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文昌6月9日消息(记者蔡文娟)近年来,海南省文昌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构建“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水产养殖业为目标,将生态红线内195户养殖户进行清退,建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探索多层养殖模式,让水产养殖“上楼”,推动渔业产业绿色转型,直接推动水产养殖业向标准化、工厂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努力打造海南省近海养殖退养、渔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样板。
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 (央广网发 文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天然海湾利养殖 粗放模式致污染
6月1日,在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一幢幢养殖示范厂房崛地而起,政府投资建设的五网配套基础设施和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标准化示范厂房内,养殖户曾广能正在仔细查看养殖池里的鱼苗状态,长势良好的鱼苗,预示着下一季能带来好的收益。
曾广能的祖辈都是传统渔民,在开始办养殖厂前,他常年跟着父辈在冯家湾打渔,过着“靠海吃海”的日子。
上世纪80年代末,冯家湾洁净的海水与平稳的海湾环境让虾苗繁育企业开始注意到这片天然海湾的养殖优势,开始纷纷在此开设鱼苗养殖场。当地渔民见到效益后陆续弃捕做养殖。曾广能也是在这个时期跟着父亲一起挖鱼塘养起了鱼虾。慢慢地,冯家湾水产养殖业发展越来越好,成为了知名的“鱼虾谷”。
养殖鱼塘清退前的冯家湾(央广网发 文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养殖鱼塘清退后的冯家湾(央广网发 文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截至2018年7月,冯家湾地区有养殖户2144户,养殖面积达13443亩。其中,冯家湾海岸带陆域200米以内养殖场422家,面积1358.24亩。
养殖户变多了,曾广能等养殖户却逐渐发现“不对劲”。“刚开始养殖利润可以达到50%甚至是更高,但慢慢地就降到30%以下,再后来出现亏损都是常有的事。”
没有科学的规划,养殖缺乏监管,常年粗放式的水产养殖模式导致冯家湾区域局部海域水质下降,部分区域沙滩出现淤泥化污染、海水富营养化等问题。“以前养螺养虾,就直接用水泵抽海水上来用,用完的尾水再排回海里。久而久之,海水变得越来越浑浊,养殖鱼虾的损耗也越来越高。”回忆起以前养殖的困境,曾广能不由得叹了口气。
狠下决心谋转型 鱼虾“上楼”焕生机
要眼前利还是长远计?文昌市开始了一系列整改措施。2018年9月,文昌市发布了《文昌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划定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区,决定于2019年底前全面清退水产养殖规划禁养区内的水产养殖场。同时,为保障当地百姓的“饭碗”,2020年起文昌市开始规划建设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鼓励当地养殖户“上岸”“上楼”养殖,探索近海养殖产业发展新路径。
园区总体布局图(央广网发 文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占地近7000亩,定位为以海洋水产种苗繁育为特色,集水产科研育种、种苗繁育、绿色健康养殖、仓储物流、商贸交易、教育培训、质量检测检疫科技孵化、数字渔业示范、休闲渔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产业园内已建好的标准化示范厂房(央广网发 晁聪 摄)
园区内对养殖尾水进行统一处理(央广网发 晁聪 摄)
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刘文龙介绍,园区规划建设了深海取水工程和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将养殖尾水、加工废水、生活污水,统一分类、集中处置,确保养殖尾水经过四级净化确保达标排放。同时,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探索创新多层养殖模式,引导从红树林保护区、冯家湾一类生态红线区以及沙港崀地区退出的460多户养殖户分批入园,为缓解养殖量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提供解决方案。
2021年5月,曾广能与其他3户养殖户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开始在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的两层养殖厂房进行投放试养,开启他们的“车间化”养殖新模式。曾广能说,前三年试养期内,园区对他们免收厂房租金、供水等费用,还将抽水、排水、养殖池建设等全部安排妥当,大大减轻了养殖成本。
曾广能在投喂鱼苗(央广网发 晁聪 摄)
“以前传统养殖方式以大棚式为主,容易受到天气、温度的影响,产量和品质不太稳定。”曾广能说,相比较之下,如今的养殖厂房环境比较优越,而且还由园区统一取水、处理后再排放。整个生产环节更加科学,生产条件可控,试验养殖的鱼苗质量、产量都有保证。受益于养殖环境的改善,现在曾广能等人也敢于尝试养殖如老鼠斑、蓝瓜子斑等更多高端鱼种,利润也提高不少。
今年4月24日到5月9日,曾广能陆续销售蓝瓜子斑4.5万尾,老鼠斑苗21.9万尾,销售收入达145.5万元,实现利润72.01万元。
曾广能向记者介绍新的养殖模式(央广网发 晁聪 摄)
尝到了甜头,也让曾广能等养殖户对鱼虾“上楼”的模式更加充满了信心。“有了成功的经验,以后就更能够放开手脚去做。”曾广能表示,他将发挥好带头模范作用,积极做好宣传,带动更多人一起转变养殖模式,增收致富。
产学研聚集发展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养殖环境的改善,吸引的不仅仅是养殖户,各大水产企业和科研院所也纷纷慕名而来。目前,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已引进包括海大集团、渤海水产等在内的16家养殖企业和科研机构,第一批入园的8家企业项目已动工建设。按照规划,未来完成三期建设之后,将全面实现6987亩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入园企业达20家,入园养殖户达1200户以上。
渤海水产育种(海南)有限公司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企业主要生产南美对虾种苗,投资1.5亿元建设的96亩冯家湾水产育种基地投用后,由公司自主繁育的南美对虾种虾年产量可达20万对,预计年产值达2.28亿元。此外,依托基因芯片和分子育种技术,该公司还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合作开展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的良种选育。
渤海水产宽敞明亮的养殖厂房(央广网发 晁聪 摄)
在渤海水产育种(海南)有限公司明亮宽敞的养殖车间里,记者看到,自动投饵、温度调节、光源调节、水质监控等设施齐全,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新品系选育和隔离养殖测试等工作。
标杆企业和科研院所带来的优质种苗和先进技术,也将惠及入园的本地养殖户,帮助冯家湾海水养殖行业取得高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园区计划打造种苗繁育联合研究中心,吸引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在园区设立科研机构,构建热带水产苗种南繁基地。通过推动产学研集聚发展,为养殖业转型升级、养殖户增产增收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