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鄂嘉镇,今年39岁的徐成勇是一位致力于乡村振兴的“新农人”。17年前,他怀揣理想回乡创业,扎根乡村,为产业兴农探索新模式,为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创业致富经_致富创业网小型加工_致富创业好项目

徐成勇在地里查看荚豆长势。陈婧媛摄

回乡创业,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

徐成勇是双柏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长,也是双柏县科普科协工作农村科普带头人。

2004年,徐成勇从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进入广州一家电子厂工作。“当时,电子厂旁边有个果蔬批发市场,我下班后会经常去市场里转转,看看行情,再加上看到大城市的发展,心里也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徐成勇说。

2007年,徐成勇毅然辞职回到家乡,跟着父亲种植烤烟和冬早蔬菜。2010年,烟草部门到村里推广卧式密集式烤房,逐步替换烘烤损失率偏高的老式烤房,让乡亲们有更多的种烟收益。

“为了能让乡亲们早一点使用先进的卧式密集式烤房,我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将自家院子里空余的土地无偿提供出来,建了5群1座密集式烤房。”徐成勇说,当时建这个烤房,还是需要一点勇气的。

2016年11月,在相关部门政策的支持下,徐成勇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2019年,徐成勇又投资建了拥有年加工储藏能力达100吨的冷库,不仅降低了储运成本,还实现了错峰销售,为发展种植业奠定了基础。

稳步发展,做大种植产业

2023年是徐成勇回乡发展的第17年。如今,他已成为当地一名种植行家,这中间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自是不言而喻。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总结,他有了自己的种植基地,探索出了“烤烟+豆”的种植模式,从栽种、施肥、打药,再到摘收,徐成勇都在行,带领村民每天忙碌在田间地头。

创业虽然艰辛,但他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在创业初期,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加之没有找到销售门路,我吃了不少苦头。”徐成勇说,不懂技术,就从网上自学,有时候为了学习,饭都忘记吃。

在自学的同时,还积极找市场寻销路。近几年,除了传统的线下销路外,徐成勇还通过请网红直播带货、微信预售等方式拓展销售途径。2019年,徐成勇被双柏县委县政府授予了“十佳新型职业农民”荣誉称号。

2022年,徐成勇流转土地136亩,用于烟后种植小金豆、荚豆、长寿豆。“我们在阳太、龙树2个村示范推广烟后作物600余亩,辐射带动同村及周边农户增加收入360万余元。”

每年一到栽收季,徐成勇就会请人来帮忙,同村的李忠华每年都参与其中。“这几年我们不用外出打工,在家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工钱一天在80元到150元之间,既能照顾到家里老小,又不耽误自家的农活。”李忠华说。

不忘理想,助力乡村振兴

徐成勇的事业有了起色后,也从未忘记曾经的理想。他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公益活动,2019年,徐成勇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双柏行动工作中,个人捐款5000元助力扶贫、向鄂嘉镇敬老院、安置小区捐献价值8000元的生活物资;2022年上海疫情暴发后,他又主动向上海市嘉定区捐助20吨萝卜,价值4万余元。2022年7月,双柏永朋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云南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

有了徐成勇的成功示范,乡邻们对他渐渐开始信任起来,也愿意跟着他干。今年42岁的王光福从合作社成立到现在,一直负责田间管理。“我在这里已经干了6年了,我将家里的土地承包给他,每年不仅有土地租金,每个月还有2400元的工资。”村民王光福说。

据了解,在双柏永朋种植专业合作社,像王光福这样有6年“工龄”的工人有8个,他们在徐成勇的带领下,也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有的还办起了养殖场,一年收入20万元左右。

“如今,烟后产业的路子越走越宽,我愿扎根乡村,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带动农户进行合作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徐成勇说,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他希望通过发挥自己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和乡亲们一起念好返乡创业“致富经”,握好乡村振兴“接力棒”。(陈婧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