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养猪、养牛、养鸡、种芒果、种菠萝、种蜜柚……近年来随着海胶集团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海胶基地分公司各类种养殖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不少合作社实现了带动职工农户致富增收的目标。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看看阳江、长征和红林分公司3家合作社的发展情况~
阳江分公司专业合作社带动职工谋“钱”景
图为琼中阳江武装连农民专业合作社猪舍。 黄耀红 摄
今年以来,在阳江分公司工会的引导启发下,该分公司阳江二区十四队的职工养猪户,自发组织创立了以养猪业为主的琼中阳江武装连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已带动全区百余名职工加入合作社。
合作社采取两种方式发展养猪,一是职工原有自建猪舍独立养猪,另一方式是集资入股集约化养猪。阳江武装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引起了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该分公司在猪舍建设用地及地基平整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还帮助合作社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条件,修建面积30亩的鱼塘,创建立体养殖条件,更好地发展合作社经营。
据了解,该合作社目前已筹集资金70万元,投入新猪舍建设,计划建设1700平方米的新猪舍,实行集约养殖,可实现年养商品猪出栏2500头以上。同时,社员们还计划建设母猪场舍,自行繁育猪苗。
此外,该合作社不仅规划好了商品猪饲养场、母猪繁育场,还规划好养猪舍员生活区,通过统一养殖标准、统一直接从厂家进料、统一繁育猪苗、统一销售、统一防疫等方面大幅降低养猪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面对合作社当前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资金短缺问题,该分公司工会给予5万元扶持资金帮助,同时积极联系牵线,帮助合作社贷款。此外,分公司还免费为合作社平整建猪舍土地,并帮助合作社建设鱼塘。企业的大力扶持帮助为合作社成员们增强了信心,大家纷纷自发组织外出学习参观,认真研究规划养猪场的建设。
该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分公司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养猪,并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发展立体养殖,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增大利润空间,同时在技术上也能有较好的保障。职工大力发展养猪业,不仅能显著提高职工收入,稳定职工队伍,还能为分公司解决大量有机肥来源,促进分公司橡胶产业的发展,可谓实现了双赢。(黄耀红)
小果园入社 大团队营销
——红林金飞阳专业种植合作社助力职工增收侧记
记者 | 张佳琪
图为芒果园。
从东方绵延至昌江霸王岭一带的山脉,天然形成适宜芒果生长的地势和温度,种植芒果成为当地职工自营经济的首选。临近催花时节,记者走进距离县城10多公里的红林分公司二十队,远远地就能看见路边芒果树上开满零星的小黄花芽。
红林分公司二十队共有34名胶工,几乎家家都有芒果地,“这都是十多年来一点点开垦土地种植的芒果”。该队退休职工刘兰英介绍说,现在光靠每月几百元的退休养老金很难维持生活,所幸自家种了10亩金煌芒果,今年仅靠卖芒果就收入6 万元,这才得以补贴家用。
在岗胶工梅江孟也给记者算起了自己的芒果账:老梅两口子都是胶工,去年合计割了6吨胶,年收入1.5万左右,今年他家的15亩芒果创收15万元,除去每亩地约2000元的投入,一年下来种芒果的纯收入有10万多元,老梅高兴得合不拢嘴。
刘兰英和老梅通过种植芒果致富是红林分公司积极引导职工发展芒果产业的一个缩影。如今,以二十队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7个生产队,该分公司扶持成立的金飞阳专业种植合作社,已从2015年底创社时拥有社员50人发展到了80人,职工以自家小果园入社,芒果种植总面积达1100亩。
虽然合作社成立不到一年,却为职工增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社员们普遍都是种植芒果的老户,对于芒果种植十分有经验。当前合作社最需要做的就是加强各方面的服务,变以往无序化的散户经营为抱团的集体管理和营销。
该队队长兼合作社理事长陈汉铨告诉记者:“以往的散户种植,职工要考虑投入生产的农资农具配备,现在有合作社提供担保,首先充分确保农户的种植需求,近一年来,合作社共担保社员的各类物资63.4万元,农机具5套,合作社还不定期开展种植专题培训,由种植专家传授经验,大家相互取经,争取提高亩产。”
为了让职工种植的芒果卖上好价钱,在今年的芒果销售期,合作社引入了13位收购商进队看果,尽管昌江芒果上市晚于三亚、乐东,但通过集体议价,职工们种植的台农、金煌和红玉这三大果类的地头收购价达3.8元一斤,确保了职工的收入。
眼下,又有新的一批70张入社申请书摆在陈汉铨面前,职工入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陈汉铨却有自己的打算,他告诉记者,要分批逐步扩大合作社规模,让规模与质量同步发展,多在生产环节上下功夫,让芒果亩产再提高,职工收入再提高!
