格较低,那一阶段的养殖成本降了近八成。

看到较高收益、了解到更多养殖方法后,张书新的思路也变得更加开阔起来。“30亩地能种树近700棵,一般树木的成长周期为5年,每棵价值400元左右,这一项便可收入近30万元。 ”为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更高收益,去年秋天,张书新承包了村里30余亩的土地,栽种国槐、白蜡等经济林木。而在林下,张书新间种甘蓝等蔬菜。蔬菜行情好时,选择卖菜,行情不好时,则直接将肉鹅赶到林下将蔬菜就地消化。产生的粪便直接还田,帮助树木和蔬菜成长,一举多得,收益翻倍。“一家富不是富,家家富才是真的富。如果这种养殖模式切实可行,我就利用好村里的经济合作社,带领更多乡亲们一起致富,跟我一起发‘鹅财’。 ”张书新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