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建海域多处发生赤潮,目前仍未完全消除。部分海域因赤潮灾害引起真鲷、包公鱼等海洋鱼类死亡。有关部门已组织打捞及无害化处理。市民采买食用时要谨慎辨别。

据中国新闻网5月26日电报道,近日,福建海域多处发生赤潮。记者26日从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连江黄岐半岛北部附近海域赤潮仍在持续;平潭苏澳海域发现东海原甲藻赤潮,并伴生高密度的有毒米氏凯伦藻;宁德三沙湾海域发现无毒的东海原甲藻赤潮。

网箱养殖草鱼技术视频_澳耗网箱养殖技术_网箱养殖海参技术

连江黄岐半岛北部奇达至北茭附近海域赤潮仍在持续

据福建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25日夜里报告,连江黄岐半岛北部奇达至北茭附近海域赤潮仍在持续,水体呈棕色或棕褐色,块片状分布,面积约4平方公里。东海原甲藻的最高细胞密度为252万个/升(基准密度:50万个/升)。目前真鲷、包公鱼等养殖鱼类已出现死亡。

平潭苏澳附近海域水体呈褐色

平潭苏澳附近赤潮海域水体呈褐色,条块状分布,面积约3平方公里。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为东海原甲藻,最高细胞密度为125万个/升;并伴生有毒的米氏凯伦藻,最高密度为98万个/升。周边海域有真鲷、美国红鱼、黑鲷、包公鱼、牡蛎和厚壳贻贝等养殖,真鲷、包公鱼等养殖鱼类出现的异常死亡现象已明显减轻。

宁德三沙湾海域23日发现赤潮

23日宁德三沙湾海域发现赤潮,赤潮发生区域位于嵛山岛、渔井、古镇、三沙、长表及高罗海域。水体呈褐色,条块状分布,面积约18平方公里。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为东海原甲藻,最高细胞密度为2020万个/升。周边海域有鱼类和海带养殖,目前未收到养殖损失的报告。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要求,加密赤潮动态监测,及时掌握赤潮发展态势;对受赤潮影响养殖网箱,采取下沉、迁移、疏散、停饵等措施;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防止问题水产品流入市场。

当地有关部分正在对赤潮引起的死鱼组织打捞和无害化处理,防止流入市场

5月25日,东南网记者从平潭综合实验区农发局了解到,近日,在平潭苏澳镇龙头村附近海域,出现真鲷等网箱养殖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灾情发生后,各有关部门、各有关乡镇密切关注态势,加强加密监测,严密组织死鱼打捞及无害化处理,严防死鱼上岸流入市场。

据当地海洋与渔业部门监测数据显示,赤潮引起鱼类死亡的原因主要判定为以下2点:

一是高密度赤潮生物堵塞鱼类鳃组织,引起窒息;

二是疑似米氏凯伦藻产生的溶血毒素可能引起鱼类鳃组织受损,导致窒息。

赤潮是什么?是否都有毒?对食用海产品的影响是什么?

1、什么是赤潮?

赤潮,国际上把它称为“有害藻华”,它发生时常常在海洋或湖面上形成一大片红色景象,因此被许多人比喻成“红色幽灵”。其实,它是水中的一些细菌、原生动物和浮游植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或高度聚集从而引起水体变色现象。

澳耗网箱养殖技术_网箱养殖草鱼技术视频_网箱养殖海参技术

2、分无毒赤潮和有毒赤潮

无毒赤潮一般是无害的。而有毒赤潮中的赤潮生物能够生泌麻痹性贝毒、下痢性贝毒、神经性贝毒等毒素,人类一旦食用就可能引起中毒反应。

其中,由赤潮引发的贝类中毒是一种毒性较强的有机毒素。媒体曾报道过多起因赤潮导致的贝类中毒事件。

泉州石狮:8名人员误食贝类中毒!

2017年6月7、8日

受赤潮影响

石狮市永宁镇梅林村至西岑村海域的

贝类产品受到污染

发生两起8名外来务工人员

因捡贝类海产品失误中毒事件

漳州漳浦36人吃淡菜中毒!受海洋赤潮影响2017年6月8日下午漳州市漳浦县36名村民疑似食用青蛤后出现中毒症状

澳耗网箱养殖技术_网箱养殖海参技术_网箱养殖草鱼技术视频

惠安三渔民疑捡食淡菜入院

2017年6月12日凌晨两点多

惠安东桥镇的三名宁德籍渔民

疑似食用海产品淡菜(贻贝)后

出现呕吐、四肢麻痹等症状

被紧急送往惠安县医院抢救!

澳耗网箱养殖技术_网箱养殖海参技术_网箱养殖草鱼技术视频

买到疑似被赤潮毒死的可疑海产品怎么办?

福建省赤潮灾害出现后,有关部门已发出通报:

为防止个别人违规将死鱼(特别是真鲷)上市流通,进而影响公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各经营企业、餐饮单位要严格落实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严禁采购和制售来源不明、受赤潮污染的鱼类产品,以杜绝苏澳海域受污染养殖鱼类进入销售市场,各餐饮主体在重大活动保障时及农村大型聚餐中不得购买使用受赤潮污染海域的鱼类产品。

同时,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鱼类产品时,应尽量选择去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避免购买来自赤潮预警地区和价格明显偏低的鱼类产品;在采购时,要注意留存相关采购凭据;烹饪鱼类产品时,务必煮熟煮透,尽量减少食用频率,单次食用量不宜太多;若是发现市面上有问题死鱼销售,请及时拨打12315反映情况。

最后:千万不要在赤潮发生海域自行采食野外贝类、鱼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