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莉亚,一个在亚洲开了1400多家直营店的平价意式西餐品牌,或许很多人想不到它其实是一个起源于日本的连锁餐饮品牌。萨莉亚(前身)在日本创立于1967年,2009年进入中国后落地深圳,2021年又在深圳开了一家升级版的甄选店。
有人做过计算,对于人均十几块的萨莉亚,它的年净利润大概在3亿人民币左右。还有评论指出,萨莉亚很喜欢去接手倒闭的餐厅,别人开不好的位置,萨莉亚通常都能做成(真实度比例未详),更重要的是,疫情之后,萨莉亚中国市场的盈利能力不降反升,甚至还超过了大本营的日本。
小编|南墨
隶属|我爱学习俱乐部编辑部
如果价格杀手有大赛,前三除了奶茶界的蜜雪冰城,小吃界的沙县,必须也得有意大利菜品界的萨莉亚。
它是不少人西餐的启蒙——足够便宜,味道不错,不用战战兢兢地翻阅菜单只为找最便宜的菜,就算兜里只有 30 块也能豪气地配一份主食、甜品和汤。
它也是很多人青春的载体。学生时代,萨莉亚是请客也不心疼的高性价比选择。这么多年过去,味道没变,价格几乎没涨,在物价飞升的今天,这一点尤为戳中打工人心里最柔软的角落。
萨莉亚为什么这么让人欲罢不能,它的低价秘诀又是什么?
-1 -
萨莉亚的致富经
不过,萨莉亚在诞生之初,走的并不是便宜这条路线,做的甚至也不是意大利菜。
1967年,第一家萨莉亚在日本千叶县开张,创始人正垣泰彦彼时还是东京理科大学物理系的一名大四学生。大学期间沉迷兼职、展现出经营才能的他,在周围人的建议下开始创业。
萨莉亚最初以西餐为主,生意很不好,服务员上错菜也没人投诉,因为根本没有多少人光顾。更惨的是9个月后,好不容易开起来的店因为一场意外大火,几乎被烧个精光。
正垣泰彦萌生了放弃的念头,母亲鼓励他重新开始,认为成长总要经历磨难。
带着周围人的期待,正垣泰彦到处借钱,张罗重新开店,还认真思考起餐厅的定位。他分析了当地的餐饮市场,发现做日料店竞争激烈,西班牙菜和法餐店也很多,就是没有做意大利菜的。
几个月后,“浴火重生”的萨莉亚,正式成为了一家意大利餐厅。
但餐厅的生意并没有因此好起来。刚开始正垣泰彦猜想是选址的问题,接着分析厨艺,就这样研究了一圈,最后只剩下一个解决方案——降价。
降多少呢?正垣泰彦先降了30%,依旧没客人光顾;然后是50%,反应还是不理想;直到降价70%的时候,食客们一传十,十传百,全都涌进来,萨莉亚门口开始排起长队。
从此,正垣泰彦坚信,“真正好的东西,应该是既便宜又好吃”。
而作为创始人,正垣泰彦也让重生后的萨莉亚变得与众不同。一个意大利餐饮品牌,不是意大利名厨开的,也不是留学归来的日本厨师开的,甚至不是一个在意大利餐厅打过工的人开的。
他没有把意大利美食发扬光大的梦想,而是以低价餐饮作为经营哲学。这个定位实现得很成功,许多消费者成了萨莉亚的回头客,不只是吃一次尝尝鲜,而是把它作为最实惠的选择。
也是因为定价便宜,正垣泰彦没有像大多数餐厅老板那样重视选址,第二、第三家店都是租不出去的位置,却依然生意兴隆。就这样,由一到二,由二到三……萨莉亚开始了扩张之路。
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时期,大多数餐厅的生意都不景气,萨莉亚的连锁化却大获成功。
正垣泰彦先是走出千叶县,接着把门店拓展了全国各地,到了90年代末,门店数量已经接近300家,营业利润接近20%。
经济泡沫破灭,进入大萧条时期的日本,逐渐走向低欲望社会,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商业整体发展,却促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出现。比如“下流阶层”,这样一群喜欢平实消费的人,成了萨莉亚的忠实顾客。
正如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在《下流社会》所说的那样:只有“星巴克”才赢得上流阶层中的众多支持者......而“萨莉亚”“麦当劳”“罗多伦咖啡”“吉野家”“松屋”等则在下流阶层的女性中拥有众多支持者。
靠着低价的经营策略渡过生存难关后,这个特点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萨莉亚的竞争优势,让其慢慢在行业里站稳了脚跟,一路从日本走向全球。
-2-
低价的秘密
萨莉亚的便宜,除了带来快乐,也会让不少人好奇它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
