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是千年古县、红枣之乡,是我国红枣文化的富集区。行唐县红枣的栽植历史久远。有文字记载的红枣栽植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战国策?卷二十九?燕一》)。行唐红枣不仅栽植历史悠久,而且面积广阔。史志载:“(行唐县)自龙泉关(今山西五台、河北阜平县界岭)以往其境,北接灵丘,西接五台。抵行唐三百余里。”红枣产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区丘陵,现栽植面积60万亩,常年产量18万吨,年产值超5亿元,其规模、产量在全省、全国列居首位。行唐红枣品质优良,“恒阳(行唐县曾用名)大枣,聚伞花序,生于叶腋,花小黄色,核果硕大,长圆,嫩呈黄绿,成熟紫红”(元?柳贯《打枣谱》)。历代官员都把它作为进贡佳品,鲜干两食风味独特,又有“御枣”美名。1990年1月,在全国名优特农副产品展销会上,行唐红枣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在同类展品中名列前茅;1991年12月,在国际新食品展交会上行唐红枣独领风骚,被授于“鹏城杯”金奖;1999年9月,在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行唐红枣荣获“99世博会”金奖;2000年9月,在全国红枣交易会上行唐大枣获金奖、墩子枣和玉城脆枣获银奖。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行唐大枣之乡”和“中国优质大枣产业基地”。2010年10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红枣文化之乡”,挂牌成立全国唯一的“中国红枣文化研究中心”。
一、红枣文化内涵
行唐作为千年古县、红枣之乡,是我国红枣文化的富集区。千百年来,行唐人民和枣树相依为命,庄稼绝收、食不果腹时,靠红枣维持生计,度过饥荒,并为其存在和衍生进行了无数次不屈不挠的斗争。因此,枣树是行唐人民的精神之树、生命之树。人育树、树养人,人树合一、息息相关。由枣树衍生的枣乡文化世代传承发展,成为古县行唐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一)民间传说
1、许由植枣拒尧禅。在红枣传说中,流传最广的是许由、女英植枣的故事,许由和女英也一直被枣乡人作为“箕山公神”和“枣神娘娘”所尊崇。箕山位于行唐县城寨乡、口头镇境内。是许由“出生隐居、广植枣树、拒受尧禅”故事的发生地。上古时期,许由躬耕箕山、名声在外。唐尧建都平阳,年事已高,欲把九州部落长的职务禅让给许由,并将娥皇和女英两个女儿嫁给他。许由拒受禅位,逃匿箕山,躬耕而食,潜心研究红枣园林,开创隐逸文化先河。枣乡人为了纪念这位不求名利,献身林业园艺的先贤,在箕山上建造了许由冢、许由祠,他出生的村庄名许由村。至今,箕山之下、颍水之阴的村庄名“颍南”,颍水之阳村庄称“许由”,颍水相隔、两村相望。许由村仍有许由观遗址、许由洗耳处(洗耳溪),颍南村北建有女英祠(俗称女英娘娘庙)。许由观、女英祠,几经修缮、保存完好。目前,“许由与尧帝的传说”列入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乐羊挥鞭称神树。公元前408年,魏国大将乐羊奉魏文侯之命,统十万精兵,绕道赵国讨伐中山。但出师不利,被困在一条山谷里,一连数日,突围不出。在饥渴难捱时,发现周围山坡上有的树挂满了青红的野果,采摘食用,清甜可口,生津解渴。饱餐之后,精神大振,就一鼓作气杀出重围。后来,提到那些救命的果树,乐羊无限感慨地说:“真乃神树也!”中山国覆灭后,此地划为乐羊的封地,他专门派梁人守护那些“神树”。今神树村名就这样祖祖辈辈传了下来。
3、云蒙佳酿结良缘。行唐枣酒俗称“枣木杠”,其来历亦颇具传奇色彩。传说北宋初年,女英雄刘金定在云蒙山(又称鳌鱼山、双锁山,位于行唐县西北部山区)落草为王。宋将高君宝奉命押运粮草前往雁门关,路过此山,被刘金定士卒拦住去路,要宋军留下粮草。山寨士卒手持枣木杠与宋军交战,但敌不过宋兵。刘金定自知宋将武艺高强,非智取难以取胜,就亲自下山向宋将赔礼,并让宋兵到山寨歇息。君宝不知是计随金定上山,金定用山寨自酿的枣酒设宴款待,宋军将领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等醒来时一个个被捆个结实。其间,金定、君宝一见钟情,结为伉俪。事后,君宝戏言:“没想到你的大碗酒比枣木杠还厉害”。目前,枣木杠酒酿造工艺被评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行唐县枣乡和红枣相关的传说故事非常多,讲红枣故事成为家常话。如九口子乡杏庵村是一个不足百人的小山村,有着丰富的传说故事,仅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就多达1500多个,被全国民联会、省文化部门命名为“故事村”,涌现出了李殿敏、李明祥、李正保等多位民间故事家。1991年,国际民间故事研讨会在这里召开,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民间文学专家参加,出版有《杏庵民间故事集》、《行唐民间故事选》(一、二集)。
(二)民间文艺。行唐历史上人才济济,远在春秋时期就有晋大夫郤榖以“说礼乐而敦诗书”闻名遐迩;元代有南台御史关思义“学术正大,器识弘远,风采凛然”;明代有“醇儒”盖宗尧;清代有盖载、康且乐、张其策等一代文人。他们有不少文学著述因年代久远,多已散佚。清末进士尚秉和,一生勤于笔耕,著述颇丰。建国后,出现了严同凡、严登俊、周喜俊、张志军、杨荣国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艺术家。
