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吕欣 通讯员 秦雨
宾阳县新桥镇双江村村支书巫德寿成了新闻人物。今年5月,第五届亚洲水牛大会一闭幕,他就带着26名村民代表去了南宁,直奔广西水牛研究所,了解水牛新品种,学习养牛新模式……眼界大开后他们脑门也大开,下决心要在村里发展水牛养殖业。经南宁市高新区和广西水牛研究所牵线,广西兆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来到双江村,实地考察和专家论证后,企业拿出了合作意向书,专家给出了养殖建议——改变养殖品种,改变养殖观念,采取小区规模养殖的新模式牞逐步扩大规模。巫德寿和双江村村民都为养殖增收的前景而欢欣雀跃,全村129户首批报名养殖160头水牛。
“养牛为耕田,养猪为油钱”的老观念如今在广大农村几近消失,从政府部门到乡镇村屯,人们已普遍认可养殖业能拉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作用,认定养猪养牛、养鸡养鱼、养羊养兔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水产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区农业发展的重要空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养殖“三新”,即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撑起了农民增收的希望。
因地制宜——建设养殖优势产业区
针对我区养殖产品特色不突出、优势不明显的产业瓶颈,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十五”期间加大了对养殖业优势产品(品种)的规划与扶持力度。在养殖业发展到一定量的基础上,于2004年对我区各地颇具特色的渔牧品种和优势产区进行规划,促进了我区养殖业形成“开发一个品种,建成一个产业,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群众”的生产经营新格局。“十五”期末,我区已呈现出4大养殖优势产业区的雏型:南、北、钦、防名优水产品优势产区,桂东和桂北生猪优势产区,桂北-桂中-桂西牛、羊优势产业带,桂东南家禽优势产区。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带领农民种养结合,接长传统农业的养殖‘短腿’,打造养殖业在现代农业中的‘半边天’,将养殖业培育成农村经济的一项主业。”自治区水产畜牧局局长陈荣贵以此论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养殖业应该起到的作用。陈荣贵说,“十五”期间,传统的养殖项目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生猪一年出栏达500万头,四大家禽一年生产8亿羽,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养殖业的主旋律仍是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未来5年,根据市场需求,牛羊等草食动物、鹅、出口名优水产品是三大主攻方向,养殖品种更为丰富,养殖户的利润空间也更大。就广西“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农业生产环境来说,养殖业应在“八山”上做足经济文章。
适度规模——打开现代养殖业新局面
以小区规模养殖为代表的适度养殖模式的推广,不仅改变了我区传统的养殖观念和农户少量散养的饲养方式,还改善了我区养殖品种的内部结构,并为我区养殖业实现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正是在规模养殖的基础上,养殖产业化得到迅猛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大增强了养殖业的发展活力。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区水产畜牧业各种龙头企业个数达到361个,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达到378个,带动农户14万多户。特别可喜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水产畜牧行业出现了两个加工业集聚区:一是北海水产品加工区,共有水产品加工企业75家,产值达35亿元;二是贵港市港南区,拥有羽绒加工企业100多家,产值超过亿元的有4家,2005年加工羽绒2.6万吨,年产值18.8亿元,相当于港南区渔牧产值6.3亿元的3倍,已成为与广东吴川、浙江萧山齐名的全国三大羽绒加工基地之一。在广西养殖业“十一五”的规划中,水产畜牧部门将一手抓养殖规模,一手抓产业化,争取到2010年广西能拥有3-5家年产值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水产畜牧部门开始积极探索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养殖新模式。结合“十五”期间积累的小区规模养殖等经验,“水产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今年全面铺开。养殖小区建设、草食动物饲料开发、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成为推进养殖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小区养殖、立体养殖、工厂化养殖、跨领域能源互补养殖等将得到因地制宜的广泛发展。据悉,从今年开始,自治区水产畜牧局、科技厅、扶贫办等部门将联合打造10个示范点;水产畜牧部门还将与农村能源办加强合作,让养殖业与沼气池建设同步实施;计划“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规模养殖小区300个、新增入区养殖农户4500户。
科学技术——养殖增收有力保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养殖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这句话也得到了有力的佐证。以水产技术为例,过去5年的成就可归纳为三大成果:一是大规格罗非鱼、SPF南美白对虾等一批优良品种的引进扩繁成功及青蟹、象鼻螺和文蛤等名优品种大规格苗种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有效缓解了我区水产优势品种种苗的供应问题,促进了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二是设施渔业方兴未艾,工厂化养殖装备技术日益完善,提升了水产养殖的集约化水平;三是健康养殖技术的全面推广,减少了药物的使用,提高了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全区罗非鱼养殖从2002年的28万亩、11万吨、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发展到现在的39万亩、15万吨、出口创汇3300万美元。北海洪恩公司生产的罗非鱼片及单冻罗非鱼今年2月顺利打进欧盟市场,仅洪恩一家公司,就带动养殖户一年养殖罗非鱼4000万公斤。
几年来,自治区水产畜牧部门相继组织实施并完成了一批重大科技攻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人才小高地建设以及对外科技合作交流等项目,大大提高了本行业的科技含量。2001年国家开始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我区水产畜牧业标准化也进入快车道。23项水产畜牧业地方标准应运而生,建成水产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8个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场(户)7322个,认定水产畜牧业无公害产品产地219个;59个水产畜牧产品获国家统一标志的无公害产品认证,57万农户接受了标准化养殖技术培训。
未来5年,我区水产畜牧行业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培训目标是60万人次,对一般养殖户进行实用养殖技术、疫病防治知识等培训,每年15万人次;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农民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使他们成为养殖带头人。
2005年,水产畜牧行业总产值占到大农业总产值的46%,农民通过养殖业直接获得的人均现金收入占到其农业收入的52%,养殖业奠定了其在农业经济中的主业基础。“十一五”规划中,我区水产畜牧业提出打造大农业“半边天”的奋斗指标: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区水产畜牧行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占大农业的比重超过50%,农民通过养殖业获得的现金收入占大农业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55%。今年的目标是总产值703亿元,增长8%,占大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7%,水产畜牧业提供给农民的人均现金收入达1050元,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