毕竟同样以价廉著称的蜜雪冰城,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了三四线城市,主要通过向加盟商卖食材与包装材料赚钱,而杨国福靠着向加盟餐厅卖原材料和设备的收入,赚了总收入 90.9% 的钱 。
而萨莉亚在内地的门店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所有店都是直营,毛利率还超过 60% ,并且还越开越多了。
萨莉亚的省钱秘诀之一是选址。
尽管店铺均在一线城市,萨莉亚却不像肯德基、麦当劳选在黄金地段,而是隐匿于商场内的美食区,往往需要走上一会才能发现。
这些位于商场深处的铺位既能带来足够的人流量,同时又因隐蔽省下了一大笔租金。许多门店甚至是“接盘”濒临倒闭的其他店铺,不加以过多装修、不追求统一装潢,对于探店爱好者来说,探索不同风格的萨莉亚还能带来集邮的快乐。
而不选黄金地段的经营宗旨,从萨莉亚第一家店的诞生就开始了。
彼时正垣泰彦正在寻找一个租金足够低的选址。没有充足资金的他选择了一条购物街尽头的二楼店铺,上楼只能通过一条狭窄楼梯,一楼还有一家货品满到会堵住楼梯入口的蔬果店。
但在实行降价 70% 的优惠政策后,这样的不利条件丝毫不影响食客前来寻觅便宜美食,他们在店前排起了长队。因此在选之后的开店地址时,正垣泰彦不再把寻找旺铺作为目标,却依旧生意兴隆,走上了扩张之路。
不过,萨莉亚能实现毛利率超过 60% 的秘诀远不止于此。
萨莉亚特意成立了工学部,专门研究如何让工作科学化,降本增效。
比如用手端着碗盘直接上菜比使用托盘能节约 5 秒;研发不会分离的沙拉酱,使用前无需摇晃均匀,又能省下 3 秒;剪开袋子要三个一起剪,服务员回到厨房时要带上空盘子,这些产品和规则都让人力效用开发到极致。
同时,中央厨房的设置,既节约了后厨空间,压缩租金成本,又节省了人力成本,服务员就能熟练掌握摆盘或加热的步骤。
当然,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愿意吃半成品,但平心而论,用这么低的价格吃西餐预制菜,倒也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公司越做越大后,正垣泰彦还在日本、澳大利亚开设农场、工厂,从上游控制品质和成本,而南北半球都有加工厂,使得萨莉亚在不同的季节也能稳定地采购原料,在向海外扩张时也更容易运输 。
可以说,萨莉亚在食品生产的每个环节“抠”到极致,最后才实现为顾客提供便宜又好吃食物的愿望。
-3-
单单低价可以长久吗?
如果仅仅是用平价来概括萨莉亚的整个发展路线,这显得有些片面。假设平价是秘密武器,那么萨莉亚现在应该不止千余家门店,又或者说市面上那么多平价品牌,它们的发展也是一路顺风吗?
这里需要指出两点:其一,平价是一种系统能力,从农场到中央厨房再到门店,萨莉亚几乎全流程打通;其二,平价是一种取舍,舍弃了高利润,也就去掉了服务和仪式感,同时更为讲究效率和标准化。
也就是说,贸然走平价路线,如果没有平价的能力,也做不好取舍,那么平价这个选择就会成为一个负担而不是一个优势。
萨莉亚的标准化、效率、成本管控确实做到了一定的高度,厨房甚至都可以没有菜刀,一切都是中央厨房工厂化解决的,即使是门店要现切的,比如番茄,门店也配备了切番茄机,放上去按一下就自动切好了,有了这些便捷化操作,不会做菜的服务员也能快速上手,完全不需要刀工和厨师。
至于其它披萨之类的产品,大多也是像流水线零件组装那样很快就能出品,出品简单提升了效率,厨房环节快了,翻台率自然也能快起来。
比起中餐,作为西餐的优势确实是可以凭着极高的标准化舍弃厨师,以降低人工成本和人工操作复杂度。而在消费者这边,萨莉亚舍弃了仪式感,服务基本是自助的,顾客需要的时候按铃呼叫服务员,服务员也不盯着顾客,很多顾客评价认为,在萨莉亚消费会比较自由。
另一方面,由于不是小店模式,和一些快餐只有几款产品不同,萨莉亚的模式是“中大店+全品类菜单”,从酒饮、饮品、小吃、蔬菜、焗饭、意面、甜品、披萨、牛排、海鲜到汤品、沙拉,只要是能工厂化、标准化、零售化的西餐产品,萨莉亚几乎应有尽有,而且基本都是平价销售,这既满足了顾客的尝鲜欲望,也支持顾客多次消费。
萨莉亚的菜品确实有一些小心机,除了标准菜品,萨莉亚还有一些特殊产品,比如海鲜烤饭、温泉蛋、蒜香蜗牛、油麦菜、黑松露、小披萨、墨鱼汁意面,常规菜品和其它菜品的组合既满足了消费者尝鲜的喜好,又通过高端菜品的平民化,让消费变得更多层次,再者,有了蔬菜和这些多样化菜品,顾客也不觉得自己是在将就吃简餐,降低了顾客对于“料理包产品”的排斥感。
-4-
磨练长时间赚钱的能力
