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实施优质粮油工程经验

获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推介

经验优势是什么意思_优质经验作用_优异经验

长沙县是历史悠久的产粮大县,总面积1756平方公里,总人口150万人,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113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50万吨以上。近年来,在政策调整和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下,当地粮食行业面临严峻考验。为了适应形势、走出发展困境,长沙县积极推动改革,以深入实施优质粮油工程作为重要抓手,完善粮食储备体制机制,强化粮食储备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支撑,扶持壮大一批粮食产业化重点企业,有效形成了产业合力,全县粮食产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

一、稳定国有粮企主阵地,夯实行业基础

当地唯一的县属国有粮食企业长沙县天华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华公司),企业承担着解决粮食系统改制问题的艰巨任务,长沙县多措并举有效帮助天华公司破解困局。一是注资金,县政府借款1950万元注入天华公司用于建立成品县级储备,同时拨款128万元用于公司成品粮低温库的提质改造,目前3900吨县级成品粮储备已经建成,有效填补了辖区内成品粮储备空白。二是增业务,县政府明确调整天华公司作为县级储备粮、县级临储粮承储主体,目前该公司负责承储的县级储备粮数量达到1万吨,二期建设项目落地后规模将达到2万吨。这一系列举措有效解决了天华公司的历史包袱,充分发挥其粮食收储保障的主阵地作用,切实保护了当地农民利益、保障了粮食供应、稳定了粮食市场。

二、加强项目扶持引导,推动产业升级

自2016年开始,当地财政每年投入400万的资金用于引导扶持粮食企业,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一是加强仓储设施提质改造,近年来全县升级改造仓容25万余吨,应用储粮三项技术的仓容占比达76%,通过“藏粮于技”,在提高粮食品质、增加效益的同时,有效推进了节粮减损。二是推动粮食产业化发展,扶持相关企业更新升级设备200多台套,带动企业新增自投资金3000余万元,打造了米吉星粮油公司、沃园生态农业等17家粮食规模企业,全县2021年度粮油加工总产值达27.1亿元。三是建立健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引导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新建6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添置100余台套烘干设备,烘干能力达到3150吨/日,通过粮食产业服务体系连接生产端和市场端,有效增加了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四是提升粮食质量检测能力,为有效减轻粮食企业负担,对企业购买重金属检测仪器按采购价格的75%进行补助,全县新增了20台重金属快检设备,为加工产品质量的保障构筑了基础。

三、成立联盟打造品牌,凝聚发展合力

针对当地粮食行业企业小、散的情况,长沙县于2018年召集辖区重点粮食企业会商,采用创新打造产业联盟的方式,由辖区内八家重点粮食加工企业和五个自然人共同组建了一家集粮食种植、收储、高精加工、立体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粮油企业湖南米吉星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100万元。该公司积极实施“五优联动”,发挥了良好的产业经济带动示范作用。一是推动“优粮优产”,通过构建“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合作模式,大力推动订单规模化生产,重点推广种植玉珍香、泰优390等优质稻种,在长沙县多个乡镇建立了8个种植基地,总规模达1万余亩。二是推动“优粮优购”,以高于市场收购价5%-10%的价格收购原粮,农户的种粮比较效益得到了提高,企业通过订单收购降低了成本,从而实现了农企双赢。三是推动“优粮优储”,为了改造升级收储库,提高优质粮食储存水平,2020年新建一个有效仓容达3000吨的绿色低温成品粮储备仓库,通过低温储存有效保持了粮食的新鲜度和食用品质。四是推动“优粮优加”,通过对加工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产品品质和产能得到极大提升。在原有8条标米生产线的基础上,投资4000多万新建了一栋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的厂房,同时新建一条日产200吨高标准精米加工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合计达20万吨。该精米生产线的建成投产,打造了辖区内高标准、高精度、高智能、全自动、高环保大米加工的新标杆。五是推动“优粮优销”,整合县域内“多而散、小而弱”的粮食行业资源,着力打造“米吉星大米”区域粮食公共品牌,通过建立统一的品牌标准、品牌形象和品牌推广模式,切实提高了长沙县优质粮食品牌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年均销售大米产品约1.2万吨,销售收入达5000余万元。2021年,“米吉星”被湖南省商标品牌协会评定为湖南省知名品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