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凡

南有养殖水面、北有蔬菜大棚,老年人生活有保障,年轻人出门有事干,家家户户乐陶陶……焦作新区芦堡村的繁荣让人羡慕不已。村民和外人聊天时,总不忘自豪地说:“俺村党支部书记王良富会念‘致富经’。”王良富是文苑街道党工委委员,芦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是如何带领群众念“致富经”的呢?

穷思变科学开发盐碱地

1990年,王良富当上芦堡村党支部书记时,芦堡村有耕地1700亩,其中村南800亩属低洼盐碱地,一下雨,地里就白花花一片。为让老少爷们不再靠天吃饭,王良富多次请专家实地查看,咨询适宜种植的作物品种和土地改良方法。经过多次论证,他大胆决定,以水面开发为突破口,彻底改良低洼易涝盐碱地,并在鱼塘之间的坡埂上养猪、放牛。

一期开挖的20亩鱼塘当年获利3万余元。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纷纷主动要求进行水产养殖。短短两年时间内,芦堡村水面开发总面积就超过了800亩,也获取了比传统农业种植高5倍以上的经济效益。同时,王良富还号召村民实行链条式养殖发展模式,即塘里养鱼,岸上养猪、养鸭,猪粪肥水养鱼,杂鱼育鸭、鹅,莲池养鱼等,实现双效收入。芦堡村的每个普通水产养殖户现在年收入均在1.5万元以上,特种鱼养殖户年收入有3万余元。

钱生钱让土地补偿款利益最大化

随着高新区的开发建设,河南理工大学、焦作一中相继进驻芦堡村,大量土地被征用,芦堡村陆续得到4000万元的土地补偿金。这些钱咋用?王良富召开村民大会进行讨论。会上有的村民说,把钱分分,各家顾各家吧。有的村民说,咱们的水产可以继续扩大。王良富不太同意大伙的意见,他说:“现在全国都在号召建设新农村,我们赶上了好时机,市里要大力发展新区,咱村要赶上潮流,发展我们自己的项目。”

2002年,芦堡村与河南理工大学签订了建设三栋宿舍楼的合同,村里投资1500万元建设宿舍楼,然后长期租赁给河南理工大学使用。2003年,面积1.8万平方米的三栋宿舍楼全部完工,每年收取租金150万元左右。因为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良好,王良富又安排了100多名失地村民走上新的岗位,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

2003年,芦堡村成立了煜堡机械工程服务有限公司,投入200多万元购置了10台大型施工设备,不仅对外租赁设备,还组织村民成立施工队,参加市政建设,年赢利500多万元。

2004年,王良富建议村委会投入建设98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无偿分给群众经营,解决了征地农民的生产问题,一座大棚每年增收2万元左右。

年逾六旬的村民刘凤贵,10年前为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差点跟王良富拼命。10年间,他亲眼见证了芦堡村的兴盛,他家住的房子由平房变成了楼房,车子由自行车换成了轿车,每个月他还领着村里给的养老补助270元钱。刘凤贵编的一个顺口溜现在在村里广为流传:“跟着王良富,失地致富不用愁。”

跟市场把握商机创效益

王良富是个有心人。芦堡农产品批发市场经理赵慎祥说:“我跟着他干10多年了,知道他是个有心人,时刻不忘为村民谋福利。”

回想起成立芦堡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初衷,赵慎祥说,这个主意产生很偶然。一次,王良富在和别人吃饭时了解到以前位于恩村三街的菜市场要拆迁,他当时就想到村里还有一块没有开发利用的盐碱地,不如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

王良富认准了的事情,就会甩开膀子干。他带着村干部昼夜赶工,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建成由芦堡村村民入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焦作市各县市区主要的蔬菜批发点,年纯收入300多万元。

带领群众致富也为王良富赢得了很多荣誉,他2003年8月被评为支持高新区建设的好党支部书记;2005年4月,被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6月,被河南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7年至2009年,他连续三年被新区党工委评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模范村干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