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多种新型诊疗技术不断涌现,疾病诊断水平和疗效日益提升。这种变革不仅带给患者更多获益,也加速了消化内镜学的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建国教授谈一谈目前消化内镜学的技术进展,以及对于该领域临床创新方面的思考。

诊断技术逐渐精准微观化

目前,放大内镜、荧光内镜、超声内镜、共聚焦内镜、胶囊内镜、人工智能(AI)内镜、细胞内镜等诸多先进内镜设备的诞生,极大地提升了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水平。

医生心得体会怎么写_医生经验心得_医生的心得

● SPYGLASS的发明

曾经,许多内镜医生的梦想之一是能够直视观察胆胰管。但由于胆胰管解剖结构特殊,对设备要求非常高,经口直视观察胆胰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经过近60年的努力,单人经口胆胰管镜(SPYGLASS)由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成功研发和转化。

现今,医生只凭借一根纤细的SPYGLASS管就可以对肝内外胆管、胆囊管、胆囊、胰管及其他微小管腔,进行内镜下的高清直视和观察。不明原因的胆管狭窄、胰管病变等许多难题都迎刃而解。

● 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

众所周知,决定肿瘤预后的关键在早诊早治,而消化内镜正是完成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的最佳手段。医生凭借高清内镜、放大内镜、细胞内镜、窄带成像内镜、超声内镜等先进设备,可对病变进行全方位精细观察,并同步结合病理结果给出准确诊断。

从宏观到微观,从主观到客观,从间接到直接,从结构到功能,现今,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已经步入了内镜精准诊断的全新时代。

各类内镜成治疗利器

近10多年来,消化系统疾病手术经历了从传统开腹手术到腹腔镜手术,再到消化内镜手术的转变。胃肠内镜已成为医生的手术利器,“内镜超级微创手术”这一概念也被正式列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目录。

目前,诸多内镜微创手术如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均已被成功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上。而胆囊切除、胆肠吻合、胃肠吻合等原本属于外科的经典手术,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消化科医生只需利用消化内镜就可精准完成。

医生心得体会怎么写_医生经验心得_医生的心得

随着越来越多内镜手术新型器械的研发与问世,将有更多的传统外科手术被消化内镜手术所取代,其中,内镜浆膜外科、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等或将成为今后的前沿方向。

创新能力短板须尽快补上

纵观近些年的消化内镜学发展史,无论是诊疗方法、手术术式创新还是医疗器械和设备研发,目前仍以欧美发达国家为创新主阵地。国内医生更多的是学习、复制和模仿,鲜有成功创新的案例出现。

要缩短这种差距,关键是要培养我们的创新和医工结合能力,健全创新转化全链条合作机制。

2021年6月,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支持下,涵盖科研院所、医务工作者、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在内的中国消化内镜学协同创新平台正式成立,笔者有幸成为该创新平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基于多年的消化内镜临床创新经历,笔者认为,在国内开展临床创新和医工结合工作,仍有几个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对临床医生的评价应突出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真正有临床创新能力的医生脱颖而出。笔者认为,对于临床医生而言,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其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而非做基础研究的能力。要考评临床医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紧紧围绕其解决临床难题的能力去考评。如此一来,临床医生做创新研究才会更真实、更接地气,才更有可能诞生有价值的成果。

二是在医工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应强调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一旦发生侵权问题,必须在法律、声誉和经济上对侵权者给予严惩。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发明者和企业利益,才更有利于发明创造。

三是评价临床医生创新成果的优劣应依据具体的临床效果和市场反馈。当然,这里还有成果能否转化的问题。好的想法未必能转化成好的产品。笔者认为,该环节需要医生端与企业端的共同努力,医生要主动作为而非被动等待;企业要提高识货鉴宝本领,尊重知识、重视研发、表现诚意、主动出击。

四是应加强临床医企融合,出台更多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在良好的创新激励机制下,必然会有一批年富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临床人才涌现出来。

总之,作为临床医生,我们的创新不能只停留在一个想法、一篇论文、一纸奖状上,而应该让更多创新成果走进临床,变成实实在在的好产品,真正去解决临床上面临的实际难题。

医生心得体会怎么写_医生的心得_医生经验心得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