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硝烟弥漫的行业乱象中诞生,注定了广东省鳗鱼业协会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民主办会,抱团发展。协会成立10多年来,用行动一步一步地把行业引到高质量发展的正轨上,还成功将鳗鱼打造成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出口定价话语权的农产品。
近日,《海洋与渔业》记者走进广东省鳗鱼业协会(以下简称“鳗鱼协会”),与该协会会长周兆恩、秘书长罗广胜展开了一场对话。在采访中,他们代表协会回顾了顺德鳗鱼业的发展历程,解答了会员间利益平衡的问题,介绍了对外销售平台的建立对产业带来的促进作用,以及呼吁严打鳗苗走私出口等制约行业发展的行为。
▲ 协会会长周兆恩(左), 协会秘书长罗广胜(右)
土池养鳗成就“中国鳗鱼之乡”
《海洋与渔业》:请介绍一下顺德鳗鱼业的发展历程和总体情况。
鳗鱼协会:自上个世纪80年代,佛山顺德开始引进鳗鱼养殖。1986年,顺德稔海村利用珠三角特有的“桑基鱼塘”生态优势,在国内首创“土池养鳗”。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顺德鳗鱼业发展迅猛,成为广东最大的鳗鱼生产、加工、出口中心。2003~2006年是顺德鳗鱼的发展高峰,当时顺德的养殖面积有7.5万亩,年产量5.5万吨,产值达22亿元,鳗鱼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鳗鱼养殖、加工和出口基地。2009年顺德荣获“中国鳗鱼之乡”称号,产品驰名中外。
目前,顺德已建成大型鳗苗培育场7家,年培苗能力达1亿尾;鳗鱼(外延面积)养殖基地年生产能力达6万吨,拥有5家烤鳗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可达2万吨,占全省的60%。当地已发展出涵盖鳗鱼培育、鳗鱼养殖、鳗鱼加工、饲料生产等一整套成熟、完整的产业链,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欧盟、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洋与渔业》:业内有句话叫“中国鳗鱼看广东,广东鳗鱼看顺德,顺德鳗鱼看稔海”。稔海村在顺德鳗鱼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鳗鱼协会:顺德养鳗,最早是在稔海村。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中介来到这里推销鳗苗,当时就有村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养殖。协会会长周兆恩就是在那时开始养鳗鱼的。他买了1.5万尾鳗苗,放到一口接近10亩的土塘里尝试养殖。因为当时其他地方鳗鱼都是用水泥池养殖的,土塘能不能养出商品鱼?大家心里都没底。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他们的努力下,竟然养殖成功了。第二年,商品鳗陆续上市。周兆恩当年那塘鳗鱼为他赚了七八万元,一步走入“万元户”行列。在成功养殖的示范带动下,稔海村村民开始跟风养殖,很快家家户户都养鳗鱼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久后临近的乡镇也纷纷养鳗,在顺德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鳗鱼产业集群。
鳗鱼协会“因势而生”
《海洋与渔业》:在上世纪90年代,顺德鳗鱼市场曾遭遇崩盘,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
鳗鱼协会:1995、1996年,顺德鳗鱼遭遇了一次危机。当时整个顺德疯养鳗鱼,导致市场供大于求。究其原因,一是国内的鳗鱼销售市场还没开拓,仅靠日本市场出口,比较单一;二是缺少行业组织协调管理,导致养殖企业各自为政,市场一低迷,大家就不计成本地疯狂抛售,造成了市场恐慌性崩盘。当时,鳗鱼价格一落千丈,一个农贸公司亏本上亿元都是家常便饭,全行业损失严重。
经过几年的动荡和洗牌,2002年,鳗鱼协会正式成立,为养殖企业、流通企业以及销售市场搭建了一座“桥梁”,原本的“一盘散沙”变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团体。目前鳗鱼协会有180多名会员,涵盖种苗培育、养殖、饵料生产、深加工和出口(流通)等产业链。协会除了顺德本地会员,还有来自浙江、江苏、福建、台湾等地的人。除了精心打造顺德鳗鱼地域品牌,我们也在努力开拓国内鳗鱼市场,以促进整个鳗鱼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抱团发展,促进良性竞争
《海洋与渔业》:鳗鱼协会是如何为会员服务的,有哪些措施和办法?