疫情后,国人的餐饮消费更加看中“性价比”,萨莉亚的品牌优势更加凸显。
萨莉亚的开店节奏非常稳定,每年也就增加百来家。目前,其上海、北京、广州分公司各管辖着100多家门店,每个月都有好几家新店开业,这说明在这些一线城市,它还有很大的渗透空间。而随着二三线城市消费力的提升,设备、物流等条件的完备,“高性价比”的萨莉亚完全有向二三线城市下沉的优势。
但萨莉亚在扩张的过程中,并不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国内餐饮行业这几年百花齐放,特色品牌层出不穷,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体验式就餐需求。
与此同时,中式快餐也已经走过一昧模仿洋快餐的阶段,探索出做好中式快餐本土特色的方法,爆发出很强的品牌势能,如老乡鸡、大米先生、和府捞面等体验式快餐的迸发。洋快餐的光环渐渐消失,生存空间受到明显挤压,头部品牌如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也纷纷开始探索本土化发展策略。
反观萨莉亚,变化是极小的,客单价没怎么涨、菜单维持着一贯的风格、品牌形象和门店风格也都没怎么变。这有好有坏,价格不涨固住了一大批老粉,但对于新的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呢?
为了降低企业成本,保持“平价”特色,萨莉亚有意不重视门店面积,以及装修美观舒适度,这在前几年无可指摘,毕竟人均客单价摆在那里。
但随着国内年轻消费者看中就餐体验,对餐厅环境、服务等的要求提高,萨莉亚的短板就逐渐显露出来。
在点评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多数消费者表达了对萨莉亚高性价比的赞赏,但其中仍不乏对其服务和就餐舒适度不高的评价,其中“服务态度差”“空间小,太吵”的评价颇多。而萨莉亚的大部分门店看起来也确实比较老旧,有年代感。
或许也是注意到这一点,去年开始,萨莉亚华南、华北公司开始进行门店装修的升级,2.0版的萨莉亚仍是简约风的,但更加时尚明亮,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至于服务的问题,可能要通过加强员工培训和培养本土化团队解决。
萨莉亚的海外门店全部独资直营,高管也是日本总部直接派驻,这能更好地执行总部的理念和政策,保证企业经营特色的一致性,但管理问题也有。
首先是国内餐饮市场日新月异,这些外来团队要准确把握住本土市场的需求变化并不容易,如何将中国的服务需求和标准融入到萨莉亚的运营管理中,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很考验团队的能力。
其次,跨国团队管理成本不菲,随着萨莉亚规模的扩大,如果还继续派用日籍管理团队,总部的运营成本只会节节攀升,而培养本土化团队,是一条相对可行的路。
萨莉亚凭借着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极强的成本管控能力,杀出了一片自己的市场。在餐饮微利时代,它的经验和方法,或许能给餐饮人一些启示。
从萨莉亚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重要的不是一下子能赚多少钱,而是磨练长时间赚钱的能力,这是企业活得长久的根本。
图片来自网络 所有权归原作者(侵删)
【预言】微信究竟会不会被取代 ?【TA】进两次监狱,两次名校被拒收,被诬陷杀人,与天“斗”却赢了半颗棋子 【TA】负债48亿,追债人办公室随地大小便,从决定自杀到起死回生的八年 【思】合伙人,合的不是钱,而是人品 【思】人对了企业就对了“我请你来不是让你证明我错了,而是如何快速达成目标!
【惊】商界“暴君”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悟】25岁成联想接班人,27岁被柳传志送进监狱,草莽英雄终成房地产大佬!
【悟】“死于25岁,葬于75岁”,你的人生也会是这样的吗?
【新】比海底捞的服务更“毒”,可以毫无理由退货,这家超市被星巴克称为“价格警察”
【悟】30岁丧夫,36岁南下打工,放弃8000万年薪,董明珠为格力耗尽一生,图的啥?
【思】市值1万亿!他18岁被迫创业,曾多次破产、遭背叛,如今收入是BAT总和,缔造世界神话!
【醒】从卖血度日到身家650亿,红牛之父是如何逆袭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