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室外是冰天雪地,室内却是流水淙淙,鱼苗自在畅游……12月5日,走进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羊毛工镇卧龙岗村的米东区水循环高密度生态水产养殖育苗基地,一个个水产养殖恒温棚内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宋建华)室外是冰天雪地,室内却是流水淙淙,鱼苗自在畅游……12月5日,走进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羊毛工镇卧龙岗村的米东区水循环高密度生态水产养殖育苗基地,一个个水产养殖恒温棚内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如何让鱼苗在新疆冬季生长?记者走进恒温棚,跟着技术人员一探究竟。

该基地是羊毛工镇今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来自四川的水产养殖企业投资建设,预计投资500余万元,目前已建成6个恒温棚。

卧龙岗村紧邻卧龙岗水库和八一水库,全村有3000余亩养殖水面,是乌鲁木齐集中水产养殖面积最大的村,目前有水产养殖户51户。

“我们看中的就是这里丰富的水资源和悠久的养鱼历史。”企业负责人陈佐森说。

这是企业从四川引进的新品种金丝鳕鱼鱼苗,经过近1个月的养殖长势良好。

基地计划利用智慧化系统建成20个恒温棚,既为乌鲁木齐水产养殖提供新品种优质种苗,也建成冬季养殖基地,满足市场需求。

每个恒温棚从中间隔开,分成两个鱼池,通过恒温增氧系统和水循环系统,让池中水流形成漩涡式循环流动,模拟野生鱼的生长环境。

得益于卧龙岗村丰富的河流资源,基地使用的是富含鱼生长需要的矿物质和藻类的河水,极大缩短了养殖周期,提升了鱼肉品质。

河水经过处理后,水中的氨、氮、氧挥发到一定指标,进入恒温棚的沉淀池处理后保持恒温和干净卫生,保证鱼不会被外部环境影响,不再“靠天吃饭”,相比较传统养鱼实现了突破。

“养殖系统全部实现智慧化,可以实现水质、含氧量等数据实时监测,并能在手机、电脑上实现远程操作。”陈佐森说。

之所以称为高密度养殖,陈佐森指着恒温棚里密密麻麻的金丝鳕鱼苗说,一个120平方米的养殖棚每年可以产出10吨左右的成品鱼,效益是传统养鱼的十几倍。

高密度养殖不仅节省空间,而且投放鱼苗、喂养、管理、捕捞都方便,还减少了病虫害发生。

养殖池用完通过分级沉淀、杀菌等步骤,经检验合格后还可以用于玉米等作物的种植。

目前,6个恒温棚中分别养殖着斑点叉尾鮰(梭边鱼)、丁桂鱼、黄辣丁等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种。

“这些都是从四川引进的鱼苗,目前已基本适应本地水质,不仅可以在基地养殖,也可带动本地养殖户实现养殖品种更新换代。”陈佐森说。

陈佐森算了一笔账:20个养殖棚每年能产30万公斤经济价值较高的成品鱼,按照他们调研过的本地水产品市场价格,基地每年产值能达1000万元。

基地建成后,还能将村上养殖户秋季销售不完的鱼兜底收购,经过养殖后在冬季错峰销售,极大地保障了本地养殖户的利益。

卧龙岗村党支部书记杨军说,基地用新技术养殖新品种鱼,能形成极强的示范带动效应,带动更多养殖户增收致富,还能将生态养鱼打造成“一村一品”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