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高家镇 高家镇利用对口支援资金150万元,在汶溪村新建公共服务中心,占地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总投资270万元。该中心主要用于村两委办公、移民培训、老年活动中心和便民超市。

公共服务——兴义镇 河北省秦皇岛市自1998年至今对口支援兴义镇,援助资金和物资共计300余万元。其中兴秦希望小学捐助资金和电脑折合人民币50万元,兴义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25万元,兴义镇红苕粉加工厂设施设备折合人民币100万元,兴义镇政府搬迁捐资和物资折合人民币80万元,敬老院及其他资助45万元。

公共服务——虎威镇 河北省对口支援虎威镇共310万元,其中移民文化广场投入80万元。广场建于2010年8月,竣工于2010年10月,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并配套乒乓球台等户外健身器材。 移民文化广场建成后,能同时供200-300人进行各种文化活动和健身休闲运动,可供开展近千人的群众活动。该项目将成为全镇移民文化宣传主阵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公共服务——名山街道 河北省自开展三峡移民对口支援工作以来,石家庄市、沧州市累计无偿援助名山街道项目资金300余万元,支持名山街道完善学校、广场、道路、村级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移民出行和农副产品运输困难,为助推名山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移民增收致富、丰富移民文化生活给予帮助与关爱。

公共服务——树人镇 树人镇利用移民对口支援资金100万元,新建大楼脚村公共服务中心,占地面积800平方米。该中心的建成,改善了该村办公条件,有效解决了移民办事难状况,丰富了移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村民健康水平。

公共服务——湛普镇 河北省唐山市政府无偿援助湛普镇100万元,整修丰都县湛普镇文化服务中心,新建丰都县湛普镇学校食堂,丰富了移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改善了 800多名学生吃饭环境。

河北省对口帮扶丰都县 特色柑橘——龙孔镇 龙孔镇充分利用河北省廊坊市对口支援契机,着力发展柑橘特色产业。现有标准化柑橘园3000余亩,完成柑橘高换嫁接500亩,组建了1个楠竹柑橘专业合作社,种植农户600余户,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组织生产、管理和市场销售,已注册楠竹锦橙中国地理标识商标,曾多次出口俄罗斯,选送中南海,畅销全国,市场供不应求

肉牛养殖——三合街道 三合街道充分利用对口支援资金,在肉牛养殖业上创新思路,投资兴建庭院牧场20个(每个30-50头),由养牛大户带头领养,带动周边及附近100余名群众养殖肉牛。全村共养牛1600余头,年收入可实现40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原料—肉牛养殖—牛粪综合利用”综合养殖模式,真正实现肉牛无害化循环养殖,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移民迁建——双路镇 双路镇利用河北省邯郸市对口支援资金,新建邯路学校(邯郸、双路)教学大楼1幢,解决了600名学生读书难问题,兴修邯双(邯郸、双路)石合大堰6公里,解决1200亩农田灌溉和3400人的饮水问题;新建马鞍山居民点,安置移民43户,同时还修建移民致富学校和硬化丰双公路,其中邯郸捐助34万元,解决了移民出行难和实用技术培训场地的问题。

交通建设——兴龙镇 兴龙镇先锋村渠溪河支流因三峡水库175米蓄水, 造成200余名移民群众过河难,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兴龙镇利用对口支援资金140万元,于2013年3月启动了兴龙镇曾家沟公路桥的建设工作。该桥长约40.04米,横跨渠溪河支流,总投资140余万元。 该公路桥的建设,不仅能解决当地村民过河难的问题,而且也有利于河流两岸群众的往来,同时对稳定和提高当地村民生产生

公共服务——十直镇 为满足广大移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在河北省邢台市的帮扶下,十直镇建成了集休憩、娱乐、健身为主的高标准休闲文化广场,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靓化集镇环境和进一步完善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步骤,更是移民后期扶持的重要举措。

丰都县移民培训基地,河北省政府援建于2009年。地点:丰都县水天坪工业园区。

引言》》

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对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对口支援的通知正式下发,要求河北省作为对口支援帮扶单位,对库区移民大县丰都县开展帮扶工作。