想致富,就走合作社这条路
——长征长生种养专业合作社创办发展侧记
记者 | 钟 颢
图为琼中长征长生种养专业合作社养鸡场。高行安 摄
今年,琼中长征长生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将再次尝到抱团发展种养产业的甜头。“预计今年每户社员的养殖收入将超过5万元,加上种植收入,年收入可达八至九万元!”该合作社理事长、海胶集团长征分公司自营办副主任高行安兴奋地说。
长征长生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是长征分公司最早成立的合作社,目前已发展社员41户,其中分公司职工36户。合作社占地规模40亩,建有羊舍、猪舍、鸡鸭鹅舍共1200平方米,种植牧草20亩,累计投入资金106万元,年产值约530万元,年利润约102万元。
“成立专业合作社的目的是带领社员和分公司职工尽快走上致富路。”高行安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之前,分公司职工及农户基本上都是采取散养模式,规模较小,很难融入大市场,只能忍受本地收购商的价格打压,年收入很低。
此前,“单打独斗”的高行安就曾因此吃过亏。2009年,养殖事业刚刚起步的他烦恼不断:由于养殖经验不足,对畜禽幼苗的保育护理不到位,同时也没有掌握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造成畜禽幼苗死亡现象严重,再加上摸不准市场行情,卖不上好价格,当年亏损接近9万元。
虽然损失惨重,但高行安并不气馁。为提高养殖技术,他购买相关书籍开始自学,同时利用空余时间到别的养殖场参观学习,到县畜牧局请教技术人员,还积极参加县农业局、县畜牧局、长征分公司举办的种养学习班,经过近半年的摸索,初步掌握了养殖管理方法。
养殖技术提升了,下一步该如何打开市场呢?经过一年多的调查与实践,高行安摸索出一些经验:养殖的品种要以市场为导向,产品要符合消费者需求,做到绿色健康,同时也要有比较大的供应量,才能与客商长期合作,保证销售渠道畅通。
“市场规律告诉我们,单打独斗无法形成市场,只有成立合作社,抱团取暖,抢占市场份额,才能使利益最大化。”高行安坦言。为了早日成立合作社,带动周边职工一同发家致富,高行安多次到当地工商、税务等部门咨询了解合作社的成立条件,同时想方设法说服当地有养殖基础的3户村民和十队1户职工一同加入。在他的努力推动之下,长征长生种养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3月正式注册成立。
合作社成立之初,面临着资金、技术、市场经验缺乏等困难,而社员对合作社还心存疑虑,怕吃亏,得不到实惠。后来,长征分公司在土地租金方面给予合作社许多优惠,地方政府也在种苗、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合作社才渐渐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据高行安介绍,合作社采取社员自愿加入、自主经营、共同培训、统一销售的模式,社员可因地制宜选择种养的品种和规模。对一些没有养殖基础和场所的职工,合作社接受他们申请投资入股,按股分红。此外,社员还可以参与合作社管理,获取劳动报酬。
“社员入社后,可以购买到价格更优惠的种苗和饲料,享受到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以及地方政府对合作社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等。”高行安说。
在合作社的积极引导下,许多社员都采取了种养结合的立体模式:在自家的槟榔园、橡胶地养猪、养羊和家禽,有条件的还在周边挖鱼塘养鱼,禽畜粪便既可以作为鱼饲料,又可以作为橡胶、槟榔等经济作物的肥料。有的还利用塘边空地种植牧草、玉米、木薯等作物作为畜禽的饲料,降低饲料成本。
目前,高行安正琢磨着新建一个标准化的养鹅场,年出栏商品鹅2万只以上,同时扩建羊舍和猪舍,使种羊数量达500只,乳羊年出栏达1000头以上,肥猪年出栏达2000头以上。
发展势头良好的长征长生种养专业合作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职工和农户入社,今年新加入的社员便有21户,不仅带动了当地种养产业的发展,还为长征分公司发展合作社带动职工增收致富摸索出了一条好路子。
编辑|卢雅楠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