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玉峰的领导和管理下,东阿阿胶以毛驴全产业链的发展,助推内蒙巴林左旗脱贫,成为产业精准扶贫样本。
秦玉峰的东阿阿胶是怎么做到的?
壹
风吹草低见牛羊,七、八月份是去内蒙古的好时候。
刚下飞机,我便搭上了去巴林左旗的大巴。车开出近100公里的时候,停了下来。我朝窗外看了看,才发现横在车前的是一群山羊。
“这羊多了可是麻烦事啊”吉达(化名)一边按着喇叭等羊群散去,一边无奈的叹气。吉达是我们此行的司机师傅。
“怎么个麻烦法儿?”我追问原因。
“以前啊,我们全村有6000多只山羊,毎只羊就是一把铲子加上四个小镐头,不仅把周围山啃得净光,还把山杏林破坏的不成样子。”吉达说,我小时候还上山掏鸟窝,后来鸟都不落那儿了。这羊啊不能再多养了,几年前我们改养驴,省心还赚点小钱。”
吉达是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白音沟村的村民,这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
贰
《美媒:中国阿胶供不应求,原料驴皮陷短缺困境》,诸如此类的媒体报道秦玉峰看过太多了。
2016年1月,据新华社报道,根据100多家阿胶生产企业的年生产量报表推算,2015年阿胶年总产量至少在5000吨以上。来自行业内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按中国市场阿胶销售量估算,需要驴皮400万张左右,而国内供应总量不足180万张。
阿胶在滋补养生市场越来越火热,更是远销海外,但毛驴却越来越少,且价格逐年高企。2000年前后,每张驴皮价格仅为20多元,如今驴皮价格已攀升到每张3000元左右。东阿阿胶过去十年间调价十几次,都与驴皮紧缺、价格高企有关。
驴皮不够是事实,但养驴却并不容易,与当地的地形、气候、农户养殖习惯都息息相关,技术更是关键。众所周知,驴子不同于猪牛羊,繁殖能力较差,一般三年两胎,一胎一头,怀胎周期长达14个月之久,生出来还要养一两年才能出栏。如此一来,如果缺乏技术支持,驴子的存活率、品种纯度以及健壮与否都不好保障,自然也无法卖个好价格。
经历过全球收购毛驴的舆论风波后,秦玉峰认为,“中国企业光是收购毛驴是不行的,应该通过国际合作,倡导有条件的国家、地区大力发展毛驴养殖,以及毛驴全产业链的发展,才能更好适应世界的需求。”
这也是东阿阿胶一直做的事。
叁
在通往东阿县城的道路两旁,林立的红砖墙上到处可以看到“把东阿黑毛驴当药材养”的墙体标语,这是秦玉峰2014年提出的口号,也是东阿阿胶在全产业链理念上的突破。
在秦玉峰看来,驴皮只是全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他要养一头“闭环的驴”,把驴资源完整地利用起来。秦玉峰提出了“以肉谋皮”的策略,开发以驴肉为核心的食品加工和餐饮产业,进行毛驴活体循环开发,发掘驴奶、孕驴血、驴胎盘的价值。
为确保质量安全及质量的可追溯性,东阿阿胶还建立了先进的RFID溯源系统,对毛驴实施皮下植入电子芯片,建立良种驴养殖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系统记录驴的系谱、生长发育、疫病科学防治、运输、深加工、驴皮储藏等信息,实现从毛驴养殖到产品生产、质量监控的全过程可追溯。
十几年下来,在秦玉峰的战略规划下,东阿阿胶在新疆、内蒙古、甘肃、山东、辽宁等地建成了20个毛驴药材标准养殖示范基地,还创新了规模化养殖合作,实施“政府+龙头企业+银行+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区域化养殖、“毛驴希望乡村”等扶贫养驴新模式,国际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玉峰称该模式为“中国方案”。
肆
作为毛驴药材标准养殖示范基地的标杆,内蒙古巴林左旗是如何实现精准脱贫的?
