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良在基地里展示稀有种龟、种鳖品种。 宋梅 摄
中新网益阳2月11日电 (宋梅 李熊)“这些泛红的‘火焰’和黄色的‘黄金甲’都是最近的热销品种,别看塘内的龟鳖苗都只有鸡蛋大小,但可以说个个都身披‘黄金甲’,身价高得很。”2月10日,在湖南益阳市南县武圣宫镇百联村的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内,负责人赵国良正在80余亩龟鳖塘内查看池塘水质,并抽样对塘内冬眠的稀有种龟、种鳖进行“体检”,确保龟鳖繁育品质。
今年48岁的赵国良从事龟鳖特种水产养殖近30年,已拥有一整套成熟的养殖技术和“线上线下”健全的销售网络,是洞庭湖区有名的高产“塘主”。现正值龟鳖冬眠期,但基地内的“黄金甲”“金粉”“皖南小青”“东西锦龟”等龟鳖苗品种销售异常火爆,日订单最高时达3万元,带动周边养殖户年增收10万余元,基地总产值超千万元。
赵国良基地内“黄金甲”“金粉”“东西锦龟”等龟鳖苗品种。 宋梅 摄
1992年,刚从农校毕业的赵国良,不走寻常路,放弃分配的“铁饭碗”,回到家乡百联村流转了10余亩水塘,开启“塘主”生活。靠着扎实的农技理论基础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赵国良很快进入角色,每年塘内产值均能占据周边同类养殖户的榜首。1994年,随着“龟鳖”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湖区精养水塘养殖户也纷纷开始“尝鲜”养殖“龟鳖”,赵国良便是其中一员。
“刚开始养殖龟鳖时,技术还在摸索中,只能从湖南省外引苗进行培育,不仅成本高,存活率也不高,基本属于亏损状态。”1995年,为了增加塘内产值,赵国良申请了特种水产养殖许可证,并将塘内的普通水产全部换成特种龟鳖进行专业养殖。虽然此时的赵国良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养殖经验,但对养殖技术和养殖经验要求较高的龟鳖产业,却依然是一张“白纸”。
赵国良深耕龟鳖特种养殖,带动更多农户参与。
由于缺乏经验,第一年特种养殖并未让赵国良尝到成功的滋味,但却让他有了越挫越勇的底气。第二年,他带着满满一本养殖经验笔记,来到海南一家龟鳖特种养殖合作社,针对自己养殖中的实际问题,找到合作社养殖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合作社义务打工学习了半年。
成功取经回村后的赵国良,结合之前养殖的经验教训,对塘内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搭建了室内防护棚,并对龟鳖品种进行优化改良。1998年,赵国良的特种养殖塘迎来丰收,年总产值突破30万元,相比周边养殖户亩产值增加近40%,他也因此有了高产“塘主”的称号。
赵国良正对塘内冬眠的稀有种龟、种鳖进行“体检”。 宋梅 摄
为了带动更多养殖户走上致富路,2000年赵国良将养殖面积扩到了80亩,并引进了20多个经济价值高的观赏种龟、种鳖,通过人工繁育的方式,为广东、安徽、浙江等多个省内外宠物龟鳖专营门店长期提供货源。同时,还在海南等地建立了繁育养殖基地,确保品类全、品种优、品质高。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赵国良的基地已成为多个龟鳖宠物市场的制定供货地,亩产各类龟鳖苗60万只。
“特种水产作为小众水产,有相对固定的消费群,只要肯干肯学肯钻研,市场前景广阔,我打算今年扩大养殖面积,带动更多农户走上致富‘龟’途。”对于未来,高产“塘主”赵国良充满了无限期待。(完)