鳗鱼协会:协会自成立以来,所有会员都拧成一股绳,把协会当成自己的家。每年,协会都会请水产养殖专家给会员做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养殖水平;每年11月底12月初鳗苗生产开始后,我们会收集各方情报并及时通报给会员,告诉他们当年苗的情况如何,有可能丰收还是欠收,让会员理性地、有计划地投苗,不要一窝蜂去抢苗,控制投苗成本。同时,我们也会把国际鳗鱼市场的行情不定期地通报给会员,帮助他们了解市场,使他们有序地进苗、卖鱼,帮助会员最大程度地降低养殖风险。
《海洋与渔业》:据说鳗鱼协会内部有个“活鳗销售平台”,可否简单介绍一下。
鳗鱼协会:“活鳗销售平台”主要是面向养殖、流通大户的一个商议平台。到现在已经运作了四个年度。我们按照按一个鳗年度(每年9月到次年8月)做一个销售计划,根据当年存塘的鱼数量、规格及国际需求市场,制定一个销售最低价格,让会员参考,避免恶性压价销售情况发生。
这个平台主要是为了应对日本市场,因为我们有定价权,平台的重点就是给出合理的价位。什么才是合理的呢?我们会根据养鳗的数量和日本的需求去定一个最低价,这个最低价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变的,但是过了一个月后,我们会根据市场的情况做调整,总体来说这个价格是波动式上升的。
以前没有“活鳗销售平台”的时候,很多会员会被误导,相信一些“鳗鱼行情低迷”的谣言。有了这个平台,协会越来越有凝聚力,在业界也越来越有号召力。
《海洋与渔业》:近几年鳗苗捕获量减少,在鳗苗分配上,协会如何避免会员间恶性竞争?
鳗鱼协会:对于鳗苗,我们不参与分配。协会目前最重要的是给会员提供信息,提供一个风险提示,让他们理性投苗。协会是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既强调大家抱团发展,也杜绝会员间恶性竞争,因为这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会员们要懂得既在竞争中有合作,也要在合作中有竞争,这样协会才有活力,才能长久发展。譬如种苗方面,我们暂时做不到给每个人分配多少苗,但是我们可以做协调,让大家共同开拓市场;进苗方面,我们只能通过信息提醒大家合理、有序地投苗。相信每个会员都能通过协会的帮助,最大程度地降低养殖风险、运营风险。
下一步我们想借鉴“区块链”概念,筹备建设一个规范鳗苗流通的交易中心,主要面向我们的会员和全国各地做苗的流通人员。利用这个中心,我们把全国各地的苗种流通商吸引过来,为我们协会的会员服务,把苗卖给我们的会员。在中心里,我们的信息是共享的、透明的,所有苗商的交易都得通过中心平台进行,但价格是买卖双方自己商定的,协会只充当一个“监控”的角色,我们会根据行情给出鳗苗的价格区间。这样一来,就可以逐渐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让大家共同发展。
这个中心成立之后,每个会员投多少苗,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这无形之中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养殖重心移至江门台山
《海洋与渔业》:据了解,在新世纪之后,顺德鳗鱼养殖重心转移到了江门台山,为什么会经历这一番产业转移呢?
鳗鱼协会:鳗鱼养殖在顺德遍地开花之后,随着顺德工业迅速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土地租金也越来越贵。对于鳗鱼养殖户来说,压力越来越大。为了降低养殖成本,许多养殖户开始将鳗鱼养殖迁移至番禺、中山,最后顺德鳗鱼养殖选择落户在江门台山。实地调研发现,台山当地水质优良,温度适中,而且没有工业污染,非常适合鳗鱼养殖。最重要的是,台山的土地资源丰富,塘租特别便宜,才几百元一亩。这样一来,养殖成本就大大降低。
大约2000年前后,顺德鳗鱼养殖户大举迁往台山,为台山的农民带来了很大的财富,也拉动了当地的就业。搬迁去台山对顺德鳗鱼养殖户来说,也是一个扩张的过程,有些大户的养殖面积上万亩,少的也有一、两千亩,目前台山的养鳗面积高达4万多亩。
《海洋与渔业》:据了解,台山的日本鳗养殖面积全国最大,也捧回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荣誉,业内如何定位“顺德鳗鱼”与“台山鳗鱼”之间的关系?