巴林左旗属于半农半牧区,牧草和作物秸秆年产量达6亿公斤以上,养驴的成本相对较低,加上具有悠久的毛驴养殖传统,全旗7.4 万农户中至少80%的农户饲养毛驴。
20亩地是这里大多数农户的标配,地多的足足有50多亩。按每5亩作物秸秆养殖一头毛驴计算,一个农户饲养三五头毛驴,甚至七八头,基本不成问题。
近年来,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家里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妇女,毛驴几乎不得病,性情比较温顺,老人和妇女都能驾驭,所以现在大多数农户都喜欢养上几头毛驴。
从2007年开始,巴林左旗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引导农牧户从养驴使役向规模化养殖、商品化生产转变。引入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内蒙古天龙食品有限公司,先后建成10万头/年毛驴屠宰加工生产线,合作成立了内蒙古巴林左旗东阿阿胶扶贫基金会。
自2015年以来,巴林左旗围绕东阿阿胶蒙东辽西地区百万头毛驴养殖项目,完成了3500头毛驴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建设。
截至目前,全旗毛驴养殖户达3万余户,驴存栏量18万头,年度商品驴出栏量达8万头以上,累计发展养驴专业村25个,成立养驴合作社6个,建设规模养殖场10处、驴人工改良站30处。培育养殖大户和经纪人500多人,年交易量5万头以上。驴产业已成为全旗特色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之一。
2017 年,巴林左旗启动建设“全国乌头驴养殖示范基地”,重点推进东阿阿胶毛驴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结合脱贫攻坚,旗委、旗政府出台了《巴林左旗发展农牧业产业 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利用三年时间,通过落实贷款贴息和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培育毛驴养殖专业村50个,鼓励养殖专业村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合理布局改良站点和配套饲草料加工机械,为养殖户提供专业毛驴改良和饲草料加工等社会化服务。力争到2020年,全旗肉驴存栏发展到30万头,出栏达到20万头。
此外,东阿阿胶在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后兴隆地村投入300万元进行新农村改造,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建设毛驴希望乡村。
项目实施以毛驴养殖产业为依托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打造“企业+政府+农户”的三位一体新农村建设典范。巴林左旗政府出台政策,东阿阿胶援助资金,中国人民大学助力乡村规划,在后兴隆地村开展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以产业帮扶农牧民脱贫致富。
巴林左旗林东镇后兴隆地村一改过去残墙破房、道路脏乱泥泞的景象,在毛驴养殖发展这一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下,各级政府锦上添花的配套资金、政策用于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发展,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毛驴产业化项目落地实施。
伍
巴林左旗只是驴产业脱贫的一个缩影。
中国西部是贫困带,也是农业发展很重要的地带,这条地带上发展驴业是适合的,通过涉农产业的切入,老百姓自力更生,地方政府能够为外部环境创造条件提供公共服务,这种模式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是可以复制的,是解决贫困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秦玉峰很清楚,仅仅靠一家企业的原材料战略布局,很难维系整个阿胶行业的长久发展。
在2015年山东省两会上,秦玉峰提出“毛驴议案”,建议国家加大力度扶持养驴业,给予与养殖牛羊一样的补贴扶持,把养驴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项措施,缓和阿胶原料供给矛盾。
2016年,秦玉峰再度为毛驴发声,建议将扶持和促进驴产业发展列入“十三五”规划,并在山东省73个粮食生产大县建立驴业示范基地。
今年8月15日,国际毛驴产业发展学术交流会在东阿阿胶成功召开,这是驴行业第一次开国际会议,吸引了全球16个国家150余名科研专家、产业专家、行业领袖,共同探讨国际毛驴产业的发展。
“中国将毛驴与精准扶贫结合,形成一种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扶贫脱贫的重要途径。”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驴业分会会长,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玉峰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这种模式作为一种解决贫困问题的“中国方案”,理应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们。
十年来,为探索先进模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秦玉峰每年数十次深入最偏僻和贫瘠的地区,实地考察毛驴养殖情况,向当地政府和群众推广毛驴养殖,被员工、客户称作“全国最大的驴倌”。
近日,这位“全国最大的驴倌儿”荣获了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或许这就是对他最好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