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梭子蟹养殖池里莫名其妙地有死蟹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养殖户王师傅说。将一只蟹子打开,里面是白色的糊状物。

在另一家养殖基地,曾师傅在40亩养殖塘里投入了十四五万元的蟹苗,然而到了八月份,蟹子也是接二连三地死亡,无论用什么办法,也阻止不了蟹子“自杀”。急得曾师傅半夜睡不着觉,就跑到养殖区域,看到半死不活的蟹子靠岸,就捞出来,放进加氧机里抢救,然而也是无济于事。

李博士根据多年的研究推断,这是蟹子患上了“牛奶病”,这种被蟹子养殖户称为“癌症”的病症。这种蟹子一旦死亡,就会释放出数以万计的致病孢子,这些致病的孢子会在别的蟹子脱壳时,乘蟹子身体虚弱时乘虚而进入其身体,并在体内繁衍生长,直到将蟹子的身体主要器官全部“占领”,这个时候,蟹子也就宣判了“死刑”。死亡的蟹子又去传染更多的群体,从而导致整个池塘出现毁灭性的灾难。

据李博士介绍,近年来, “牛奶病”致病因是由一种名为血卵涡鞭虫引起的,先后在我国浙江、广东沿海的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脊尾白对虾等重要养殖甲壳类中报道发现,并已确定该寄生病原是近年来引起当地养殖青蟹“黄水病”、三疣梭子蟹“牛奶病”和脊尾白对虾大规模死亡的主要病原之一。

盒养梭子蟹致富经_致富盒养梭子蟹视频_致富经养殖梭子蟹技术

发病小白虾

发病梭子蟹腹部发白

发病梭子蟹的步足肌肉呈“牙膏状”

血卵涡鞭虫

血卵涡鞭虫是一种感染甲壳动物的寄生性甲藻,由于该寄生虫的行为大多为鞭状,也被称为鞭状寄生虫。血卵涡鞭虫的生物特征与典型的两鞭浮游生物的生物特征相似。然而,与浮游生物不同的是,血卵涡鞭虫主要寄存在于虾蟹的器官和组织的血液中(如:肝胰脏、心脏、鳃和肌肉)。寄生虫的存在,会导致被感染的宿主出现不良反应,特别是在寄生虫细胞大量繁殖的末期,会导致主要器官(肝脏和心脏)的严重损伤。甚至是功能丧失。

盒养梭子蟹致富经_致富盒养梭子蟹视频_致富经养殖梭子蟹技术

发病梭子蟹的鳃部切片显示大量虫体

血卵涡鞭虫可以感染许多不同的甲壳类动物。到目前为止,有证据显示的就有40多种甲壳类动物,包括:蟹、南美白对虾、龙虾等等。特别是,该寄生虫可以在养殖期间引起大面积的传播,并对全球水产养殖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自2004年以来,在中国养殖的蟹中,血卵涡鞭虫已被确定是蟹“牛奶病”、“牙膏蟹”的主要原因。血卵涡鞭虫引起的疾病致病性,可以与虾类病毒引起的疾病相比,因此,对于养殖对象的影响是很大。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在中国沿海的人工养殖池中,三疣梭子蟹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时,南美白对虾也被检测到血卵涡鞭虫。这表明了,中国养虾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面临血卵涡鞭虫的潜在威胁。

血卵涡鞭虫的传播机制

对于血卵涡鞭虫, 传播途径是通过水环境或者大孢子细胞。首先,血卵涡鞭虫可以发育成纤维状的寄生虫,通常在感染的早期观察到。其次,寄生虫在受严重感染的宿主中发育成蛛网膜细胞体,然后将大量孢子释放到水中(10(6次方)- 10(8次方)个细胞/毫升)。

此外,当科学将宿主的孢子移植另外的宿主,可以导致另外宿主感染血卵涡鞭虫。然而,科学家们仍然不清楚,孢子是如何从一个宿主进入另外一个宿主的,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宿主在脱壳或者损伤,是血卵涡鞭虫的传播重要途径。

从大西洋蓝蟹中分离出,血卵涡鞭虫的不同阶段的形态。

攻关:将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据观察:血卵涡鞭虫病病程很长,属慢性病,V期、Ⅵ期幼蟹即发现有虫寄生,不一定表现出“牙膏”或“牛奶”症状,养殖中后期环境恶化时可能会急性爆发;

血卵涡鞭虫病可恢复,据养殖户反应,梭子蟹出现“牙膏”症状时,蜕壳后症状也可能消失;“绿水”容易出现“牙膏蟹”,绿水并不是指的浮游植物繁殖起来了,而是指养殖中后期有机质过多导致的水绿,此时水色浓绿,颜色长期保持不变,水中溶氧缺乏,尤其是底层缺氧严重,这时“牙膏蟹”比例明显增加;长期投喂生物饵料如兰蛤、野杂鱼虾尤其是投饵量过大时容易得血卵涡鞭虫病。

现在主要是在养殖户发现病情后,控制病源扩散上下功夫,隔离致病的蟹子。其次是利用无害的生物制剂,提高蟹子的体质,让血卵涡鞭虫无缝可钻。最后,还要靠优化养殖户的养殖模式,科学养殖。

养殖户也不要过分担心,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是简单杀虫,池底虫好杀,寄生在蟹体内的虫难杀;

建议首先预防使用“双氧底净颗粒”改底、抑虫、增氧,内服使用“虫虫草+纤灭”驱虫,全池泼洒“芳钙”助蜕壳,配合“泼洒姜”的使用“洗鳃”,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 血卵涡鞭虫的爆发。

广告

要了解或购买“虫虫草”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