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梦想 教育常青
——赴海安学习交流总结
燕子埠中学 韩 箫
海安县海陵中学,是一方教育的新天地。我们一行在这里生活学习两个来月,由最初的听课、观摩到参与交流,再到融入实践,认知一次次刷新,思想也为之不断提升。教育是一场盛大的旅行,我们每个人都在路上。徐州南通同沐一片蓝天,有研究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蜕变。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海陵的学习交流经历,让我感慨良深。
一、教育理想,永不退色
每位教师都会记得初为人师时的自信与激情,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当岁月的沙石逐渐磨蚀我们的青春,当各级各类考试晋级不断地挤榨我们的自由,这种为师的快乐也逐渐消弭。已过不惑的我,教育的理想也渐渐退色。海陵——一个美丽的名字,这里的老师无论年长年幼,个个充满干劲,青春阳光。他们秉承“惟实惟广,求新求精”的办学理念,共同编织着美好的蓝图。每个老师都是学校这片沃土上的一棵大树,执着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52岁的姚美华老师,执教初二(6)班英语,并带班主任。她上课激情洋溢,班级管理井井有条。在全南通市的英语公开课上,姚老师巧拨善引,放手让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制作各种动物卡片,配以相关画面色彩,用英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环境恶化的担忧。整堂课趣味盎然,又引人深思。课后与姚老师交流,五十多岁的女人依然笑靥如花:“我一直坚守着我的教育理想,我会给每一个孩子带去快乐,也同时享受着孩子们给我的快乐。”我对身边这位大我十岁但始终年轻的老师肃然起敬。
不忘初心,坚守梦想,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可以永葆青春。
二、课堂打磨,精细如水
海陵中学的老师非常敬业,在各级各类赛课中成绩斐然。这里是南通市语文教育基地、南通市英语教育基地、南通市数学教育基地、南通市信息教育基地,徐培宏、姚美华、周广美等老师在国家级赛课中多次获奖,赵晓丽、崔慧琴等一批新秀在省市级比赛中脱颖而出。他们获奖率之高在南通市首屈一指。这些成绩背后的秘诀是什么?是不是每位教师都是出于名牌大学?都是业务尖子?
带着疑惑,我们参与到他们的集体备课中去。这是一个精益求精的团队,他们群策群力,对每一节课的设计都打磨得认真精细,甚至到了苛求的地步。
发挥集体智慧的前提是个人的努力,在海陵,不断提升个人业务,不断打造精品课堂几乎是每位老师的努力方向。骆德芳老师的班会课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她为这堂课增删改修了近50次。徐培宏老师荣获全国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第一名,她为此付出了一年多努力。有人说,为了一两个奖项,耗费了这么多精力值吗?到达山巅的人不仅仅品味登山的艰辛,更重要的是欣赏到了山上绝美的风景。竞赛是提升自我的极好的平台。天道酬勤,参加几次竞赛不算什么,但通过竞赛,自我加压,自我修缮,鲜活了一堂课,也就鲜活了一路的风景。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对教师来说,打磨自己,历练自己,至关重要。海陵的经历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作为教师,可以是一辈子备一节课,也可以是十分钟备一节课。功夫在平时,课课有真功,真经自然来。踏遍万水千山,脚下更显从容。
三、心怀阳光,享受快乐
海陵中学校长田玉龙说:“我不看老师的备课和课堂,我要看老师的工作状态,我相信一个阳光的老师一定会有阳光的课堂、阳光的教育。”这里的老师是忙碌而幸福的。
没有制度的约束,但有心灵的自律,他们忙碌而从容。从早上亲切的“您早”的问候中,从相遇时友善的微笑中,从进进出出的礼让中,我读出了他们的和谐与真诚。副校长丁义国说:“我们的老师把教育当成一种自觉,态度决定高度。”在这种氛围中,海陵中学的老师才能静下来潜心备课、研究真知、精益求精。他们立根脚下,做好小事情,研究大问题。这里奋斗于教学一线的老教师很多,教语文的陆老师已近退休,他的课堂依然风生水起、青春活泼,课上深情的朗读,语文味十足;课下与同学亲切的交流,乐此不疲。他说:“我没觉得自己有多老,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很快乐、很幸福。”“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爱情怀,方显师之本色。我要为这样青春不再但始终阳光的老师致敬、喝彩。
诸多因素成就了海陵中学的辉煌,而和谐向上的团队精神才是基础与核心。这里没有自私与狭隘、没有傲慢与偏见,他们坦诚交流、互相进步、快乐前行。这是群体的智慧,这就是阳光的力量。
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收入与地位,是我们无法掌控的,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幸福指数。在海陵,我更清晰地感觉到,教师可以活得更幸福,心怀阳光,在三尺讲台放飞美丽的希望;微笑生活,于一方杏坛收获最靓的风景。
四、科研提升,笔耕不辍
海陵中学有着浓厚的科研氛围。在江苏省“十二五”课题规划中,以丁校长为核心的课题组成员,研究“经历教育与课堂改造”,成果丰富,在省市产生了良好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许多教师在研究中提高了理论水平,丰富了教学实践。可以说,重推科研是海陵中学的一大特色,也是海陵中学发展的源头活水。
海陵中学高级教师超编,丁义国校长带领学校业务骨干搞课题、做论著、挖案例、究教法,渐渐地科研之风氤氲全校。近两年,海陵中学评出了20多位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海安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这样的成绩在南通市各学校中是罕见而骄人的。所有这一切都源于科研背后的力量。
一个教师忙得没有了读书思考的时间,就意味着教育资源的不断枯竭。审视海陵的教育,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老师,既要经常思考,又要笔耕不辍,无需长篇大论,贵在时时梳理。这样,思维的火花才能不断碰撞出智慧,潺潺小溪才能汇成磅礴的大河。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学习,外在要求是压力,自我要求是成长。很感谢市局领导为我们搭建的学习交流的平台,我很庆幸成为学习的一员。两个多月收获的不仅是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是鲜亮充盈的思想。为师者,无论身处何方,无论行走多远,只要梦想青葱、信心如昨,再荒凉之地也能走出自己的繁华,蔚成绚烂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