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通辽每一刻#从家里只有30亩地收入,到现在牛羊成群,年收入达20万元,今年39岁的英格,通过15年的努力和摸索,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成为当地有名的“妇字号”养殖大户,并积极带动全村乡亲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
一大早,白音花镇坤地嘎查的英格就拉着草料来到牛圈添草。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儿就是清理牛圈、喂牛,这已经成了英格的习惯。别看英格家现在满圈的牛,发展到今天的养殖规模,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05年刚结婚时,除了30多亩地外,英格家没有其他收入来源,那时候羊的市场价格不错,英格也想养羊,但是因为年收入不到1万,没人愿意借钱给他们。夫妻俩多次跟同村人协商,从从同村人手里赊了40只羊。
后来羊涨价了,家里的羊还生了20多只小羊羔,秋天的时候英格家就把赊的钱还上了。在喜悦丰收养殖业带给自己丰硕成果的同时,英格马上开始着手下一个目标,扩大养殖规模,于是她又开始四处借钱拼凑,有了之前的养殖经验,英格家的羊群两年之内数量便发展到了200只。买羊借来的钱便在春天的时候剪羊毛,卖羊毛来还。
没过两年,羊降价了,英格和丈夫决定把部分羊卖了,根据市场行情买了13匹马,然而,四五年下来基本没有赚到钱。一波三折的养殖路没有打败英格,多方面考察市场和养殖品种后,英格决定再次尝试。2010年,她出售了家里所有的马,又借钱买了10头牛,还承包了16亩地,种玉米和青贮,做饲草料。就这样,一边探索养殖方法,一边总结经验教训,经过细心经营,现在,英格家牛的存栏量已经达到40多头,羊也发展到80多只,不仅年收入大大提高,也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养殖大户。
“今年生的11头小牛已经能卖了,一共大约能卖16万左右吧。羊不用全卖,单单只是卖公羊的话也能卖30多只,牛和羊加起来,今年差不多能卖20万。”英格高兴地说。
这两年,英格家先后购置了一辆农柴汽车和一辆小轿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是她并没有止步。因为有着多年的养殖经验,英格主动承担起了村里产业指导员的职务,负责村里15户贫困户的产业指导。在英格的帮助下,四年的时间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包玉山家从最初的2头牛发展到现在的12头牛,再加上50多只羊,日子更有奔头儿了。
坤地嘎查建档立卡贫困户,包玉山评价英格:“她养牛经验丰富,给了我很大帮助,平时有不懂的就问她,她都会及时回答我,也经常来家里指导。在她的帮助下,我家的牛繁殖情况良好,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现在家里的债务还得差不多了,生活也好起来了。”
此外,其他村民只要需要帮助,英格都会细心、耐心地传授养殖经验,帮助大家增产增收。在她的带动下,坤地嘎查的养殖业蒸蒸日上。如今,在坤地嘎查,只要一提到英格,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
“她家养殖规模比较大,还有老人,家里照顾得特别好,村部的活儿也没落下,还经常入户宣传养殖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村民也愿意向她请教。她很能干、很优秀,也是我们的榜样。” 坤地嘎查党支部书记 包金龙这样评价英格。
自身是养殖大户,又担任产业指导员和村妇联主任,身兼数职的英格,兼顾生活和工作,每天精力充沛、干劲儿十足,不仅自己家的幸福之路越走越宽,也带动了贫困户通过勤劳致富。说到今后的打算时,英格眼里充满了坚定,语气中带着满满的自信。
谈起未来的打算,英格表示今年自己想把羊卖了,大量买牛,扩大养牛的规模,然后继续入户宣传养殖经验和知识,指导贫困户养殖,帮助他们增收。同时,发挥妇联的作用,带领村里的妇女搞好村里的卫生,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
(李明月 玮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