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夏阳街道城南村的稻田里,农户们正在田里忙着收割水稻,收割机的声音奏响了田园交响曲,在田埂上,有一个人有条不紊的指挥着这一切,他就是唐仁军,上海横江水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年轻时,唐仁军曾是一名钢材经销商,经过金融风暴冲击,第一次创业失败了。谁都没有想到,年逾不惑的他第二次创业会选择农业种植,这样一个年纪想要从头开始去种水稻,注定要踏上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
从2010年11月创办合作社至今已有7个年头,在此期间他始终如一坚守着本心,保持着对农业种植的热爱,扎根农村,终于收获了让客户吃着满意放心的大米。
冷水浇不灭激情 咬紧牙关再重来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唐仁军的钢材生意一落千丈。但是他并没有失去信心,多年的经商生涯给了唐仁军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及市场经验,回到青浦以后,他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通过多方农户集资,创立了上海横江稻米专业合作社。
“既然做就要做到最好!”唐仁军知道,改行做农业,没有经验是一个大难题。在刚接触农业的日子里,他找遍了专家,虚心请教,让自己从一个五谷不分的商人成为了一个持证上岗的职业农民。
抱着敢闯敢干的心态,第一年,他大面积种植了230亩的水稻。到了水稻收获时,通过充分的市场分析,唐仁军发现,出售稻谷这类销售模式太过单一,他决定进行农业转型,尝试多元的销售模式,将稻谷碾成大米,包装成袋再出售,合作社的第一批大米就这样上市了。没想到,由于没有做好充分的销售方案,对农产品没有经销经验,唐仁军没有意识到客人对于包装,口感的高需求,第一批大米并没有得到客户的认可,反而多数被客户质疑而遭到退货。
酒香不怕巷子深 好米不怕没人认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在认真反思后,唐仁军决定从稻种入手打造品牌,在青浦区农委领导的支持下,引进新品种,积极实验,种出更优质的稻米。
为了选取好的稻种,唐仁军亲自出征,通过走访上海及周边城市,分析市民最钟爱的稻米口感,层层筛选,最终选择了1013松早香一号作为试验品种,开始了第二轮的试验种植。
有了好的稻种,唐仁军也丝毫没有大意,他吸取之前教训,决定先小规模示范种植,有了一定成效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同时,他还重新设计产品包装,着重宣传自身的品牌效应。在保证大米质量的基础上,他还主动降低了销售价格,回馈客户,重新赢得了客户的青睐。
因为第一年新米上市以后不被认可的失败经历,唐仁军在销售时打出了“不好吃包退”的口号。正是产品过硬的质量,还有他敢作敢为的态度、爽朗大气的性格终于让客户再度肯定了他的付出,新米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第二年试验种植的小范围成功让唐仁军坚定了信念,他没有忘乎所以,而是不断优化种植方式,继续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以寻求更多的客人来光顾与认可。
好米好吃好包装 销售不走寻常路
第二年的试验见到成效后,唐仁军第三年再次扩大了种植面积,然而大量的稻米上市后,原本传统渠道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加上连月的大雨,影响了稻种发育,三者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近50万斤大米因为找不到销售渠道而囤积仓库。望着全部发芽了的大米,泪水在唐仁军的眼里打转。
唐仁军说:“世上最好吃的就是亏,能总结出经验就是好事。”在拜访青浦同行,寻求解决方法后,他决定更新销售模式,尝试以微商的形式进行更全面的推广,试着用自媒体的营销模式给自己的大米打出广告,慢慢的,客人也越来越多。此外,他还在包装上清楚地印刷上自己的合作社名称,地址与电话,方便让客人随时来参观。因为包装上有联系方式和二维码,客人一目了然,沟通也很便捷,很多客人慕名而来,也经常会接到陌生的电话来咨询大米销售价格,口碑越做越好,客人也越来越多。
“遇到问题再解决太过被动,主动防范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唐仁军利用种植水稻积累下来的资金开始尝试生态种植,引进了小龙虾苗,在稻田里套养小龙虾为稻种提供“绿色防护”。起初,家人不理解,资金链也供应不上,“虾稻米种植”实验一再遇到瓶颈。唐仁军挨个说服了家人后,为了筹集资金到处奔波,那段时间,他的精力几乎全部都消耗在了会见客户上。努力终归会有回报,2016年年初,他成功募到了资金,虾稻共生的实验才得以继续开展。
互帮互助共致富 滴水之恩涌泉报
合作社的发展有了起色以后,唐仁军回想起了一路走来帮助过自己的人,常常抱着感恩的心态,回馈乡里。新米上市时节,他主动把自己认识的优质客户资源介绍给了周边农户,每个实验取得成功后,他都会和当地种植户共同分享,积极向他们传达生态农业种植这一新概念,教给他们新型农业种植方法,让他们也能尝到科学种植的甜头。
勤奋与真诚、勇往直前是唐仁军作为一个务农人的精神所在,传统农业如何转型发展一直是他追求的目标,力争做好新农村带头人是他多年的愿望。相信在生态农业发展这条路上,唐仁军能够越挫越勇,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