鳗鱼协会:台山鳗鱼和顺德鳗鱼是一样的。目前来说,鳗鱼加工基本以顺德为主,鳗鱼养殖主要集中在台山。在顺德,大规模的烤鳗加工厂有五家,如果满负荷的话,每家工厂的年产量起码有2000吨。
绿色养鳗,确保零药残
《海洋与渔业》:我们一直以“鳗鱼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出口定价话语权的农产品”为豪,时至今日,我们是否还延续着这样一种优势?
鳗鱼协会:绝对有这个优势。这些年,我们一直倡导鳗鱼绿色养殖,大约在2006年,协会组织会员,斥资500多万建立了检测中心,配备了国际最先进的检测系统,主要可以检测孔雀石绿、硝基呋喃和沙星等物质。为了让鳗鱼顺利出口日本,我们要自己把好首道关口。检测中心运作的五六年间,各个加工厂自己也逐步建立了检测中心,很好地解决了鳗鱼药残的问题,这样一来,协会检测中心的使命就完成了。另外,协会每年都邀请专家为养鳗户做培训,指导养鳗户注意养殖水安全、用药安全和饲料安全,因为日本对食品检测的要求非常高,一旦检测出问题,鱼就卖不出去。由于广东出品的鳗鱼质量安全有保障,日本鳗输入组合的森山乔司理事长给出了“中国鳗鱼是最安全的食品之一”的高评价。
《鳗鱼的故事》登陆央视
《海洋与渔业》:不久前,纪录片《鳗鱼的故事》在央视播出,顺德鳗鱼一下子备受关注。据说这个片子历时三年才完成,为什么花这么大力气拍摄这个片子,你们希望达到什么效果?
鳗鱼协会:我们三年前就开始筹备拍摄《鳗鱼的故事》,灵感是从“寻味顺德”来的。在“寻味顺德”拍摄的时候我们协会并没有很重视鳗鱼的宣传,直到“寻味顺德”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之后,许多会员就反映“为什么没有鳗鱼”。因此,我们马上找了顺德区政府、佛山电视台、还有《寻味顺德》的拍摄团队,筹备拍摄《鳗鱼的故事》。前前后后花了3年的时间,该纪录片于今年5月20日在cctv9首播。
其实我们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让中国14亿人口认识顺德鳗鱼,知道在广东,有这么好的一道食材,因为很多地方,包括四川、北京、山东,都不了解鳗鱼。《鳗鱼的故事》让全国的观众认识到神秘的鳗鱼,这种至今无法通过人工繁育的生物是具有多高的营养价值和具有多强大的生命力,我们称它为“水中冬虫草”,也称它为“水中黄金”。
《鳗鱼的故事》播出之后,反响很好。没播之前,菜鳗(一斤以上规格)一般是七八万元一吨,纪录片播出以后,菜鳗最高峰能卖到12.3万元/吨。以每年售出三万吨菜鳗来算,菜鳗的利润多出1.2亿元。而出口活鳗价格也突破了历史的高峰,5p出口活鳗是29.8万元/吨(折合汇率创了高峰)。3p的烤鳗目前至少要18万元/吨才能买到。可以说,《鳗鱼的故事》为行业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现在许多外地的朋友都会打电话过来咨询有关鳗鱼的事情,甚至大老远跑来吃鳗鱼。
严厉打击鳗苗走私
《海洋与渔业》:鳗苗依赖野生捕捞,每到鳗苗捕捞季节,鳗苗走私出境屡禁不止,协会有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个大难题吗?
鳗鱼协会:我们国内鳗鱼养殖、销售的产业链都比较成熟了,唯一不能解决的是,还无法突破鳗苗人工繁育。一直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鳗苗捕获量不断减少,国内的鳗苗都供不应求。但是,就是在这么严峻的情况下,仍有不法分子通过走私将鳗苗出口到日本、韩国。以今年为例,我国捕捞上来的日本鳗苗只有15吨,走私出去12吨,分到鳗鱼协会只有3吨。而且走私出去的苗卖得很便宜,最多20多块一尾,而我们的鳗鱼苗进货价高达33块一尾。
这3吨鳗苗远远不够国内养殖,许多养殖户的塘只能空着。以每个养殖户都投满苗来计算的话,广东起码需要25吨苗。如果苗种没有被走私,养殖密度低一点还勉强够用。
我们希望上级部门关注这个事情,大力保护鳗苗资源,严厉打击走私鳗苗出境的行为,支持顺德养鳗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希望能推动立法,管制鳗苗走私出境;最后,我们也会集合有关研究所的资源,大力推动鳗苗的人工繁育,争取早日实现“自繁自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