河北省、丰都县,相隔1000多公里的两地,从此结下20年深情。

风雨漫漫20载,铺就条条致富路,帮扶结下丰硕果,真情催开友谊花。

河北省如同奔流长江水一般传递着河北人民的深厚情谊,滋润着丰都县90万儿女的心田:一条条幸福路逐一贯通,一座座连心桥飞越天堑……

20年来,河北省同丰都人民一道并肩作战,共同破解了“搬得出”这一难题,从而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发展。围绕移民攻坚、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就业培训、社会事业等方面,河北省为丰都县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帮扶援助,以满腔热忱真情帮扶、真切关怀丰都,为促进丰都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城乡换新貌:

无偿援助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徜徉在丰都街头,一股浓烈的现代气息迎面而来:宽阔的城市道路,崭新气派的楼宇,以及处处点缀的城市公园等,营造出一派充满生机的宜居城市形象。

这其中,有不少以“河北”为字头起名的市政工程项目:河北步行街、河北大桥、冀丰建设大厦等,不少建筑成为丰都新县城的标志性建筑,展现出一座移民新城的崭新风貌。

在城市发生的变化仅仅是河北省大力帮扶丰都县推进社会事业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丰都县虎威红岩村、高家镇汶溪村、名山镇何家坪村等村镇,更是处处留下了河北省积极帮扶丰都县新农村建设的影子:从村里的农房改造到村小学建设、通村公路建设,山平塘整治,人畜饮水池、村级卫生室改造以及农业产业项目帮扶上,河北省都倾力提供了无偿援助,累计与丰都签订正式协议50多项,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据统计,2008-2012年,丰都县共到位无偿援助资金3945万元,其中仅河北省政府就无偿援助329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丰都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和公益事业帮扶。

在“大支援”的旗帜下,河北省通过为丰都县“输血”,使得当地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大为改善,为丰都县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大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河北省还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重点,不断改善丰都县库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加快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

输血变造血:

协助招商引资,培育优势产业

河北省商会投资1.28亿元在丰都县龙孔镇的林业种植和深造加工项目;石家庄沃特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丰都县名山街道投资6000万元的病源污染治理项目;河北省三义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民俗服饰开发项目……

近年来,河北省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帮扶济困与助推发展并举的思路,协助丰都县培育优势产业,提高当地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为增强丰都发展后劲,结合丰都资源优势,河北省围绕工业升级、旅游提档、产业培育等多个方面,利用主办、承办的各种会展、节会及辖区内的网络、新闻媒介等渠道,配套制作宣传推介资料,对外发布丰都招商引资信息,大力帮助引进符合丰都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促进丰都产业发展。

据了解,在“中国廊坊‘5·18’国际经贸洽谈会”上,由河北省牵线搭桥,在此次展会上举办了“丰都县重点项目推介会”,向河北省有关单位和企业推介丰都的招商引资环境、政策、资源。通过这些措施,有力推进了丰都县招商引资,扩大了知名度。

扶贫先扶智:

搭建两地沟通桥梁,实现智力优势互补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作为库区移民大县的丰都县,同时也是农民工输出大县,每年向全国农民工输出达19万人,劳务收入达21亿元。如何提升农民工自身素质,加快增收步伐?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必不可少。

与此同时,进入新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民文化、科技等综合素质的提高。随着现代农业的深入推进,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生态农业、信息农业转变,更需要一批有素质有文化的现代农民。

“通过各种方式组织一系列紧密联系生产的技术短训班,使劳动者在短期内获得某项实用技术,从而用于生产实践,产生收益。”河北省对口帮扶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丰都的帮扶工作不仅要在经济上全力支持,更要在智力上提供帮助,通过搭建两地沟通桥梁,实现智力上的优势互补。

对此,河北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完善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建立健全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工作机制,提高劳务输出培训能力,推动和引导河北省企业与丰都富余劳动力的对接。

据悉,河北省充分发挥该省教育资源的作用,做好基层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和普通劳动力的培训工作,采取多种形式为丰都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300余人。通过移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提高了移民的技能,并发挥了“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促进了移民增收致富。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省和丰都县还加强干部交流培训,使丰都县干部增长了才干,开阔了视野,并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5年共有6名干部到河北省挂职锻炼,提高了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同时也带回了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

文/ 李安楠 张亚飞 佩玉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