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山”的文章,发挥“山”的效益,创新助推林改浪潮。

近年来,七星关区统筹部署,围绕推动林业资源转换为资产、转变为资金、转化为资本,着力创新,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点,完善林业生态、林业产业等,走出一条资源增长、生态增效、产业增值、林农增收、林区和谐的发展路子。

森茂林业专业合作社位于七星关区放珠镇长沟村4组,成立于2013年1月29日,注册资金223万元。近年来,该合作社充分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林地和林下资源,以研究开发天麻种子培育、商品麻种植和加工为主要产业,科学规划,规模种植,持续科研投入,攻克技术难关。合作社利用当地野生优质的天麻品种,在林下仿野生高质高效栽培天麻,推出绿色生态、规范化种植高品质天麻产品,打造出了一块响亮招牌。

“我们的天麻销路比较好,产品供不应求,带动了周围很多农民致富。光是去年,给老百姓发放的工资就超过450万元。”七星关区放珠镇森茂林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闵琦晖说。

森茂林业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林地和荒地,建设林下仿野生种植天麻基地。2014年基地被毕节市林业局认定为首批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16年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8年被毕节市林业局评为市级林业龙头企业,2019年获批第四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经过多年的实践,合作社组建了一支种植技术过硬、管理严谨的团队,带动当地和周边农户形成林下种植、管护、采收、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天麻产业链。

近年来,省内外市场对于天麻的需求量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大力发展林下天麻等中药材种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还可延伸相关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在放珠镇森茂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杨家湾镇盛发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朱昌镇山脚村九股水生态林场专业合作社、野角大水水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一大批林下近野生天麻种植合作社陆续成立,老百姓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目前,七星关区已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林下近野生天麻产区,特别是其中的优良品种——血红天麻,作为我区特有的优质天麻品种,其地理标志认证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取得认证后,将有力促进我区林下近野生天麻产业发展。

七星关区平均海拔1511米,最高处海拔2217米,最低处海拔470米,境内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峰峦叠现,溪流纵横,壑谷幽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2.5摄氏度,地形的复杂多样,造就了全区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为林下种养殖业提供了独特的发展环境。

以往受限于林产品的生产加工等环节多为手工操作,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不高,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且很多林产品在种植、养殖上都是采用传统粗放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生产周期长,依靠手工完成的产品初加工影响了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了经营成本。加之我区林下经济产品品牌建立时间短、起步晚、宣传推广力度不足、产品精深加工条件不成熟等影响,品牌影响力弱,导致优越林业环境下出产的好产品没有卖出好价钱。

为此,七星关区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林业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区林下种植利用林地1.21万公顷。其中,林下中药材种植0.35万公顷,年产3350吨,产值22000万元;林下蔬菜种植马铃薯、蔬菜、魔芋等其他矮杆经济作物0.82万公顷,年产3.25万吨,产值6499万元;林下食用菌种植0.033万公顷,年产500吨,产值1000万元。除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林药套种、林粮套种等林下种植业外,我区还大力发展了林禽共养、林畜共养等为主的林下养殖经济,实现了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跨越,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七星关区田坎乡百诚养鸡专业合作社是在农业产业化推动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家合作社。百诚养鸡专业合作社创办于2008年,开始名为田坎乡百诚禽业,2012年,发起人李顺江在百诚禽业的基础上成立了七星关区田坎彝族乡百诚养鸡专业合作社。

百诚养鸡专业合作社坚守生态发展理念,科学、合理密度饲养,鸡粪林地自然消融,既不破坏林地生态环境,又实现了产业有效融合。经过13年的发展,合作社健全完善了各种管理制度,积累了丰富的林下生态土鸡养殖经验,并向当地农户进行规模化推广。

“合作社通过与广西桂林大发公司合作,精选出抗病能力强,适合野外放养的香1、香2种鸡,作为基地推广的主要品种。聘请专家讲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法,目前已培训农户1000多人次,发放养殖资料2000多份。培训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带动田坎乡林下养殖基地5个,有力推动了地方林下经济的发展,为当地林下生态畜牧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田坎彝族乡百诚养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顺江说,现在林下放山鸡项目已经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降低了林下经营风险,做到有灾保成本,无灾保收益,大家发展起来也放心了很多。

百诚养鸡专业合作社到目前已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流转林地面积400余公顷,林下养殖土鸡20万羽。2020年,合作社带动211户农户参与发展,提供了养殖、加工、销售等50多个工作岗位,有效促进附近农民增收。

百诚养鸡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步,是七星关区林下养殖业发展的缩影。截至目前,全区林下养殖利用林地5.77万公顷。其中,林下养殖蜜蜂1.5万箱,利用林地0.5万公顷,年产37.5吨,产值1125万元;林下养禽存栏80万羽,利用林地0.178万公顷,产值8000万元;林下养畜存栏55.28万头,利用林地5.09万公顷,年可出栏36.4万头,产值4.2亿多元。

近年来,我区科学利用林业资源,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维护生态安全为前提,以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和林业综合效益为核心,充分整合资源、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壮大规模,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使其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收入提升的重要途径。

“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我区坚持强化党建引领,积极谋划林下经济发展项目实施,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整合发改、农业、水务、扶贫等相关项目资金,加大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投资参与林下经济建设,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合作组织、大户等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格局;由银行对合作社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生产基地评估后作为合作社的抵押担保,降低贷款门槛。”七星关区林业局林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张义成说,我区还通过加大项目用地保障力度,实施差别化用地政策,在推进林地依法、有偿、有序流转,促进林下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目前,通过刺梨、七彩山鸡、血红天麻和乌蒙玄凤等区域特色产品的发展和推广,我区树立了生态、健康的区域品牌形象,形成以品牌效应助推林下经济健康发展的良性互动循环。

林业资源是发展林下经济的基础,它不仅可以提升林地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还能促进了传统单一林业模式向复合林业模式的发展,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对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严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前提下,我区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为主的林下经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激发了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正努力逐步实现全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

截至目前,我区共有林业用地15.49万公顷,已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8.2万公顷。其中,林下种植1.21万公顷、林下养殖5.77万公顷、森林景观利用0.253万公顷、野生林产品采集0.967万公顷,产值达8.62亿元,联结农村人口23693人,实现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除了林下种养殖业,我区还综合利用林地0.253万公顷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现有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1家,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2家,森林公园或森林旅游景区景点11个。拱拢坪森林公园、林口镇鸡鸣三省、大新桥小河风景区、大屯乡三官寨、燕子口大南山苗寨、撒拉溪柏山家庭林场、朱昌兄弟家庭林场、青场初都茶场、撒拉溪利民家庭林场、野角大水百佳家庭林场等景区实现稳步发展,产值达1500万元。

目前,根据《毕节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政奖补办法》,结合我区新建家庭林场经营利用森林资源情况,经申报审核,七星关区12个家庭林场获得财政补助资金20万元,共计240万元。我区还出台了《中共毕节市七星关区委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政府关于农业产业发展奖补的意见》,对集中连片新增种植中药材分别给予不同标准的补助,全区已兑现财政奖补资金380余万元,已组织成功申报国家、省、市财政补助林业项目资金项目25个,总投资1771万元。

“林下经济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范围包括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发展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十年树木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林木较长的生产周期,对林业发展以及农民工资收入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只有让林地产生经济效益,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巩固林改成果,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张义成说,林下产业发展带给百姓的实惠明显,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对乡村振兴有重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区将坚定不移扩大林下经济规模,持之以恒提升林下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守住青山,抱得金山,积极探索、攻坚克难,持续开启绿水青山富民模式,真正做到“盘活林资源做好林文章”。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