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奔小康
【致富经】退伍不退志致富当先锋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顾丽娟
初夏的早晨,树绿天蓝,微风和煦。来到徽县泥阳镇苟庄村,大老远就看到“辛亮菌业”四个大字。
“不好意思啊,菌棒开始出菇了,需要随时查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甘肃鑫亮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经理辛亮边脱手套边走出车间。记者跟随满身泥土的辛亮走进生产车间,高大宽敞的棚内,菌袋均匀整齐地摆放在高架上,几条菌棒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工人们忙忙碌碌地采摘、装袋、装车。
今年36岁的辛亮是徽县大河店镇青泥村人,2006年从部队退伍后,在建筑工地干过一段时间小工,之后凭借在部队学到的驾驶技术开始干汽车货运,一干就是6年。
“最初有种植香菇的想法,是在2012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外地拉货时了解到香菇种植收益相当不错,徽县气候也适合,就想尝试一下。”辛亮对此记忆犹新。同年5月,他贷款20多万元,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香菇。然而,种植香菇并没有他想得那么简单。由于技术缺乏,最初生产的15万袋,一半菌棒报废,亏损了30多万元。但辛亮并没有放弃,而是重新开始。2013年,他请来了香菇种植农业技术专家,跟随专家进车间,学技术,哪里不懂就询问,直到学会为止。经过几个月的学习,辛亮终于熟练掌握了菌种制备、培养料发酵、发菌管理、菇管理及采收等全部流程。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他不仅赚回了亏空,还有了盈利。
如今,他整合村集体闲置土地和贫困户富余劳动力,发展食用菌一体化产业。先后与全县12个乡镇20个村的农户签订了香菇种植协议,带动合作社22家,贫困户400余户,香菇系列产品销往省内外10多个地区,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辛亮也成为徽县助民增收致富带头人。“我从事食用菌产业,是想通过食用菌种植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辛亮的带动下,徽县大河店镇青泥村有13家农户开始发展香菇种植,其中6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最少的也有2个大棚,年纯收入达到1万元,实现了脱贫增收。建档立卡户李志军就是其中一员。“依托辛亮菌业的技术,我利用家里的闲置土地,发展了10座香菇种植大棚,现在年产量能达到30000斤,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彻底改变了经济状况。”李志军开心地告诉记者。
为了进一步壮大规模,带动全县更多贫困群众发展食用菌产业,2017年,辛亮注册成立了甘肃鑫亮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鑫亮菌业成功入驻泥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集中流转土地80余亩,建成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一处,设计年产食用菌棒600万袋,年产值6000万元。
“目前我们通过农户自主创业、贫困户在企业基地务工等形式,为贫困户免费提供菌棒、吸收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入股,按股分红等多种模式帮助农户发展香菇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辛亮给记者算了一账,一家农户投资4万元,种1万袋菌,除去成本,一年能净赚4万元。生产时节公司需要招临时工,按香菇生产周期和种植采摘环节生产周期,每人一天80元工资算,一个贫困户家的劳动力,一年下来至少有2万元收入。
说起香菇产业带来的好处,泥阳镇苟庄村村民吕志方乐开了怀:“我今年66岁,出去打工不现实。在基地负责转拉菌棒,打扫卫生,一年下来纯收入就有2万元,去年把自家耕地流转给了公司,每年还能有分红。”
“我们把生产好的菌棒提供给合作社和农户种植,采摘以后进行统一收购、统一品牌销售。”辛亮介绍说,公司遵循农业企业依靠农民、反哺农民的宗旨,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对困难农户实行赊欠,到香菇销售时扣除菌棒成本,帮扶农户脱贫增收。与农户签订供销协议,在香菇市场价较高时按照市场价收购,价低时则按保底价回收。依托泥阳镇物流发达的优势,建成电子商务中心,搭建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线上交易维护,确保质量,跟踪服务,维护品牌,与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对接,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将香菇远销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