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笔者走进曙光农场商品鹅养殖基地,跟随着头戴蓝色帽子,身穿蓝色大褂的基地负责人李娜走进鹅舍,只见不远处的饲养员将盛满饲料的喂食器刚刚靠近饲喂槽,鹅雏们朝着饲养员方向奔跑过来。
李娜蹲下身麻利的用左手“捞”起一只鹅雏,细心的观察着,对着笔者说:“这种是三花鹅,小鹅仔刚刚21天,但是生长的速度很快,如果年底市场价格较上年波动不大的情况下,一只赚60至70元没问题”。
“我们公司坚持推广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方式,公司现有种鹅2万羽,孵化器60台,今年准备出栏50万羽。为保证鹅的品质达到最优,卖个好价钱,我们都是用草料及米糠等谷物进行喂养。”李娜手指着远处围栏里鹅雏群美滋滋的介绍说。
紧接着,一名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背着消毒桶,手持喷雾器朝着鹅舍过道及围栏边进行消毒。“每天早晚消毒是必要的工序,除了对鹅舍进行消毒外,我们还有单独的员工消毒房,每次进入的人员都必须经过消毒才能进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传染病通过人进入,减少了风险。”管理员一边消毒一边对笔者说。
今年,曙光农场大力实施大食物观践行行动,坚定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方向,按照“资源用活、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品牌做响、质量做优、链条做长、防疫做实、服务做好”的总体思路,全力实施鹅产业富民工程。通过招商引入黑龙江省晟娜食品有限公司,探索推行“公司+养殖合作社+农户”代(放)养模式。农场预计全年养殖商品鹅达50余万羽,实现畜牧产值8000万元。
“通过引来客商,盘活了农场闲置厂房,年可收缴闲置厂房租赁费近10万元,采取‘公司+养殖合作社+农户’模式,可以实现公司与农户互利共赢,同时,解决40余名职工劳务用工,增加劳务收入100余万元,可谓‘一箭三雕’。”农场畜牧负责人胡延涛说。
为确保畜牧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农场畜牧技术“专家”带头组成4支防疫服务队,对辖区畜牧养殖户进行“网格化”监管服务,定期对辖区养殖户开展监测排查,及时掌控辖区内畜禽数量、畜禽来源,生产变动和异常死亡等动态信息。
图文 / 苏维胡延涛
编辑 / 肖 镝
审核 /张保军
监制 / 李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