历代文人和当代作家、艺术家及民间文艺爱好者,多以家乡红枣(树)为题材,创作了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丰富的赞颂枣乡风情的文艺作品,如:小说《枣园风波》、《神树记》;散文《说“箕山”,话“许由”》、《枣花蜜》、《枣乡情话》、《金秋枣儿红》、《铁杆庄稼中秋红》、《真是一树红玛瑙》、《枣乡的风度》、《红枣情》、《探秘千年古枣树》、《枣乡美酒枣木杠》、《枣林风光枣乡人》、《枣树,儿女为你而战》;诗歌《家乡的红枣树》、《枣乡之秋》、《红枣林》、《秋风里的心痛》、《红枣挂心头》、《行唐枣乡歌》;此外,还有大量的“客来酒香风亦醉、人去枣庄路留香”,“春光铺开千山绿、秋风拂出万岭红”等枣联;和“一日一把枣、长生不显老”、“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木本粮食,百药之引”等枣乡民间谚语,枚不胜举。这些反映枣乡文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丰富了枣乡文化,提高了行唐红枣产业的知名度,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
(三)民间艺术。枣树养育了枣乡人民,也造就了这片土地独特的民俗文化。行唐人以红枣和枣树为内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七十年代,由县文化馆编排的歌舞《红枣献给毛主席》描绘了枣乡姑娘喜摘红枣的场面,轰动省城文艺界;歌曲《红枣吟》、《请到枣乡来做客》、《北国红的家乡》、《枣海飞歌》、《枣乡情》;鼓书《红枣树》等等,不一而足。行唐花会中的传统节目“扭股车”、“挑花杆”反映的是枣乡人愉快劳动的情景。如“扭股车”表现枣乡男女推着装满红枣的独轮车、在崎岖山路或闹市里行走的情景。枣乡正月,村村唱戏,民间戏班,自演自乐。枣乡民间艺术十分丰富,近年来大量摄影、书法、绘画、剪纸、篆刻、根雕、柳编等作品不断涌现,极大地丰富了枣乡文化内涵。
(四)民俗风情。枣乡人把红枣作为美好甜蜜的象征。在枣乡,青年男女表情达意挑摘自家枣园树上最大、最红且与自己年龄数目相等的鲜枣,送与对方,互表爱意。他们离开后,羞赧的女子还要追上意中人,偷偷塞给对方两个硕大难寻的满膛红枣转身离去。这寓意让男方‘早早’提亲,两颗透亮的红心“早早”结合在一起。举行婚礼,礼桌上必摆红枣、红高粱、红蜡烛、红布绢,寓意“四红四喜”有吃有穿、光景红火。儿女结婚,把红枣、花生、栗子放在嫁妆里、火炕上、被角里,取其谐音“早生贵子”。生了孩子,取名“枣花”、“枣柱”。在枣乡,红枣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当作访亲问友的必备礼品,其他东西可以不带,但红枣却不能少。过春节时要蒸枣糕祭祀诸神;端午节要包枣粽子;八月十五中秋节要以鲜枣来祭祀祖先;腊八要吃红枣腊八糜……千百年来,枣乡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以红枣为原料,创造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传统食品和风味食品,为红枣饮食在璀璨的中华饮食文化中争得一席之地。
三、红枣文化传承
行唐县委、县政府把开发红枣产业和光大枣乡文化,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1984年县人大通过决议,将枣树定为“县树”,以唤起全县人民对兴枣的关注。首先,把红枣作为“两红一白”(红枣 、红薯、乳业)三大优势产业之首。在市场的呼唤下,建成红枣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体系。由行唐县甲壳素红枣有限公司开发的甲壳素红枣,其营养成分、食品价值都比普通红枣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被誉为“万能神果”。目前,全县红枣加工企业达300多家,红枣制品新辈迭出,建起了华北最大的红枣专业市场,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次,深入挖掘、整理、保护枣乡文化,继而发扬光大。成立了国内首家县级产业文化协会,致力于当地红枣、旅游等特色产业文化的整理、探讨和研究。2006年,成立了行唐县红枣文化研究会,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辐射功能,以此丰富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着力于县域特色文化的再创造、再积累,为县域特色产业添瓦助力。第三,繁荣枣乡文艺创作。创办刊物、出版相关文艺作品。相继创办了《行唐文艺》、《乡泉》、《龙地》等刊物。县内有志于红枣文化研究的有识之士,就在红枣产业文化的挖掘、整理、探讨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拍摄了电视风光片《枣乡风情》,辑录了《枣乡赞歌》CD光碟、河北梆子剧《孔雀岭》,编辑出版了枣乡文艺作品集《红枣树》、散文集《枣乡漫话》、枣乡故事《将门女》和电视文学剧本《中秋红》。第四,加大旅游开发和宣传力度,举办了两届大枣采摘节和两届红枣文化节。2009年8月,行唐以红枣文化为载体,成功申报了“千年古县”这一世界地名文化遗产。以“许由植枣、女英护枣”为主题,形成的“箕山文化”是成功申报“千年古县”的亮点,现已经成为行唐实施“文化兴县”战略中不可缺失的文化品牌。县委、县政府在申报“千年古县”过程中,抢救保护了箕山碑亭、许由塚、女英祠、巢父问答碑等一批“箕山文化”遗址和遗迹,使部分古建筑群(遗址)得以修复和保护。2010年10月9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行唐为“中国红枣文化之乡”,“中国红枣文化研究中心”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