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一家求购杜仲、黄柏、厚朴、桂皮的大型外贸公司,将自己的求购信息登在了贵州中药材产业信息网上。
“派员跟单,供方场地验收,现金付款提货,批交批结,欢迎有实力的厂家及个人前来我公司洽谈”简单的几句话,透露的却是中药材行业的供需差异。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提出建设全国中药材产业大省目标,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进行培育,全省中药材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念好“黔药”致富经
时下,正是丹参种植的最佳时期,松桃苗族自治县的村民纷纷深入田间地头,翻土、盖膜、种苗等,处处呈现出繁忙的春耕春种景象。
近年来,松桃县调减传统玉米粮食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主导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贫困农户”方式,订单收购、企业用工等方式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促进中药材产业各环节与贫困农户增收脱贫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四方共赢”的利益联结关系。
2013年8月,松桃以招商引资方式成立松桃鼎泰农业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种植丹参药材为主,负责种苗供应,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产品回收等。
“松桃不仅土质、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优越,招商引资政策、投资环境都非常好,来松桃发展放心。”公司负责人吴玲满怀信心地说。据介绍,该公司2017年在松桃发展5000亩,收购丹参470万吨,为群众创收1100多万元。今年又在迓驾镇、长兴堡镇、九江街道、盘石镇等四个乡镇(街道)发展5600亩,参与种植的专业合作社10家。
“年轻人打工去了,就剩下我们这些中老年人在家,现在村里发展了丹参产业,在家门口就有活做,每天60元,补贴家用够了”。在长兴镇丹参种植基地贫困村民石维弟说。
迓驾镇新寨村今年得到财政扶贫资金帮扶30.1万元,种植丹参350亩,以“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村户30户159人。当地农民以土地入股享受分红、务工双收入;贫困户除享受土地入股分红外,还可以享受剩余部分的70%分红,村集体占30%的利益联结模式,让村民实现增收,同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新寨村村民龙秀高去年种植丹参120亩,除去成本赚得12万元,尝到甜头的他今年新增30亩。
“新寨村种植丹参赚钱了,今年我们村种植180亩,有政府和公司提供肥料、种苗、技术,村里只负责招集村民务工和田间管理,没有后顾之忧,56户贫困户全部参与。”十里村党支部书记吴庭海在地里带领50多名村民种植丹参时说。
打出中药强品牌
四月,剑河县久仰镇摆伟村钩藤种植基地,50万株钩藤苗木正在陆续的移栽。“钩藤是剑河县传统中药材,境内野生钩藤年蕴藏量达3000吨,品质特别好”剑河县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文升祥说
得益于土壤、气候等条件,剑河钩藤品质好,药性含量高,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剑河深谙“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在规模化种植的同时,积极将剑河钩藤打造成品牌。通过努力,“剑河钩藤”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由于大面积种植钩藤,还被确定为贵州省15个中药材基地建设县之一。
为了做好好“钩藤产业”这块品牌顺利发展,剑河县成立了钩藤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县科技局牵头,把钩藤作为剑河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龙头项目来抓,成立“钩藤产业发展研究所”,承接了“贵州省省级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县建设项目”,负责技术攻关和培育,确保剑河钩藤品质的纯正。
2015年剑河县成立金钩藤产业供销合作发展有限公司,搭建了全县钩藤购销综合平台。,以合理的价格收购钩藤,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销往全国各地,确保群众收益。
“最近收购量很大,这栋厂房很快就装不下了,现在正加紧安装烘烤设备,争取一边加工一边收购。”在厂房内指导收购的金钩藤公司副经理赵三辉说。
为把钩藤产业做大做强,金钩藤公司还积极与民间团队合作,利用他们的技术和经验打开市场,协作共赢。
“现在,云南九芝堂、广西中桂药材公司、信邦等国内多家知名制药企业都愿意与我们合作,我们只要把产品做出来,不愁销路。”杨庭远说。
“按现在这个价格,我还要增加种植面积,以种植钩藤为职业,把荒山变成金山。”钩藤种植农户吴祥高兴地说。
市场广阔贵州中医药“大有作为”
4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召开的第79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组团参展的贵州省30家药企共接待来访客商4.49万人,其中意向性客户1.44万人,初步签订意向性合同2.69亿元,彰显了贵州药业整体品牌实力。苗药膏贴剂、苗医药药酒、中成药肿瘤新药等贵州独特医药品种备受关注。
4月11日开展当天,贵州展馆举行了“2018黔药新品发布会”,益佰、威门、联盛、圣济堂、科福、威立德、龟龄寿等7家制药企业,携10个新品种进行展示和推介。
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斌表示在展会上说:“我们的中药材在预防和康复领域多做文章。比如贵州天麻已经进入了药食两用领域,做好这个产业,我认为能达到千亿元的规模。”
中医药产业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贵州对中医药产业的各项服务也在不断完善。
4月16日2018年贵州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召开,会上明确提出到2020年,贵州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发展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基本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到0.55张以上,中医药服务可得性、可及性明显改善。
2017年,贵州省中医药工作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中医药法》等宣传贯彻工作广泛开展、中医药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空前、对口帮扶工作初见成效、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成绩突出、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五年来,贵州省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增长。与2012年相比,如今全省三级医院增加4家,达到7家,二级中医医院增加20家,达到55家;共投入19.2013亿元经费,对61家中医院进行了改扩建;基层中医馆从无到有,达到809个;床位数从13294张增加至24331张,增幅达到83.02%;89.29%的乡镇卫生院,90.4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2.24%的社区卫生服务站,59.03%的村卫生室可提供中医药服务。同时,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显著提高。(责任编辑/顾海凇)
在上海召开的第79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组团参展的贵州省30家药企共接待来访客商4.49万人,其中意向性客户1.44万人,初步签订意向性合同2.69亿元。图为药交会贵州展厅。(省经信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